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教融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1-12-07崔涛,黄振
崔 涛,黄 振
(枣庄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80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普及乡村文化,有利于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改革乡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依靠科技创新,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实施文化扶贫,有利于提高乡村及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总之,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需要科教创新发展;而科教融合则有利于提升乡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教融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以期依靠科教融合普及乡村文化,助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为山东省内外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
1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包括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在内的“五位一体”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灵魂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源泉[1]。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是乡村道德和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因此,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倡导乡村新文化及其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普及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乡土文化、培植科学文化,全面提升乡村人口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主要路径在于农业科技与乡村教育创新,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为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文化、技术和人才支撑[2]。同时,依托乡村职业教育,将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助力乡村脱贫,也是中国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乡村科教创新、文化精准扶贫、乡村文化振兴的互动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愿景。
1.2 乡村文化振兴与农科教融合的内涵
1.2.1 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生活在乡村的人们,长期逐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及观念体系的表现形式即为乡村文化[3]。乡村文化总体可分为农耕文化、乡村手艺、乡村景观文化、乡村节日与习俗四类[4]。本研究主要围绕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和红色记忆元素,阐述了乡村文化振兴与农科教融合的逻辑关系。范建华等[5]研究认为,乡村文化是挖掘、传承、弘扬富有时代价值意蕴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乡村文化。因此,乡村文化振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创新,是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为世界文化多样性提供中国样本而构建的新型乡村文化体系[5]。由此可见,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必须立足长远、统筹推进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
1.2.2 农科教融合的涵义 首先,科教融合是将教学与科研进行有效融合,科研与教学双轮驱动,实现知识的转化过程。科研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职能,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最前沿知识,达到“以研促教”目的。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与实践教学过程,增强了课堂与科研之间的联系,有益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促进。同时,教师要勇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能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本研究特指的“农科教融合”的涵义是:通过农业职业教育教学革新,将农业科研创新成果、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实践教学;结合乡村教育,将中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工匠精神和红色基因等普及到乡村,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并通过科教融合不断提升农民文化主体的科技、文化素养,实现乡村文化传承及其高质量发展。
2 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
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大困境是其高文化素质的农民主体的流失[3]。由于乡村教育滞后,乡村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能满足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无以为继,均已成为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因素。
2.1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缺失、高素质农民匮乏
乡村文化振兴是当前乡村振兴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根和发展之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演变,只要有乡村生活,就有基于乡村生活的文化。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农村年轻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呈现空巢化和老龄化,乡村文化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高素质的乡村人才缺失,导致乡村文化振兴乏力;而且,乡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的自身文化素养不高,致使乡村传统文化难以继承和发扬。
2.2 乡村传统文化元素与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念日趋衰微
首先,现代乡村文化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社会转型而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有些乡村文化已濒临消失和处于被遗忘的境地,乡村文化价值认同日渐式微。传统民间技艺、民间艺术等濒临失传、绝迹,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味,甚或消失,如一些传统的农艺和手工艺被更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乡村传统文化元素正在逐渐淡出现代农民的生活领域和历史舞台。其次,当下乡村文化建设滞后,乡风文明程度亟待提升,少数农民的不良风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一些陈规陋习依然存在,诸如道德失范、封建迷信、烧香拜佛、红白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邻里关系恶化等现象屡见不鲜。再次,在乡村,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随之提升,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简单的文化生活已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6]。因此,如何为农民打造更加丰富多彩和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显得尤为迫切。2018年,山东省政府颁发了《山东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7],旨在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新型的文明乡风,为中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2.3 乡村职业教育相对滞后,亟待植入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与红色记忆元素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人才。调查表明,农村初中以下文化人口占绝大多数,高学历人口不足10%,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乡村经济文化振兴提供文化、技术和人才支撑[2]。然而,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等方面都需要革新和完善,尤其是乡村职业教育亟待融入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与红色记忆元素。由于乡村教育对这些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导致乡村教育过程还没有充分渗透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如具有山东特色的孔子儒家文化、“班墨奚”(鲁班、墨子、奚仲的简称)工匠精神、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等的文化传承,有待科学植入乡村教育。而农耕文化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4]。为此,当前的乡村农耕教育应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传播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培养受教育者的生产劳动观念。这些璀璨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普及,仍是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和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源泉。
