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演化及展望
2021-12-07褚光陈松徐春梅刘元辉王丹英章秀福
褚光 陈松 徐春梅 刘元辉 王丹英 章秀福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400;*通讯作者:zhangxiufu@caas.cn)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1.24 亿hm2)养活占世界约20%的人口,多熟制种植起到了无可替代作用。多熟种植指的是时间上一年内在同一块地上种植1 次以上的作物或空间上同时种植1 种以上作物的做法,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集约化[1]。它是我国作物种植制度的重要特征,是提高粮食产量、进行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途径[2]。我国是耕地复种率较高的国家,大约有近半数的耕地实行多熟种植。通过多熟种植,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土地、温光等自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产能,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促进我国农业多元化发展[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复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粮食产量有近25%得益于复种指数的提高[4]。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作物生产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粮食种植的最大潜力。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进一步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能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切实可行的。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约占粮食作物的27%和37%,全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安全,口粮安全的基石是稻米的供给。水稻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因此,提高稻田复种指数,进一步提高稻米产能,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稻田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优势,拥有防(抗)旱、防(抗)洪、防灾能力强,高产、稳产、高效、可持续等特征,是最稳定的农作系统[5]。稻作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华文明从黄河文明到长江文明、从旱作文明到稻作文明、从粟文化到稻文化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复种轮作与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也是对世界农业的巨大贡献,是可持续农业的典范,是我国农耕文化发展的巅峰,其根本内涵是勤劳质朴与耕读传家。同时,稻田是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湿地的所有功能,是我们生活家园之肾,也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一道风景线。
1 我国稻田复种制度的起源
我国稻田复种起源很早,但在很长时期内,只是零星和散在的现象[6]。稻田复种,主要是稻麦复种,初现于我国唐代。白居易在《答白太守行》一诗中描述: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穗白霏霏。白居易于宝历元年五月五日(农历)到苏州任官,次年八月离任。可见,稻麦复种制度早在唐宝历年间就已在我国太湖稻区初见端倪。宋代,特别是南宋年间,随着以面食为主食的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我国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其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繁衍需求而扩大。
从我国稻田复种轮作制度的早期发展情况来看,有3 点值得注意:第一,需求压力下,早稻有了大面积扩充,原因在于早稻有利于解决过冬后粮食出现青黄不接的急需、早稻比较稳产高产、早稻受灾后还可以补种秋杂粮。第二,复种为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找到了新途径;第三,稻田复种实现了一年之内水旱轮作,并在冬季插种绿肥作物及增施粪肥、河泥等措施,有助地力恢复。复种轮作与精耕细作相辅相成,演化为我国传统农业的本质特征。
2 我国稻田复种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稻生产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主要经验有:1)大力兴修农田水利,95%以上的水稻种植为灌溉稻田,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了保障。同时,灌溉技术不断进步,以间歇灌溉为特征的好氧栽培技术有利于协调稻田土壤的水、热、气、养分状态,对推动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7-8]。2)改革稻田种植制度,发展了“粮-饲”“粮-经”“粮-菜”等多熟制种植模式与“稻-渔”等种养复合模式[9]。3)育种创新引领,普及优良品种,实现了从地方品种筛选到矮秆品种到杂交稻品种再到超级稻品种的多次跨越,生产上实现了优良品种100%、自主品种100%[10]。4)增施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化肥普及与施肥技术进步确保了水稻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为水稻产量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11-13]。5)传承精耕细作精髓,栽培技术全面进步,经历了20 世纪50—60 年代的“劳模经验总结”,建立了如晚粳稻“三黄三黑”栽培理论与模式等;20 世纪70 年代杂交稻的问世及推广应用,“稀、少、平”栽培模式与技术应运而生;20 世纪80—90 年代,凌启鸿先生等创立“叶龄模式”栽培和“群体质量”栽培,开启了当代栽培的新纪元;进入21 世纪,超级稻栽培关键技术集成、水稻好氧栽培理论与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全面进步[14-16]。6)加强病虫草有害生物防治,稻田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水平全面提升,确保了水稻稳产高产[17]。
3 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演化
以水稻为主体的多熟种植和精耕细作是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显著特征,不仅在作物组成上表现出种类多样性和品种多样性,而且在种植方式上也呈现出复种、轮作、间作、套作、混种等接茬模式的多样化[18-19]。
