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水稻产业的变革与成就
2021-12-07姚秋艳成其仓
姚秋艳 成其仓
(1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杭州 311231;2 永康市农业农村局,浙江永康321300;第一作者:474194936@qq.com;*通讯作者:1005308317@qq.com)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七山一水两分田”,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420 m2,不足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水稻是永康第一大农作物,也是最大主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永康水稻产业发展成绩斐然。本文试从品种改良、单产提升、推广方式创新三个角度,解析永康水稻产业取得的成就。
1 水稻良种的变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永康人民俗称“种好半熟稻”,选用优良品种,历来被永康市农业部门和农民所重视。2018 年永康市创造了单产1 080 kg/667 m2的纪录,就是“良种+良法”的完美结合。
1.1 解放前和初期的艰难探索
解放前,永康市水稻品种没有正规、标准的名称,只有按品种的外观特征或插秧到收获的天数而得的俗名。清朝时期,永康种植水稻品种有乌稻、70 天、早白禾、铁马边(长芒)、90 天等,单产只有150~200 kg/667 m2。国民党统治的38 年里,水稻品种只增加了子孙稻(80 天)、东阳青(80 天)、三百粒(90 天)、细叶青(110天)等,且产量很低,1949 年早中稻平均单产174 kg/667 m2。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缺良种、缺肥料、缺技术、缺农具,粮食产量也很低,1955 年早中稻平均单产不到200 kg/667 m2,永康人的吃饭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当时农民一年种一季早中稻,且生育期长、高秆易倒、产量低,品种主要有乌节稻、兰溪白、大粒早、鸡网荐、早南稻等。
1.2 单季改双季和高秆改矮秆
上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尽快解决粮食问题成为当时县委县政府首要任务,作为永康市主粮的水稻,栽培技术和品种改良是两大技术进步标志。期间永康进行两项重大农业技术变革与推广:一是1956 年,全县进行了单季改双季耕作制度大变革,早稻品种引进了天花落、早三倍、南稻、503,晚稻品种引进了猪毛簇、黄光头、乌咀晚、晚籼9 号,并大面积推广种植;二是上世纪60 年代初,引进了我国第1 个矮秆水稻品种矮脚南特,开创了永康市高秆改矮秆的新阶段。这两项技术推广,有力提高了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特别是矮杆品种引进,大幅提高了早中稻单产,1965 年早中稻平均单产增至283 kg/667 m2。当时大田推广种植的早稻品种有圭陆矮8 号、6 号、青小、金早、团粒矮、江矮早、中籼广场矮5 号、6 号、3784、珍珠矮系列、二九矮7 号。上世纪70 年代初引进并在大田推广的早稻品种有桐矮 28、矮南早 1 号、二九南 2 号、长紫 32、朝阳 1 号、二九青、原丰早、矮珍、珍圭 51、60-44、先锋 1 号、广陆矮4 号、珍汕97、青秆黄、红梅早、七一早、六财号 。
但当时晚稻产量仍然偏低,1970 年平均产量依然不到200 kg/667 m2,籼、粳稻均有种植,如京引15 、船工稻、泸选 19、武农早、东方红 1 号、农垦58、台北 8号、荔枝红、新太湖青、油粘子及晚糯红壳糯、甲农糯、桂糯80 等。
这个时期,永康县组建农科所,一批年轻农技人员投入到水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和育种研究中。其中,叶泽光选育的七一早-1、王宝勇选育的晚青32 和八宝糯有相当的推广面积。特别是八宝糯,米形圆润,糯性良好,适合做本地百姓喜欢吃的粽子,所以推广至今,永康市种子站也把它作为省级种质资源来保护种植。
1.3 早稻生产兴盛期