3 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主要困境,迫切需要依靠农业科技和教育创新,大力发展乡村职业教育,有机融入乡村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3.1 构建乡村科技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是具有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人才队伍不足等现象突出,为此,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启动实施了“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8],为高职院校培育高素质农民在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农业职业院校和农民培训学校应精准定位,科教融合,创新乡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科技发展、产业振兴和文化传承等提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应主动对接农业产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就业需求,培育“三农”实用人才,引领乡村科技进步和乡村文化振兴。因此,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提出[9],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增强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总之,实施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提升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必须依托乡村农民学院、农业职业学院等,基于科教融合,构建乡村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的创新发展平台,从而形成乡村职业教育、高素质农民塑造、新型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基础。
3.2 植入乡村教育文化元素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自信
3.2.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工匠精神 一要强化立德树人教育,要重点融入山东省特色的儒家文化;利用农家书屋、农民培训学校等平台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文化和新风尚,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实施乡村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贯穿于乡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全过程,将乡村文化中的“乡风、家风、民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农技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二要将儒家的孔子教育思想和人文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材,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传播优秀的儒家文化内涵。古为今用,继承与发扬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做人原则和思想道德规范,并创新性地融入乡村教育。三要传承和弘扬“班墨奚”工匠精神,打造乡村工匠文化。传统的“班墨奚”工匠文化注重职业传承、科学实践和科技创新,这与新时代职教强国、科技兴国战略一脉相承。挖掘和传承“班墨奚”工匠文化底蕴,彰显时代特色,弘扬中华工匠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乡村经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3.2.2 立足乡村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一要立足乡村教育,深度渗透优秀乡土文化。乡村教育内容紧密对接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即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以“互联网+”技术手段构建文化云平台,传承乡村文化,拓宽乡村文化教育新领域。同时,立足乡村文明建设,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革除村民的陈规陋习,提振其精神面貌,提升思想道德,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尚。二要立足乡情,以培育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为重点,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发挥非遗文化的育人功能。如在乡村教育中渗透刺绣、剪纸、木版年画、土陶等手工艺,从中领悟文化魅力,强化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信,涵养乡村职业教育的文化气质。三要站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高度,保护并深入挖掘利用好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如深入革命老区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3.2.3 依托职业教育,渗透农耕文化 一是实施科教扶智。通过发展乡村职业技术教育,普及乡村文化,传播“班墨奚”工匠精神,培养“一懂两爱”的实用乡土人才;依托乡村农民学院、农业职业学院等教育基地,促进农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精心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展示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二是普及耕读教育。通过增设“耕读教育”课程,在传授农艺知识、技术的同时,渗透农耕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文化。三是开展研学体验教育。农科学生应利用假期走进田间地头进行“科技下乡”实践,亲自感受乡土文化,学以致用;或者通过调查当地民俗文化、民风民情,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下乡”实践活动;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进乡风文明。
3.3 完善农科教融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机制
3.3.1 构建农民职业教育的长效保障机制 高文化素质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普及乡村文化和提升农民素质需要大力发展乡村职业教育。首先,依据国家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结合当地实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乡村职业教育环境。其次,实施农民精准培训工程。根据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使其掌握农业知识、技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此外,国家还要保障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有足够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改善师资、完善实训基地等。
3.3.2 农业职业教育精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农业职业院校要以此为契机,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实用人才。首先,农业职业教育要积极宣传、营造“爱农村、爱农民”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农、爱农、务农的价值观,树立投身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志向。其次,紧密契合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农业实用人才的需求,创新“一懂两爱”的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学内容,紧跟现代农业科技前沿,融入农耕文化元素,从而不断提升农业人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农耕文化素养。再次,农业专业课教师还要结合自身从事的科研课题,引导农科学生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和技术创新;依托科教创新平台,指导学生发展智慧农业、打造数字乡村等研学实践,为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支撑。
3.3.3 农科教融合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首先,通过农民培训普及“新农村新生活”知识,引领和培养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普及乡村旅游文化,向民众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其次,以教育创新为逻辑起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振兴。结合当地乡村田园景观、农业资源、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等,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乡旅文化新产业,助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乡村经济文化振兴促进科教创新和乡村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乡村急需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 结语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紧紧依托乡村职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模式,有机融入乡村文化元素,完善乡村文化育人机制,充分发掘当地传统文化底蕴,从而使优秀的乡村文化对接乡村产业资源优势,助推乡村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