APP下载

四战四平与四战四平精神

2021-12-07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保卫战四平东北

林 野

(中共四平市委党校,吉林 四平 136000)

东北小城四平解放前被称为四平街,75 年前,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国共双方陈兵百万、激烈鏖战。双方最高军事统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汇聚于此,把精锐部队投放于此,上演了一场关乎时局、扣人心弦、悲壮惨烈的战争大剧。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四战四平精神。

一、东北解放战争的序曲:四战四平

1.四战四平的历史背景

1945 年8 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由于在东北的日本军队向苏联红军缴械投降,东北地区出现权力真空,成为国共两党首先争夺的战略要地。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是独裁和内战。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全力争取和平,尽力避免战争。但双方也都在加紧往东北部署兵力。共产党由各个根据地秘密向东北派遣10 万军力,还有两万干部,其中不乏我党我军高级将领。进入东北的兵力在1946 年1 月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国民党更是做足了准备,前期来东北的5 个军中就有五大王牌军其中的两支,新1 军和新6军。国共双方都有在东北拉开架势大干一场的意图。为防止国共双方爆发内战损害美国利益,1945 年底美国派马歇尔将军为特使来华调处国共冲突。在他的努力下,1946年初成立了一个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下设针对东北问题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开始了国共东北问题的和平谈判。四平战役就是在这样和与战交错并行的不明朗背景下展开的。

为什么争东北?这是我们深刻理解四平战役的第一个关键问题。首先位置上,东北区域面积广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易守难攻。经济上,东北自然资源丰富,既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还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地带,包括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和军工体系。交通上,东北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便于大规模运兵。战略上,东北地区东与朝鲜接壤、北与苏联蒙古相邻,南濒渤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对于国共双方来讲均特别重要。

为什么争四平?四平地处东北中部,位于长春与沈阳之间,是中长铁路、四梅铁路、平齐铁路3 条铁路的交汇点,处在东、西、南、北满的十字路口,这样就使得四平不仅成为一个交通枢纽,还是当时由沈阳方向进入东北的唯一门户。只要扼守此处,便可以很方便地控制整个东北腹地。由于当时苏军还没有完全撤出东北,按照中苏协议,只有苏军完全撤离东北的一个城市,国民政府的军队才可以进驻这个城市。所以当苏联红军撤离了沈阳,国民党先遣部队就迅速控制了沈阳。并且很快国民党军已经追随苏军的脚步步步北上,中长铁路线上一路传来的都是新1 军的捷报,民主联军也只能继续沿铁路线北上,这样就抢在国民党大部队之前来到了四平。四平的地势非常平坦,根本就不是进行狙击战的最佳地点,但是一旦让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四平,就相当于进入了四通八达的东北腹地,战场上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也正因为这样,四平自然成了国共必争之要地,谁占据四平谁就掌握了东北战争的战略主动权,而占据了东北,就会极大加速全国解放的进程。四平就成了我军防止国民党军进驻整个东北的退无可退的最后一道防线。

2.四战四平的具体经过

四战四平长达两年之久,1946 年3 月至1948 年3月,实际交战累计74 天,其中城区(郊)作战51 天。国共双方投入总兵力46 个师,90 余万人次。①

战四平:四平解放战(1946.03.15-1946.03.17)

1946 年3 月13 日,苏联红军撤出四平。精心准备之后,东北民主联军经过两天的外围打扫,在3 月17 日这一天的凌晨以6000 兵力速战速决打散了国民党军在四平的3000 土匪武装,活捉了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一举获得胜利。一战四平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抢在国民党大部队北上之前,占领了战略要地四平,切断了国民党军沿长春铁路北进的通路;既在国民党军北进接收之路上设置了一道障碍,又可以作为以打促谈的政治资本,四平保卫战的序幕也由此徐徐拉开。

二战四平:四平保卫战(1946.04.08-1946.05.18)