1981—1982 年,永康市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早稻生产达到历史最兴盛时期,大量新品种得以推广,品种结构也不断优化。1984 年有早稻品种61 个,其中,早、中熟品种以四梅2 号、67-13 和浙辐802 为主,迟熟早稻品种以广陆矮4 号、红梅早、七一早和辐75-6 当家。1985 年以后陆续引进普及了一批中熟早稻品种,如二九丰、浙辐802、浙733、加籼758、浙852 及优质米品种红突31、8004。特别是中熟偏迟品种二九丰,因其具有熟期适宜、大穗、抗倒、耐肥、米质较好的优势而在这一时期全面推广开来,成为早稻当家品种长达5 年。上世纪90 年代后推广了优质早籼稻品种嘉早935、嘉育293、浙9248 与金早47。一批早稻迟熟品种如辐8-1、沪红早1 号、陆青中、爱红5 号也在上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得以引进推广。
1.4 杂交水稻推广
1976 年永康市引进杂交水稻品种南优1 号、南优2 号试种并取得成功,1978 年大面积推广杂交稻汕优6 号,喜获丰收。从此,晚稻产量取得了新的突破,彻底改变了晚稻低产面貌。1985 年杂交晚稻的栽培面积已占晚季稻面积的80%以上,其中,汕优6 号面积又占杂交稻面积的80%以上,实现了永康市晚稻产量超早稻和一季超“纲要”(400 kg/667 m2)的指标,扭转了晚稻品种多而杂的局面。
由于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米质好、易栽培的特点,永康市晚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9—1998 年,永康市水稻生产面积始终稳定在3 万hm2以上,粮食实现自给有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协优10 号(品种审定后正式名为协优46),几乎成为当时优质杂交稻的代名词,于1986 年引入区试,1987 年分区以示范片种植,1988 年全县推广。协优46 属于中熟籼型杂交稻组合,株型紧凑、茎秆坚韧、耐肥性好、抗倒性强、后期不易早衰、生育期比汕优6 号早熟2~3 d。由于其具有米质优、抗性好、丰产性好且制种产量高等优点,迅速取代了汕优6 号,成为当家品种,1998 年种植面积达到1 万hm2,占永康晚稻面积的2/3。与协优46 号同期推广的还有Ⅱ优64、汕优63、汕优桂33、汕优36 辐等不同熟期品种,均为优质米类型。至此,永康市水稻种植实现从高产型向优质兼高产型过渡,更好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1.5 单季稻的兴起
世纪之交,我国连年的粮食丰收导致了粮食全面积压,种粮比较效益愈来愈差,“谷贱伤农”使早稻面积急剧减少,许多田块改为只种单季稻。单季稻生长期长、口感好,符合本地人的口味。随着农民对迟熟、特迟熟单季稻的需求增加,永康市相应推广了协优9308、两优培九、博优752、澳优930、中浙优1 号等良种,使单季稻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两系籼型杂交稻新组合,中熟,其6 项品质指标达国标1 级优质米标准且抗病性好,在永康市当家种植了5~6 年。中浙优1 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是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种植的优质稻新组合,12 项稻米品质指标中有8 项达到农业农村部优质1 级标准,3 项达到优质2 级标准,其株型挺拔、剑叶挺直、分蘖力强、穗型大、结实率高、转色好,也在永康市当家种植了4~5 年。
1.6 籼粳杂交稻品种推广
“南籼北粳”即南方推广籼稻品种,北方推广粳稻品种,一直是粮食种植的传统约定,籼粳之间杂交成为横亘在科研种业专家们面前的一条鸿沟。首先取得突破的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马荣荣团队,他们在全球率先推出籼粳杂交的水稻品种——甬优系列。在这一轮新的品种变革中,永康也摘得头熟桃子,成为甬优品种的第一批推广者。大力示范推广籼粳杂交甬优系列品种,使得永康市水稻良种推广走在了浙江省的前列。
2006 年永康市率先引进甬优6 号,在江南下山门村建立示范方,这个曾让时任副市长施振强热泪盈眶的新品种秆高、穗大、产量高,由此拉开永康市籼粳杂交品种种植的序幕。宁波市农业科学院的甬优9 号、甬优 15、甬优 17、甬优 12、甬优 1540、甬优 785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浙优19 号、浙优20 号先后在永康市得到推广。
籼粳杂交的品种产量优势表现为大穗型,每穗粒数有的高达500 多粒,穗重且灌浆期长,这就要求秆高且粗壮,以达到防倒等目的,甬优6 号、甬优12 就以高粗秆和高产著称,株高可达1.6~1.7 m,针对其稻秆太高难收割、米质口感不太适合本地人等问题,永康市农业部门结合甬优品种特征和本地的气候土壤特点、农户种植特性,改进了栽培模式,种植出的甬优品种优质高产,既有籼米的蓬松清香,又有粳米的柔滑微甘,使永康的“甬优米”远近闻名。永康市种粮大户的单季稻产量从400 kg/667 m2上升到了800 kg/667 m2,良种复盖率和良种应用率几近100%。甬优15 和甬优17 俨然成为本地优质米的代名词,为种粮农户增收贡献突出。
