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2021-12-07李国侠
李国侠
(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118200)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林业建设的水平。林业建设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而且还能防风固沙,预防水土流失,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病虫害出现的初期,一旦处理不及时的话机会导致病虫害大范围传播,从而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1]。
1 病虫害防治技术
1.1 无公害防治技术
以往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品来进行防治和治理,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品会对环境以及土壤产生很大的污染,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当前需要对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以及引进益鸟进行防治等措施。这些方式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病虫害,而且还能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相关部门要对无公害技术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充分贯彻保护环境的理念。
1.2 化学防治技术
在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手段中,化学防治技术是最为主要的一种,而且其效率和速度也都比较快,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喷洒药物来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但是在药物的配置中,要严格依据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来进行配置,避免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近些年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比较重视,管理力度也比较大,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这种技术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严格控制用量[2]。
1.3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相对是比较广泛的,例如对树木进行涂白,即树干被工人刷了一层石灰水来阻止病虫进入到树木中,而且还能避免寒冷气候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这种防治技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还节省成本,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非常经济适用,效果也比较显著,所以使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2 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
我国一些比较重要的林区有时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给林区带来重大的损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地林区病虫害防治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同时防控能力非常缺乏。此外还有一些林区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病虫害,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对林木生长和管理非常不利,甚至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
2.2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林业育苗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大多是事后治疗,而事前的预防和预测技术则比较落后。所以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大范围的病虫害出现时,采用化学治理方式进行大面积的治理,不仅影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导致成本投入加大。所以说当前我国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技术还比较落后,很难满足我国现代林业育苗发展的实际需要。
2.3 林业病虫害变化多样
当前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能够解决大部分的病虫害,但是因为当前气候环境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导致一些病虫害出现异变,加上一些地区缺乏对病虫害的预防和监测,因此在病虫害出现时,不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导致大范围的病虫害发生,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
2.4 林业病虫害监测系统不完善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监测体系,由此才能对病虫害的实际情况予以详细的了解,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但是目前我国有很多地区都是在病虫害出现以后才进行治理,监测意识非常缺乏,而且对病虫害出现的原因也缺乏探究,导致治理手段缺乏针对性,因此给林业育苗病虫害大范围暴发埋下很大的隐患[3]。
3 林业育苗中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策略
3.1 重视外来植物的检疫工作
在林业工作开展中,引入外来植物树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增加林业树种的多样性,而且还能作为杂交母本,培育出更加优质、抗病能力强的杂交林,促进林业长远发展。但是在引进外来物种时经常会缺乏对其进行严密的审查,所以使得一些本身就带有病虫害的外来树种被引进来,而这些病虫害因为在国内缺少天敌的制约,从而产生物种入侵的严重后果。比如我国某地的林区引入了一批加拿利海枣,并将其种植在林区的外围,但是因为检疫工作不严格,导致红棕象甲病虫害传入到林区,从而不仅致使15棵加拿利海枣死亡,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椰子以及油棕等棕榈科植物的生长,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4]。所以针对引入树种,当地相关部门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在完全合格以后才能进入到林区,而且还要对其进行复检,避免出现疏漏的问题,产生恶劣的影响。
3.2 重视林木育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提高对林木育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度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林业资源健康成长的关键。当前很多林区工作人员对林木育种病虫害防治意识并不是很强,因此要想提高防治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林区管理人员管理责任意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由此确保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专业,将病虫害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3.3 重视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当前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病虫害产生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林区最为常见的病虫害就是美国白蛾、春尺蛾和杨树腐烂病等病虫害,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树木的健康成长,而且还给林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林区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事前,做好预防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而且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还要对育苗以及抚育环节的病虫害予以高度的重视,保持苗圃的通风性,降低湿度,由此降低枯苗、枯病发生的概率,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翻土施肥,建立养护管理档案[5]。
在培育林木时,为了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病虫害发生的相关理论和存在的规律,尤其是病害多发区域更是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将其作为重点区域划出,并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而且对于相关的治理数据也要做好详细的记录,由此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针对危害严重的树木,要进行跟踪治理,对相关数据进行定期的整理和分析,仔细研究发病的原理。
如果树木本身的抗病虫害性能较强,应该对这些植株进行重点培育,将其作为主要的杂交种;对于已经遭受虫害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清理,避免病虫害面积扩大,使整个林区受到威胁。同时,工作人员应保证树木得到充足的养分,合理规划施肥,避免施肥量过多或者过少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在培育树苗时更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育,保证树苗能够健康生长[6]。
总之,针对林业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林区管理人员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对病虫害常见的种类以及发生的原因、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严格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针对一些潜在病虫害的威胁,还要做好跟踪处理,不断加大病虫害的研究力度,为我国林业育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