蒋介石深知四平的重要以及四平被东北民主联军占领的危害,急令国民党高级将官杜聿明调集国民党精锐部队从沈阳出发,分3 路对四平展开扇形攻势。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在东北的力量已够强大,拒绝马歇尔的停战方案,坚持必须在占领哈尔滨、长春、四平控制中长铁路后,才能谈停战问题。毛泽东则希望通过四平保卫战来重创国民党的气焰,以军事斗争扩展政治回旋空间,迫使国民党停战,促成东北和平。当时最好的筹码就是全力保住四平,使国民党军不能进驻长春,逼迫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让步,赢得谈判桌上的主动权。可见,二战四平是一场国共双方直接表达政治诉求的战争。四平保卫战历时一个多月,以其艰苦惨烈载入史册。这场直接关系两党政治军事切身利益的战斗让交战双方尽倾在东北的兵力。国共两党20 多万大军在四平街的阵地上对垒,大有最后决战之势。最终由于敌强我弱,民主联军大部队于1946 年5 月18 日晚8 点全线撤退。但是四平保卫战的重大意义在于全力配合了后方的国共和谈。东北民主联军不惜代价死守四平,迟滞国民党军北上步伐,使其一进入东北即遭遇重大打击。

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1947.06.11-1947.06.30)

1947 年6 月,伴随着在东北战场的夏季攻势,东北民主联军先后投入3 个纵队强攻四平,国共双方开始了一场长达20 天的异常惨烈、残酷的城市攻防战。防守四平的是国民党71 军,军长是擅打防御战的陈明仁。他把四平构筑成有路皆沟、有屋皆堡、步步为营、层层设防的固若金汤的“陈明仁防线”。初次进行城市攻坚战的东北民主联军冒着枪林弹雨,在四平街堡垒密布的大街小巷穿梭行进,用生命铺垫着每一寸前进之路,以伤亡1.4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夺下了大半座城市。但终因伤亡过大,而且长春沈阳方面的国民党援军正陆续赶来,继续攻城实为艰难与不智,所以于1947 年6 月30 日全线撤出四平。

四战四平:四平收复战(1948.03.04-1948.03.13)

1948 年初,随着东北解放形势的好转,东北民主联军更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总结上次攻城失利的教训后,经过精心谋划,1948 年2 月末,东北人民解放军以10 万兵力再攻四平,形成对四平的合围之势。3 月4 日战斗打响,3 月12 日凌晨发起对国民党四平守军最后的总攻。由于在全国解放战场上,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反攻已于1947年6 月打响,国民党军却是节节败退,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在四平的国民党守军的士气,他们均无心抵抗、无心恋战,三战四平的场景难以复制,23 个小时后国民党残部投降,四平得以解放。至此,收复东北再无障碍,最终东北解放战争以东北人民解放军辽沈决战的全胜而告终局。

