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廷江养蜂
2021-12-07戴云树
戴云树
(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政府,重庆 石柱 409109)
初识卢廷江是在20 年前,我从另外一个乡调到现在的镇,听同事说卢家坝子风景秀丽,白岩银光闪烁,洋鱼翻浪,微风拂过,树梢好像在给去游玩的人招手致意,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趁一个下雪天的早上,笔者邀约三五个同事,到卢家坝子看冬日的风景。哪知才进入卢家坝子的路口,就看见二三十人在那里吵吵嚷嚷,一个年轻人特别激动,声音特别大,我们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就急忙赶过去,听了一会儿,才知道那个大嗓门的年轻人叫卢廷江,因为砍了几棵树,准备扛到附近的铜天槽煤矿换钱,被村民拦住并报告给了村组长,组长按照规定要对他进行罚款,而他又没有钱缴纳,故此僵持不下。
在众人的出谋划策下,卖木棒棒的事情得以圆满解决,但他的大嗓门让我记忆深刻。
再看到他是3 年前的“八一”建军节,我从一个海拔不到千米的村换到海拔在1400~1800m的村搞扶贫工作,第一天走访的就是卢家坝子。毕竟那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那个大嗓门的男人。
那天太阳很烈,我们到卢家坝子已是上午10: 00,逛了一圈,除看到修建湿地公园的工人外,当地的村民一个都没有看到,正准备问一问,突然身后传来似曾相识的大嗓门:“搞啥子的?”我转身一看,就是我记忆中的大嗓门,“还认得我不?”他直摇头,一阵寒暄后,他终于想起来了,我们两个就坐在河坝边的石头上聊起来。
那次事情发生后,他也意识到砍树卖不是长久之计,但是,仅靠种黄连周期太长,需要5 年才能收,小孩读书、家庭日常开销都需要钱来支撑。
他在一次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会上了解到养殖中蜂来钱快,培训结束后就跑到栗家盖梁去取经学习养殖技术,但是他作为一个门外汉,看了也记不住,只好回家再做打算。
他边种黄连边采挖药材边计划养殖中蜂的事情,虽然文化不高,但也有自己的智慧,“我们本地也有人养蜂,我看他们也没有啥技术,就是每年打桶、凳桶,我就依样画葫芦,打了十几只蜂桶,凳在岩嵌里面,还好,第一次就来了一群蜂,白露过后收割到7.5 kg 蜂蜜,卖了1 500 元,比哪样都划得来。”
起初,扩繁进展相当顺利,才3 年就发展到30 群余,仅凳出去的蜂桶年收入可以达到2 万元以上,小孩读书之类的开销,就基本够了。
但是,好景不长,正在他乐滋滋过快活日子的时候,有一年因雨水太多,蜂蜜产量急剧下降,收入减了一半。他又到栗家盖梁讨教经验技术,得到的唯一结果就是种植蜜源植物,让蜜蜂有口粮。
那天遇到他,他正好要去查看栽种的蜜源植物。
现在,他通过到政府组织的智志双扶培训班学习,加上经常与周边养蜂户交流,他的养殖技术逐渐成熟:分蜂、收蜂,种植蜜源植物,防蚂蚁、胡蜂,改良蜂桶、割蜜等技术能手到擒来,一般情况下,每年能采收到蜂蜜2 t。
现在,他不仅种黄连养中蜂,还是村里的护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