2007 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国际粮价走低,2018—2019 年国家相继调整粮食收购保护价,出现新一轮的“卖粮难”,优质优价的粮食市场导向正在形成,新一轮的水稻品种结构调整蓄势待发。农业农村部门从2002 年开始开展水稻品种引进展示工作,在永康市设立了省级水稻品种展示基地,永康市农业部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保持着良好关系,已有国稻系列、嘉丰优2 号、中嘉优13-1等优质高产品种试种经验储备在手,真正做到了手中有种,心中不慌。
2 水稻产量的提升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上世纪60 年代的低产期
翻开统计年鉴测算,1949 年永康水稻单产174 kg/667 m2,上世纪60 年代初永康市粮食单产依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接近,只是播种面积增加了不少,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水稻产量提升非常有限。1960 年早中稻单产只有193 kg/667 m2、晚稻单产只有99 kg/667 m2,1962 年早中稻单产192 kg/667 m2、晚稻单产136 kg/667 m2。水稻矮秆品种普及后,单产提升了不少,1965 年增至早稻283 kg/667 m2,但晚稻产量依然只有138 kg/667 m2,明显低于早稻单产。当时晚稻种植面积很小,口粮以早稻为主。
2.2 杂交稻推广使产量迅速提高
在杂交稻推广5 年后,农民掌握技术比较成熟的1980 年,永康市早、晚稻单产分别达到了384 kg/667 m2和313 kg/667 m2,至1991 年晚稻种植面积超过早稻,早稻单产365 kg/667 m2,晚稻单产已经达到了406 kg/667 m2,晚稻逐渐成为永康百姓的主口粮。进入21世纪后,农业生产经历了一轮新的结构调整,早稻产量裹步不前,晚稻产量持续提高,2002 年早稻产量361 kg/667 m2,晚稻产量己增至 436 kg/667 m2。
2.3 全市单季稻产量超500 kg/667 m2
统计年鉴中永康全市单产超过500 kg/667 m2是2014 年,当年单季晚稻平均单产505 kg/667 m2,由于手头缺资料,早稻产量当年没有查到,查得2016 年早稻单产为394 kg/667 m2,而当年单季晚稻单产是511.4 kg/667 m2,2019 年早稻和单季晚稻单产分别是365 kg/667 m2和531 kg/667 m2。这一轮产量的提升应该归功于单季晚稻的兴起和籼粳杂交稻的推广。
2.4 规模种粮面积单产提升
2010 年以来,永康市大面积推广籼粳杂交稻,粮食单产大幅提升。据农技部门调查,10 年前种粮大户单季稻单产在400~500 kg/667 m2,现在种粮大户基本上达到650 kg/667 m2以上,管理上稍微精细一些的种粮大户甚至能达到700~800 kg/667 m2。2019 年永康规模大户面积达5 334 hm2以上,接近水稻种植面积的4/5。永康市种粮大户发展初期,由于面积大、管理不够精细,产量水平不如散户,在农业专家指导下,种粮大户积极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农业机械化,产量迅速提高并超过了种粮散户,所以说粮食创高产一定是“良种+良法+良机”的完美结合。
3 推广方式的创新
3.1 水稻新品种展示
水稻新品种展示就是在同一生产平台种植各品种水稻,让每一个品种水稻的生产性状、穗粒结构、生育期、产量表现、丰产性等集中体现,达到从中选取适应本地、适合各类种植需要的品种并把优良的新品种、新技术推介给农民的目的。作为常规的特色项目,永康市展示平台每年都吸引超过600 名来自农业系统领导、科研院所专家、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周边县市种粮大户、以及本市的种粮农民前来观摩调研,达到“可看、可学、可比”的目标。每年9 月下旬水稻新品种高产示范品种和现场,成为了农技员、种粮大户比拼交流的场所,水稻新品种、米质和高产也成永康市民最热络的话题,促进了科技种粮交流的不断深入。