3.四战四平的重大意义

首先四战四平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坚定了东北民主联军胜利的信心。四次四平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队6 万8 千余人,消耗和缴获其大量武器装备。一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仅以200 多人的伤亡代价一举击毙、打伤、俘获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和匪首王大化及手下官兵3000 余人。四平保卫战中,仅在四平以南,通过兴隆岭战斗、大洼、金山堡战斗,我军即消灭进攻之敌约6000 人,城区保卫战,我虽付出8000 人伤亡代价,但却消灭敌人万余人,两项合计共1.6 万人。四平攻坚战和收复战中也是如此,国民党军主力亦大部被歼,尤其是国民党军中那些由美国帮助武装的、战斗力很强的部队。比如国民党71 军。71 军虽然比不得5 大王牌主力,但也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屡立战功。如果分解四平之战时的71 军部队构成,会发现其历史渊源之深,在国军所有军级部队中都可以排在最前列。其核心部队始终为第87 师和第88 师,熟悉抗战历史的朋友,应当知道1937 年战争初期国民党军最强的5支部队为3 大德械师87 师、88 师、36 师及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些部队都在淞沪战役中顶在最前线,普通的中国军队一个师只能支撑一两天建制就垮了,伤亡过半不得不撤出阵地,而这几支王牌中央军却基本能够和日军正面抗衡长期作战。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是88 师所属部队,取得富金山守卫战胜利的是这支部队。在滇西反攻战中,其军长陈明仁以“一天行军、一天接防、一天攻下回龙山”赢得美国顾问称赞。就是这样一个军队在四平争夺战中的大洼、金山堡战斗中,该军第87 师被歼灭近一个师,在追击从四平撤退的东北民主联军中,其第87 师在拉发新站战斗中又被歼一个半团,从而结束了国民党军的追击作战。这些都极其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其次四战四平锤炼了人民军队正规化作战的能力,夯实了军事基础。与正规作战相对的是非正规作战,主要指游击战。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斗争中,多以游击战为主,虽然同时也进行如百团大战的运动战,毕竟总体很少,正规作战的能力很难得到锻炼。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消耗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开始大规模使用正规战。正规战不仅需要统一调度、集中指挥、严密的组织计划,主阵地与警戒阵地更需要加强各种各样的战斗工事,还要有战斗打响后的各方密切协同以及强大的后方保障。在四平的作战尤其是二战和三战就是典型的正规战,二战是正规防御战,三战是正规攻坚战。正是在四平的作战使我军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正规化作战经验,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打法,这些战术打法,在以后的历次城市攻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锦州、天津战斗均在短短的20 几个小时就结束战斗,不能不说与四平攻坚经验的取得有很大关系。

最后四战四平促成了东北根据地的形成,为解放战争提供了战略支撑。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的战略部署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解放全中国创建厚实的后方基地。这是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中明确的。但在进入东北之初,没有完整大块时间来开启根据地建设,一直到了保卫战迫使国民党占领长春后签订15 天停战协定,实际停战4 个月,有了从1946 年6 月到10 月这四个月的休整时间,才开启东北根据地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分兵剿匪、反奸除霸、土地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共产党成了农民的利益守护人,农民自然也就成了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根据地建设获得宝贵的民心支持,这是全国解放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而东北根据地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提供兵源、军工、粮源、运输等方面保障,有了兵工粮车,才有了继续推进解放战争的资本,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组成部分:四战四平精神

特殊的四战四平锻造了独特的四战四平精神,即听党指挥、敢于胜利、植根人民、一往无前。这种革命精神不仅是当年联军战士取得革命事业成功的精神密码,在今天依然是推动四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熠熠生辉的时代价值。

1.听党指挥

1945 年8 月11 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抗日部队即刻进军东北。接到进军东北任务的八路军新四军各部,听党指挥,坚决服从命令,从不同方向马不停蹄开赴东北。中共中央还向东北派出强大干部阵容,其中的高级干部占到了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的四分之一。无论干部还是士兵,坚决服从党中央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的正确决策。进入东北后更是坚决服从四平保卫战党中央死守四平的军事命令。四平保卫战是党中央直接指挥下的一次战斗。保卫战前后,中央给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直接发来的指示电报不下30 封,在战争进行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明确指示。尽管当年死守四平很多将领从军事角度考虑有不同意见,但是,东北民主联军从上到下做到了服从命令听党指挥,以局部的巨大的牺牲换来了全局的最后胜利。

2.敢于胜利

没有重型武器的东北民主联军与全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党精锐战力悬殊。当年民主联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但是民主联军战士们丝毫没有胆怯没有退缩,仅三道林子保卫战就与国民党军激战整整一个星期,迫停国民党新1 军的疯狂进攻。此外,联军战士在缺少城市防御战和攻坚战经验的情况下敢于胜利。二战我们守城的时候,国民党军的飞机轮番轰炸,我们的战士在阵地上抬不起头,各种工事全被炸平后,只能以血肉之躯硬生生的挨炸,只能等国民党军进入阵地与其展开肉搏战。三战我们攻城,联军战士从没有打过攻坚战,在固若金汤的“陈明仁防线”面前除了冒死硬拼没有任何办法。

