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多技术深度学习融合分析

2021-12-06张坚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张坚丹

摘要:学科育人目标越来越明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为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困惑,创新教学模式带来新机会。学科教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创新常常源自对教学的改进或目标深化的追求。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理解教学改革热点中的新理念

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深度学习成为近年教学研究的热点。相较于停留在识记层面的浅层学习来讲,深度学习是意义层面的理解、联系与有效迁移。理想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数学思维发展为体现,强调学习内容与方法的理解、联系与有效迁移。基于对数学课程理念的理解,笔者将“尊重个体差异,强调自主学习,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确定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

一、分析学科教学困惑,寻找教学新模式构建的突破口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何入手?笔者对照创新目标,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悬而未决的问題,将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或改进的地方作为教学创新的突破口。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的认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小学生思维对象以直观、具体为主,这与数学抽象的学科特点相矛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表征可以将其化解。学习是学生个体心理行为,个性化特征明显。学生在学习的风格、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学"与教师统一“教"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材施教"一直没有真正实现,也是众多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学习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及时诊断学习、促进思考深入。影响发挥评价功能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课堂上教师通常依据经验而非数据进行评价;二是依赖纸笔作业的评价结果滞后。缺乏及时、精准的学习评价,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精准性。培养高阶思维需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现状并给出精准指导,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只能抽出少数学生通过提问来粗略判断班级学生思考情况。许多学生因欠缺表达与有效指导而错失思考的时机。基于上述教学困惑分析,笔者将"落实自主学习过程,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机会,开展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提高课堂交流质量"作为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的突破口。

二、融合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理念,确定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点

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落实自主学习过程,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机会”,这在课堂上难以实施。如何有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与班级集体学习活动?如何有效处理两个学习空间的顺序优化教学流程?基于数据的评价又如何设计与实施?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数学教学理念,寻找解决方案。

(一)应用“翻转学习”理念把脉“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的认知、目标与内容层次

实现"尊重个体差异,强调自主学习,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每个学生先有充分独立思考,然后是教师精准把握后的集体智慧碰撞。现行班级授课方式的局限、学习评价功能性不足等影响了创新目标的达成。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打破固有的教学结构,重构课堂教学。“翻转学习”理念为笔者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打开了思路:整体设计个体学习空间与群体学习空间的目标、内容,根据认知层次将传统课中‘群体学习”与课前、课后“个体学习”的目标及内容进行翻转,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与时间。个体学习空间以浅层认知为主,学生需达成记忆、理解、基础应用等认知目标。笔者选择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贯穿学生学习过程且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元认知知识的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群体学习空间以深层认知为主,学生需达成综合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认知目标。笔者选择概念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作为共同学习或教师教学讲授的内容。基于对个体学习精准的把握来推进群体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应用”精准教学”理念实现面向深度学习的精准教学设计

要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教师做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精准设计内容、目标、流程以及评价,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展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设计的精准性。“四元联动”精准教学指影响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评价、教学流程等4个关键环节之间的精准分析与有机联系。内容分析、目标设定、学习评价3个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并相互成就,是设计精准教学流程的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评价数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目标,优化教学流程。4个关键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技术支持,即"技术介导”。

三、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的关键点是根据"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的认知、目标与知识层次,整体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评内容,合理选择技术平台,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为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笔者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了整体思考: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双基,开启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课中互动交流构建知识联系,深入思考,是深度学习的集中体现;课后分层练习,促进学习、反思,实现个性化发展。通过数据驱动的评价,建立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的有机联系,以“课前夯基启思-→课中建联深思-→课后促学反思”路径,实现理解、联系与有效迁移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课前的“教”主要为“夯基启思”:设计学习路径,引导学生思考与表达,组织学习资源,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或钉钉等交流协同工具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表达思考过程,提出学习困惑。此阶段使用线上评价工具,以面向低阶学习目标的基础性评价为主。教师及时获取学生课前学习数据、思考情况与困惑问题,优化课中教学设计。

课中的“教”主要为“建联深思”:利用PPT、电子白板、数字教材、智慧教学平台等组织全班学生针对课前的内容和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以质疑、启思、解惑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入思考。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优化解决问题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此阶段主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多元评价方式,以高阶学习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为主。教师获取评价数据后,了解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作为课后教学决策的依据。

课后的“教”主要为“促学反思”: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通过线上学习平台、钉钉、微信等针对学生个体设计个性化学习评价;学生针对自2学习情况补缺或提优,实现个性化发展。此阶段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课中与课后评价数据将成为下一次学习或下一位教师教学的学情预判根据。

结语

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是创新的“引擎”,强大的“引擎有助于实现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笔者以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为导向,从解决教学困惑入手,融合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理念,构建了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J].教育艺术,2021(09):19.

[2]郑丙江.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探索步骤[J].教育艺术,2021(09):44-45.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