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与意义

2021-12-07蒋银芬薛宏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检出率心肌阳性

蒋银芬,薛宏峰

(常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江苏 常州 2130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甚至出现晕厥。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可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选取一种及时有效的检测手段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对帮助临床医师选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水平变化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2-3]。但目前关于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意义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的变化与诊断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冠心病组,并按病变支数将所选患者分为三支病变组(40例)、双支病变组(35例)及单支病变组(25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健康组。其中三支病变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3~62岁,平均(51.79±3.25)岁;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23.22±0.44) kg/m2。双支病变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 44~65 岁,平均(51.83±3.28)岁;BMI 19~24 kg/m2,平均(23.17±0.42) kg/m2。单支病变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2~63岁,平均(51.80±3.25)岁;BMI 19~24 kg/m2,平均(23.19±0.44) kg/m2。健康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2~63岁,平均(51.74±3.26)岁;BMI 19~25 kg/m2,平均(23.25±0.43) kg/m2。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冠心病组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心血管内科学》[4]中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等。排除标准:既往伴有心脏手术史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脑梗死者;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恶性肿瘤、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等。本研究经常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检验方法 入院后第1天,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转速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C、Hcy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K、cTnI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冠心病组患者与健康组研究对象血清cTnI、CK、TC、Hcy水平。②比较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③比较血清cTnI、CK、TC、Hcy单独及联合检测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其中 cTnI ≥0.023 μg/L;CK ≥198 U/L;TC ≥5.7 mmol/L;Hcy ≥15 μmol/L即可判断为阳性;联合检测任一结果为阳性即诊断为阳性[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使用[ 例(%)]与(±s)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行χ2与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与健康组血清cTnI、CK、TC、Hcy水平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冠心病组与健康组血清cTnI、CK、TC、Hcy水平比较(±s)

表1 冠心病组与健康组血清cTnI、CK、TC、Hcy水平比较(±s)

注:cTnI:心肌肌钙蛋白I;CK:肌酸激酶;TC:总胆固醇;Hcy:同型半胱氨酸。

组别 例数 cTnI(μg/L) CK(U/L) TC(mmol/L) Hcy(μmol/L)健康组 40 0.02±0.01 132.23±24.45 4.11±1.08 10.45±3.21冠心病组 100 0.53±0.05 223.37±21.67 7.23±1.16 17.73±1.22 t值 63.869 21.661 14.655 19.506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 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均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比较(±s)

注:与单支病变组比,*P < 0.05;与双支病变组比,#P < 0.05。

组别 例数 cTnI(μg/L) CK(U/L) TC(mmol/L) Hcy(μmol/L)单支病变组 40 0.37±0.08 205.22±5.67 6.53±0.68 16.14±0.89双支病变组 35 0.50±0.10* 220.37±11.55* 7.34±1.25* 17.22±1.15*三支病变组 25 0.72±0.12*# 255.48±29.74*# 8.30±1.54*# 20.35±2.27*#F值 97.762 70.479 18.396 67.889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cTnI、CK、TC、Hcy单独及联合检测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 单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5.00%,高于cTnI、CK、TC、Hcy单一检测(42.50%、50.00%、55.00%、52.50%);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4.29%,高于cTnI、CK、TC、Hcy单一检测(71.43%、77.14%、54.29%、51.43%);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6.00%,高于Hcy单一检测(6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血清cTnI、CK、TC、Hcy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以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受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血栓形成及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引起心肌供氧、供血不足有关,最终可导致心脏发生功能性甚至器官性病变,引发一系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也均呈显著上升趋势[6]。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但该方式属于有创检查,费用较高,且多数患者耐受力较低,无法反复多次检查。因此,选取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手段早期诊断冠心病,并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意义重大。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其中cTnI是一种心肌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可作为反映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当机体伴有心肌损伤时,cTnI在氧化还原酶和蛋白激酶A磷酸化的作用下可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中,进而加重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刺激病情进一步发展[7];CK可作为反映心肌损伤的敏感标志物,正常人群血清中CK处于较低水平,但当机体出现心肌损伤时,会刺激CK活性显著上升,进而刺激CK过量释放,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8];TC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其是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参与物质,TC水平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大部分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易被氧化进入血管内膜参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因此高水平TC可加重机体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进而恶化病情[9];Hcy是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代谢中间产物,其可作为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标志物,高水平的Hcy将促进超氧化物生成,从而抑制细胞内外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产生,进而降低超氧化物整体灭活量,触发氧化应激反应,致使血管内皮调节功能失衡,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加大血小板黏附聚集力度,使血栓形成及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进而促使病情进一步发展[10]。本研究结果发现,冠心病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水平均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提示血清cTnI、CK、TC、Hcy在冠心病患者中呈高表达,可作为冠心病的检测指标,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升高,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检测,且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Hcy单一检测,提示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冠心病更有助于提高诊断价值,考虑其原因可能与cTnI、CK、TC、Hcy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心肌损伤诊断的可靠性,因此联合检测更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提高诊断价值,与汝鹏等[11]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血清cTnI、CK、TC、Hcy在冠心病患者中呈高表达,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升高,血清cTnI、CK、TC、Hcy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检出率心肌阳性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二期翻修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心肌桥是什么病?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