四平战役不仅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最艰难的战役,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甚至是在党的革命战争史上来看,都是非常惨烈的。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 年成立,大战小战打了无数回,可是四平战役这样恶战不多见,而且在一座城市前后两年反反复复打了4 次,在人民军队的战争史上也少有。据统计两年的四平战役中,我军共有2 万6 千多名将士付出宝贵生命,而且我军牺牲的高级将领之多、所占比例之大,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实属罕见。团级及以上干部近80 名,包括师长1 名,在四平攻坚战中牺牲的我军最高级别将领独一师师长马仁兴烈士。营级干部近200 名。②这些数据既反映出四平战役的惨烈悲壮,更体现出我军将士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3.植根人民

四战四平的胜利,是紧紧依靠人民、植根人民、军民团结、共同对敌的结果。东北民主联军刚到东北的时候,东北老百姓不了解共产党军队,他们心心念念的是国民党,盼着国民政府军队来接收。再加上战事紧张,我们没有时间发动群众,不发动群众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没有群众支持,作战就没有根据地,甚至仗打完了伤病员都没有人帮我们往回抬。保卫战结束,我们撤到松花江以北,根据中央1946 年7 月7 日发布的《东北的形势和任务》决议指示,我们放手发动群众,雷厉风行进行土改、团结人民清匪反霸,并靠着高度的组织纪律,一举赢得东北百姓的民心,这就使得东北战场形势发生巨大逆转。攻坚战期间四平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及时补充兵力。踊跃参军参战是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最直接最有利的支援。自发建立战勤组织积极支前。四战四平过程中,广大群众争出各种战勤,主动捐资捐物满足战事需要,从而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大宗的军需物资,如枪支、弹药、军粮、军草统一由军队后勤和政府的战勤部门组织供应,但许多生活必需品则是由广大群众自动捐资或直接捐物来满足,这方面的实例数不胜数。东北民主联军正是深深植根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深厚的力量,才最终赢得了胜利。

4.一往无前

四平战役是国共两党军事实力我方明显不占优势的条件下进行的艰难斗争,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四平两年打了4 次本身就是一往无前精神的最好诠释。在很多的战斗中,连队的干部们都牺牲了,战士们就自发组织起来,没有人害怕、没有人退缩。攻坚战期间国民党在四平的“陈明仁防线”固若金汤,仅一个3 层高300 米长的大红楼,我们就付出很大代价才攻破。这个大红楼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墙壁采用黑土烧制的坚硬红砖,能有效抵御步兵炮的攻击。大红楼是四平西北城区的最高建筑物,在楼里的国民党军占据制高点,火力凶猛,一批批爆破员和突击队员倒在楼前,死伤惨重。关键是爆破员在历经枪林弹雨到达楼下进行爆破时,往往因为带的炸药不够多,只能炸个小洞,奈何不了这个大红楼。最后是一个副班长李广正领着爆破组,一昼夜接连进行12 次爆破,最后一次性点燃了堆放在一起的大约800 斤炸药,才艰难地完成了对大红楼的爆破。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曾这样评价我们的军队,“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③像这样的战斗,在我党我军的战斗史上并不多,但是在四平战役中却还有很多。以至于几乎所有参加过四平战役的联军将士,都对四平记忆深刻。不是四平这个城市让他们难以忘记,他们是难以忘记那些长眠在四平的亲爱的战友,难以忘记那些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夜的、没有看到祖国强大的真正英雄,他们更是难以忘记这些英雄们身上体现的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7 月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时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创业难,是说中国共产党人从1921 年建党到1949 建立新中国,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创立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艰难的。守业更难,是说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把这红色江山牢牢地守护住,这是更难的任务。我们唯有传承弘扬听党指挥、敢于胜利、植根人民、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才能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伟大事业。

注 释:

①四战四平(增补本)[M].中共四平市委党史研究室,2019,8:3.

②数据来自四平市战役纪念馆。

③战斗英雄的故事[M].人民出版社,1971:扉页.

猜你喜欢

保卫战四平东北
东北铁锅炖
“摇摆不定”等十三则
Make ’Em Laugh
棘龙形象保卫战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打赢蓝天保卫战
冬闲
众耳
地球保卫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