20 世纪50 年代至80 年代是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第一个改革时期,主要是提高复种指数和强化多熟种植,目的是增加粮食产量和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该阶段主要以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为主要特征。双季稻在解决我国人民温饱问题上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双季稻面积得到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从1949 年的562.3 万hm2增加到 1979 年的 1 281.9 万 hm2,增长了 2.3 倍。1979 年开始至1984 年,有限引入市场机制,调整农产品价格,开放集市贸易,农民在选择生产项目时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为我国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导致双季稻面积缓慢下降。1985—1991 年,我国稳步推进从统购统销向计划流通与市场流通并存的“双轨制”,取消统购政策,保留统销价格,在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项目比较效益的双重作用下,这一时期的双季稻面积稳定在 190 万hm2以上。然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全面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取消粮食统销价格,定购粮实行保量放价,双季稻种植面积进一步下滑。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运用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稻田种植制度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改革与发展时期。即在稳定稻田复种指数和多熟种植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提高效益和品质为核心的多元化种植制度及生产模式,这既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包括:1)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适当减少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经济、饲料、蔬菜、瓜果等作物纳入到稻田种植制度中去,通过作物的合理接茬,建立起以水稻为主体的、以提高经济效益和作物品质质量为重点的多元化高产高效多熟种植制度,不断提高光、热、水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例如,明显减少了稻田传统的“麦类(或绿肥、油菜)-单季稻(或双季稻)”等“老二熟”“老三熟”的比例,大力发展了“冬季蔬菜(或瓜果、食用菌、中药材、饲料)-单季稻(或双季稻)”等“新二熟”“新三熟”种植制度。2)在过去稻田养鱼、放鸭等种养业的基础上,为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经济效益、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根据农田生态系统理论和种养结合原理,充分利用栽培作物与养殖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利共生关系,开发和推行了一批以水稻为基础的、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自然与人工干预有机结合的稻田种养复合型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典型的如“稻+虾”“稻鸭共育”“稻+鳖”“稻鸡轮养”“稻饲鹅轮作”“稻+萍+鱼”等。
4 当前我国稻田种植制度主要模式
当前,水稻与小麦、油菜、绿肥等复种轮作的传统模式在我国依然占有较大比例,但新的复种轮作模式更具当代特色。(1)“水稻-蔬菜”模式:它已从开始时的南方大城市郊区逐渐向中小城市郊区延伸,从近郊区向远郊区延伸,并广为流行,如“马铃薯-早稻-晚稻”“马铃薯-中稻-大蒜”“花椰菜-早稻-晚稻”“青花菜-早稻-晚稻”“小白菜-早稻-晚稻”“西生菜-早稻-晚稻”“大蒜(马铃薯)/早辣椒-晚稻”“大麦/鲜玉米(或鲜大豆)-晚稻”“榨菜-小黄瓜-晚稻”“蒲瓜-晚稻”“小辣椒-晚稻”“茄子-晚稻”等等。(2)“水稻-瓜果”模式:主要有“大棚草莓-早稻-晚稻”“大棚草莓-中稻”“油菜-晚稻”“大蒜-晚稻”“马铃薯/瓜类(包括西瓜、南瓜、黄瓜、冬瓜等)-晚稻”“大棚小番茄-晚稻”“番茄-晚稻”等。通过种植价格较高的瓜类、果类,不仅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而且补充和丰富了水果市场。(3)“水稻-饲/肥”模式:在稻田中扩种饲料作物,实行农牧结合,对解决饲料短缺和促进农村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麦类-玉米(或大豆)-晚稻”“麦类-早稻-玉米(或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紫云英(青饲料)-春玉米-晚稻”“油菜-早稻-玉米(或甘薯、大豆)”“黑麦草-早稻-晚稻”等。(4)“水稻-食用菌”模式:在稻田中进行食用菌的培育,可大幅度提高稻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金针菇-水稻”“袋料香菇-水稻”“袋料香菇-晚稻”“小麦/西瓜-晚稻+平菇”“小麦/西瓜+辣椒-晚稻+平菇”等。(5)“水稻-中药材”模式,如“元胡-水稻”“元胡/玉米-晚稻”“贝母/玉米-晚稻”“车前-晚稻”等。(6)“水稻-加工原料”模式,如“烟草-晚稻”“席草-晚稻”等。(7)稻田种养模式,如“稻-渔(蟹、虾)”“稻-家禽”等。
5 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展望
围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要求,在稳定增加粮食产量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以效益和品质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稻田多元化种植制度,并与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相适应[20-21]。应根据不同稻作区现有稻田种植制度的现状,以稻田可持续生产力提升为出发点,以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即增加农民收入)、社会效益(即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安全)、生态效益(即改善和提高生态质量)并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为目标,发展现代稻田种植制度。
(1)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对稻田质量标准的要求,为现代稻田种植制度建立提供农田设施保障和土地质量保障。
(2)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效率,包括增加稻田复种指数以提高周年光温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增加稻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强化循环及综合利用,以提高稻田的可持续生产力和单位面积产出率,采用新技术和优化管理以减少投入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等等。
(3)适应现代稻作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要求,研究和开发可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新型种植模式与种养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稻田种植制度。
(4)建立我国现代稻田种植制度及配套技术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稻田综合生产能力、产出效益、产品品质质量与生态质量以及农民收入的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提供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