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生产技术发展与展望
2021-12-07万克江
万克江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水稻是我国最主要口粮作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 000 万hm2,约占粮食面积的1/4,产量约占粮食的30.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单产水平的大幅提高主要得益于实用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与1949 年相比,2020 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437.2 万 hm2,每 hm2产量提高 5 166.9 kg,总产量增加16 321.2 万t。其中,种植面积对总产量的贡献率为16.4%,单产水平对总产量的贡献率为83.6%。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加速转移,水稻生产技术应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期,做好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稻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
1.1 推进稻作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
1.1.1 从育秧环节看,由分散湿润育秧向集中旱育秧转变
育秧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 秧苗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旱育秧起源于20世纪60 年代,与湿润育秧相比,旱育秧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活力强,移栽后缓苗期短、分蘖发生早,茎秆粗壮、不易倒伏。据各省(区、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统计,2019 年全国水稻旱育秧秧田面积37.7 万hm2,大田面积约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水稻集中育秧是集约化培育水稻壮秧的有效途径,是一项适合当前规模化生产的农业节本增效技术。该技术20 世纪70 年代从日本引进和研制,目前主要有温室立体育秧和大棚集中育秧两种模式。与传统分散育秧相比,集中育秧秧苗成秧率高、整齐度好,具有省工、省秧田、省种等优点,更加适宜于机械化发展。据统计,水稻集中育秧一般可增产5%~10%、节约种子用量10%~20%。
1.1.2 从移栽环节看,由手插秧向机插秧、抛秧转变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使用机动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1956 年,世界第 1 台插秧机“华东号”诞生。20 世纪60—70 年代,我国掀起了机械化插秧高潮。2011—2016 年,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水稻大棚集中育秧,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据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站统计,2019 年全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面积为1 400 万hm2。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水稻抛秧机在我国试验成功,90 年代初,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下,水稻抛秧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该项技术累计推广超过1 亿hm2,年最高应用面积超过600 万hm2。
1.1.3 从田管环节看,由粗放管理向定量化管理转变
根据地力水平、目标产量和需求特性,合理确定栽培密度,在生长最关键时期用最经济的肥、水、药施用量,获得最高的产量、最好的资源利用率。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促穗、干湿交替灌浆。根据不同品种需肥特性和病虫发生规律,合理确定了基肥、返青肥、拔节肥和穗肥用量与比例,紧盯种子处理、苗期和破口期关键点,开展统防统治,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不断提高。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经科学测算,2020 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 年提高5 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 年提高4 个百分点。
1.1.4 从作业环节看,由人工作业向机械作业转变
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水稻插秧机类型不断丰富,毯苗机插、钵毯苗机插、钵苗机插一应俱全,作业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插秧漏秧率和收获损失率不断降低。北斗导航下的无人化农机作业和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据农业农村部2020 年12 月14 日消息,2020 年我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5%。
1.2 提高水稻单产水平的有效途径
1.2.1 水稻矮化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应用,使我国水稻单产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快速发展、化肥与农药广泛应用于大田生产,为水稻单产水平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在广大水稻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利用国内外资源,通过多种育种方法相继育成一大批适宜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类型的半矮秆高产良种,逐步在全国普及。半矮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及配套生产技术应用,解决了水稻后期倒伏问题,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单产潜力提高30%左右。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70年我国水稻单产水平达到3 399.2 kg/hm2,比1950 年的 2 107.4 kg/hm2,每 hm2产量提高了 1 291.8 kg,年均增长率为2.4%。
1.2.2 杂交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推广,使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杂交稻的国家。20 世纪70 年代,我国水稻科技工作者突破水稻自花授粉限制,以杂种优势理论为指导,率先选育出了籼型杂交稻品种,并于1976 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推广,充分发挥了杂交稻品种的杂种优势,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实现第二次飞跃。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90 年我国水稻单产水平达到 5 726.1 kg/hm2,比 1970 年的 3 399.2 kg/hm2,每 hm2产量提高了2 326.9 kg,年均增长率为2.6%。
1.2.3 超级稻选育及其配套生产技术推广,使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实现了第三次飞跃
1996 年,农业部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与栽培体系研究”项目,开启了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的大幕。20 年多来,超级稻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典范,成为农业协同攻关的标杆。围绕理想株型塑造与强优势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创制了沈农89-366、培矮64S、华占等一大批不育系、恢复系,选育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超级稻新品种。多年多点百亩方产量突破1 000 kg/667 m2,带动了水稻单产水平在较高基数上实现第三次飞跃。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20 年我国水稻单产水平达到7 059.0 kg/hm2,比1990 年的5 726.1 kg/hm2,每hm2产量提高了 1 332.9 kg,年均增长率为0.7%。
