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

2021-12-06殷兆强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体育教学初中

殷兆强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合作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模式

初中体育教学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大多为学生单人上课,教师往往不会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且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提出几点看法。

一、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合作是顺利完成体育活动任务的重要措施。通过同学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引导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素质发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技艺技巧等,学会科学锻炼身体。通过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进行不同意见的沟通,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等,对于学生充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大多属于硬式教学,大多为一位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之间缺乏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小组交流合作,能够让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及与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通过互动学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利用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于体育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氛围,从而增强自己体育学科学习的信心;而对于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最终实现更加优异的体育学习效果。将个人融入小组群体中,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

(三)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最看重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而在小组内部,又看重学生竞争意识。因此,竞争与合作相互结合,能够使体育教学气氛变得更加的融洽。竞争意识是体育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利用小组模式开展体育竞赛,能够引导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积极配合,能够激发学生之间争取团队胜利的信念,主动进行体育学习活动,学生之间互相探求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状态,为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丰富有效的条件模式。

二、将小组合作模式融入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构建小组

小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需要充分发挥小组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发展的功能。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相应的体育项目成绩,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充分吸取他人身上的优势,结合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相应的编号,A代表综合素质最好的学生,B代表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以此类推。每个小组可由4-5个学生形成,小组内需要包含不同等级的学生。在小组构建完毕之后,让学生自行选出自己小组内领头的成员,并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督促其他成员完成学习任务。以中长跑体育项目为例,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记录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初中年级每一学年都会进行一次体育测试,内容包括中长跑,仰卧起坐以及引体向上等项目。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中长跑是最为困难的一项,不仅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耐力以及状态,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一套属于自己节奏的跑步方法。此时小组合作模式就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许多同学都存在无法坚持跑完全程的状况,平时也很少进行锻炼,因此,在要进行体育测试前一段时间,教师就可以发布小组学习任务,要求每一个小组每--周都要进行适度的锻炼,确保自己在体测中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测试。有些同学平时不喜欢自己-一个人进行锻炼,而有了小组合作模式,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加油鼓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并且顺利地完成任务。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平时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帮助较为落后的学生,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帮助他们改正自己在体育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让自己的体育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小组交流学习以及共同提高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将小组合作融入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合理构建小组,以优带劣,实现后进生成绩提高,优秀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目的。

(二)采取有效方式,构建合作氛围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探究以及竞争。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改变自己在此次教学活动中的身份,不再是一味地教育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而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之间能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合作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交流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从而感受到体育学科学习的有趣性,最大限度地进行小组交流合作。以篮球训练为例,篮球相对于其他球类运动来说是初中生较为喜欢的一项运动类型。篮球运动对于学生反应能力以及灵敏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篮球项目对于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篮球技巧,学会相应的篮球技能等,教师就可以开展一场班级小组篮球赛。在比赛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的比赛模式进行,为了顺利完成比赛并取得高分,学生会更加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与自己的组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通过这样的一场篮球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一段时间所学的篮球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让每个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得到充分的提高,对于完成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为了能够让小组合作模式有效结合学科教学,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方式,构建浓厚的合作氛围,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小组合作模式,有助于缓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效果差异,通过成绩优异学生与较为落后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交流沟通,能够顺利实现每一位学生掌握相应体育技能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競争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模式体育教学初中
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