通过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永康市优质、高产、绿色水稻主导品种覆盖率不断提升,中早39、甬优15、甬优17、甬优1540 主导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0年以来累计推广绿色高产新品种6 万多hm2,增收粮食800 多万kg。同时绿色高产的新品种不断推广,“永康甬优米”逐渐赢得周边企业主、工薪阶层的好口碑,规模种粮户从中受益,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目前永康市规模大户发展到 224 个,种粮面积 4 187 hm2,占全市水稻面积的64.4%,平均单产580 kg/667 m2以上,许多大户平均单产甚至达到650 kg/667 m2以上,每667 m2增收300 多元。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水稻种植提质增效,稳定了种粮大户致富的道路。
3.2 水稻高产创建
永康市水稻高产竞赛活动开始于2006 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水稻单产水平提升,营造了重农重粮的气氛。此高产创建一直处在全省领先水平,多次在全省单季稻现场观摩会上作专题经验介绍。
永康农业部门为高产竞赛制订了专门的活动规则和验收方案,确保高产创建活动规范和有章可循,保证该项活动公平、公正、公开。
通过10 多年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形成了具有永康特色、全省独树一帜的“农技推广单位+粮食合作社+乡土专家”的高产创建创新模式,培植了一批高产攻关合作社和种粮户,促进了技术转化应用,加快了高产创建技术的辐射范围和速度,提升了永康市的整体种粮水平。通过水稻高产创建,永康连续多年单季晚稻单产打破金华市记录,2009 年至2013 年单产分别为808.7 kg/667 m2、843.2 kg/667 m2、936.9 kg/667 m2、938.6 kg/667 m2和 971.5 kg/667 m2,2014 年在气象条件较为不利的情况下,水稻最高单产仍然达到1 029.2 kg/667 m2,2018 年最高单产达 1 080.0 kg/667 m2。
3.3 组建产业团队
良种的推广方式创新离不开团队的作用,在实践中,永康市逐渐形成了两个特色团队,一是创新实力一流的“省级专家+市级首席专家+乡土专家”水稻高产创建专家团队,以粮油、植保、土肥、种子等首席专家为主,高产创建为目标,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如2010年永康市农技中心与杨溪稻米合作社在田畈林开展高产攻关,加上乡土专家林文起,率先创下全省第一块单产超900 kg/667 m2的高产记录。本地首席专家与种粮大户合作实施创新时,与宁波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保持着密切联系,争取技术信息的支持与帮助,省市专家与乡土专家一起总结提升高产栽培经验。二是培养种子示范展示工作团队。展示工作团队以种子站为主体,整合栽培、植保、土肥等专业力量,从政治上、业务上和工作规范上进行全方位的团队建设,首先是政治上关怀,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创新。其次是业务上关心,永康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到科研院所、兄弟单位观摩考察,取长补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再次是管理上规范,永康市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团队在长期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蹲点生产协调、全过程生产指导、田间管理跟踪、数据收集整理、示范总结提升的工作规范,做到展示示范内容丰富、数据完整真实、总结分析科学,为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也确保了永康市水稻示范展示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4 编制高产栽培模式图
在水稻展示示范推广中,总结研究制订示范方和攻关田高产栽培模式图,推广高产标准化栽培,如制订出“甬优12 百亩示范方亩产超800 公斤栽培模式”“甬优15 百亩示范方亩产超700 公斤栽培模式”“甬优9号百亩示范方亩产超600 公斤栽培模式”,甬优系列、国稻系列品种高产攻关栽培模式,供规模生产主体和高产创建主体选择应用,成为高产创建活动成功的重要技术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永康市在新中国成立后70 多年的实践,就是一条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探索之路,相信这颗靠全体永康人民辛勤努力浇灌出的来之不易的农业果实,将激励人民迎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