1.3 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
1.3.1 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生产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2020 年,我国稻谷总产量 21 186 万 t,比 1949 年 的 4 864.8 万 t,增 加了16 321.2 万t,增幅为335.5%,年均增长率为1.7%。截至2020 年底,我国稻谷产量已经连续10 年稳定在2亿t 以上,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1.3.2 优势区域更加集中
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优势产区日益集中,目前初步形成了东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等三大优势产区。2019 年,三大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比重分别为17.4%、63.4%和17.1%,产量分别占17.9%、64.7%和14.9%;与20 年前相比,东北水稻和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占比分别提高了8.5%和2.2%,东南沿海水稻面积占比下降了10.1%。
1.3.3 品质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由吃的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越来越多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和配套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应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据统计,2006 年以来,国家审定水稻品种优质化率已经超过50%。根据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统计,2014 年以来我国稻米品质达标率持续回升,2019年抽检水稻品种样品9 400 多份,按照《食用稻品种品质》进行了全项检验,总体达标率达到51.8%,比2014年提高了27.8 个百分点。
2 水稻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2.1 高产稳产是永恒目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解决好14 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抓好了水稻生产就抓住了粮食安全的关键。国际市场稻米的调节余地很小,在三大谷物中贸易量最小。目前世界大米年贸易量为4 000 万t 左右,仅为我国稻米消费量的30%左右。在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是唯一出路,这就要求水稻生产技术要始终坚持以高产稳产为目标。
2.2 绿色优质是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稻作为最主要的口粮作物,稻米的品质日益受到大家重视。近年来,因饮食结构调整,我国人均大米消费持续保持略减态势,但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水稻生产技术要与时俱进,紧跟市场需求,更加突出绿色理念,加大保优技术集成推广,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满足市场需求。
2.3 效益提升是追求方向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131 元,增速连续11 年跑赢城镇居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民收入的基数较低,地区差异较大,一些偏远地区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任重道远。在这些地区,实现节本增收,提高种植效益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水稻生产技术要更加注重效益提升,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突出轻简化,强化稻田综合利用,不断降低生产投入,提高种稻效益。
3 做好水稻生产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
3.1 加快选育优良品种
在优良品种选育上求突破,为生产发展奠定基础。品种是水稻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要围绕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优异资源挖掘,通过分子育种、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加快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推进常规稻品种提纯复壮,改善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品质,从品种上提高供给质量。积极推进现代化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集约供种能力,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
3.2 集成绿色高效模式
在配套技术集成创新上做文章,挖掘好品种潜力。要以“一控两减”为核心,集成推广涵盖种、水、肥、药、机全要素绿色生产技术和耕、种、收、贮全程化管理模式。开展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稻作类型配套栽培技术对比试验,不断优化茬口衔接和种植密度,科学水肥运筹和病虫防控,争取尽快集成一批绿色高产、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坚持农机农艺化和农艺农机化两化融合,建立农机研发、农机推广和农技推广定期交流机制,重点联合开展水稻大苗机插、再生稻头季机收等攻关研究,尽快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推进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
3.3 强化生产指导服务
在技术应用率和到位率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科技支撑水平。要突出关键农时和重点地区,以新型经营主体为着力点,坚持“因地因苗、分类管理,促控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全力抓好生产指导,抓好田间管理。针对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洪涝渍害、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态势,及早制定防灾减灾技术预案,在“防”上下功夫。同时联合气象部门,做好监测预警,及早落实减灾技术措施,减轻灾害损失,发挥好生产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3.4 着力全产业链开发
在延长产业链上再发力,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提升种稻效益。当前我国大米企业产品品牌小、杂、乱现象突出。要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集聚,提高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创建优质稻米品牌,加快地方特色品牌开发,不断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稻谷加工销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谷集中烘干、加工、仓储服务,减少产后损失。加强稻米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市场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产供销全程信息化服务。同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构建稳定的产销区购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