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塘新区下沙区块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出路

2021-12-06刘建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出路杭州市

刘建望

摘要:杭州——这个美丽的旅游城市,素有“上有天堂,下游苏杭”的美誉。但是大量的居住人口为这个城市带来而来巨大的负担。在“垃圾围城”拉响警报的今天,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置动作——垃圾分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钱塘新区下沙区块的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现场采访等方式对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意愿态度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剖析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困境和出路。

关键词: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出路

在“垃圾围城”拉响警报的今天,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置动作——垃圾分类,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的指导更多的是从意义层面,以及大体的分类进行宣传,也有些举措,如给家家户户发垃圾袋和垃圾桶,每天会有清洁直运车来运走垃圾等。但我们从现实中可以看到百姓对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还是很模糊的,面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垃圾不知如何分,如骨头、香烟壳的三层包装、尿不湿等等,由此带来的就是统统装到一起扔掉完事,还有这次的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受阻,归根结底的问题还是要先做好垃圾的分类,否则垃圾焚烧带来的能源利用也无从谈起。

本次调研对象以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社区居民为主,超市、电影院和购物广场等休闲场所为辅作为调研对象。先后在清雅苑社区、物美超市、月雅苑社区、博库书城、华元电影大世界、东东城、梦琴湾小区、多蓝水岸社区、高沙社区、都尚超市等人群密集处开展“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查问卷”的调查和实地调研采访,共抽取了600名左右的下沙居民构成本次抽样的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20份,有效率是84%。

整体的样本中,18岁以下占13.76%,19岁-30岁占55.22%,31岁-50岁占24.71%,50岁以上占6.3%。受教育水平范围:“高中及以下”占42.62%,“大专”占26.2%%,“本科”占23.88%%,“硕士及以上”占7.3%。数据分析采用问卷星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一、杭州市居民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

(一)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认知情况

1.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的正确率低。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如今越来越多人重视和实行垃圾分类。可是,垃圾分类具体如何细分却不是人人都懂。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正确率是不容乐观的。居民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如何分类,很容易走入垃圾分类的误区。若是居民不明白垃圾该怎样分类,垃圾分类的推广也是难以开展的。

2.居民认为垃圾分类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意识淡薄

针对“您认为实现垃圾分类存在的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以下三类因素成为垃圾分类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其中,觉得是“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有54.39%的居民,觉得是“没有垃圾分类习惯”有 39.97%的居民,觉得是“不知道如何垃圾分类” 有25.54%的居民。说明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較落后,环保意识较差是垃圾分类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这才导致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见表1.2

(二)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际情况

1. 大部分居民对自身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表示并不到位

针对“您觉得自己在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到位吗?”这一问题,认为“很到位”的居民占11.61%,认为“尚可”的居民占58.71%,认为“不到位”的居民占29.68%。在采访中,虽然居民坦言自己很难做到垃圾分类,但这说明了居民自己能够意识到在垃圾分类自身做不够完善,相信通过政府出台一些措施,居民能够做得更加到位。

2. 大多数居民还存在着错误的垃圾分类观念

对于居民平时处理垃圾的方式,有29.85%的居民是未分类也未处理,全部投入垃圾桶;有33%的居民是全部分类投入垃圾桶;有37.15%的居民是除废品回收外,其余分类投入垃圾桶。说明大部分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只有模糊的意识,真正能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物品,并能付诸行动的为数不多。见表1.6

二、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困境

(一)造成垃圾分类困境的个体因素

1. 杭州居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知”大于“行”

根据数据表明,我们发现通过政府、社区对于垃圾分类的一系列推广,有一部分居民开始积极参与并实行垃圾分类,但是依旧有大部分居民支持垃圾分类,却没有具体去落实,去实施垃圾分类,造成严重的“知行不一”的现象。

2. 意识淡薄和无习惯成为居民实行垃圾分类的主要障碍

实行垃圾分类主要障碍是:第一,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分类知识匮乏;第二,居民自觉讲清洁、讲卫生的习惯还没有养成,随手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对于目前的垃圾分类,很多居民仍处于懵懂状态,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区分不明确,对于四色垃圾桶分类更是迷茫。大多数居民表示,无法分清自己家中的垃圾到底应该分在那里。

(二)造成垃圾分类困境的社会因素

1、多数社区垃圾分类存在有名无实的问题

不完善的回收系统将会给居民垃圾分类回收带来不便之处。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实地走访了五个社区。根据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社区内只有固定的、单色的垃圾桶,很少出现四色分类垃圾桶。同时通过调查也发现只有约46%的居民社区内设有垃圾分类回收点,这样的情况下可能让多数的居民产生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却无地可放的困扰,感到迷茫,从而降低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

2、清洁直运车及环卫工人对垃圾分类执行不彻底

通过在选择固定垃圾桶进行定点观察我们发现,当运送垃圾的清洁直运车到时,有部分的清洁工人只是简单把垃圾装上车,并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甚至在对待分类垃圾桶进行垃圾处理时,也是直接将垃圾混装在一起。作为垃圾处理一线的清洁工人,本应该在垃圾分类这项工程中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若是连清洁工人对垃圾分类的执行都不到位,那么,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实施的信心也就消失了。

三、解决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出路

(一)垃圾分类收集要从娃娃抓起

教会成人学垃圾分类,成人已经习惯了之前的方式,很难做改变。而从小孩开始抓起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孩子们在课本上学会了环保知识,回家就会跟家长说,家长为了配合教育孩子,自然也就会约束自己,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当孩子成为了大人,垃圾分类就成了社会主流。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又影响一个社区,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所以将垃圾分类编入中小学必修课课程,无疑是环境保护的一大利好,发挥的巨大意义更不容忽视。

(二)垃圾分类宣传和落实要并行

政府对垃圾分类知识要加大宣传力度,建议通过多种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以及公共交通上的移动播放平台,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了解乱扔垃圾和不分类投放垃圾的严重危害。

(三)依靠科技创新使垃圾分类有效便捷

近几年,如何将大量垃圾分类归置,成为一项让人头疼的任务。然而对于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得非常成熟的西方国家,比如英国、芬兰、意大利来说,垃圾分类已经不再是一种麻烦的习惯性归类行为,而是一种高科技的展示。这些国家倾向于通过垃圾自动分类系统,让垃圾回收更方便也更有效,同时还能减少堆积在街边垃圾桶里垃圾的数量。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私人或企业参与垃圾处理工程开发和经营,积极鼓励跨地区、跨部门的技术经济合作,培育和发展大的垃圾处理企业或集团,增强企业开发和经营能力,促进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振鹏,曾彩明,李小建,等.东莞市生活垃圾堆肥减量化的试验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2, 20(3):23一25

[2]马进.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以及对中国的启示[[D].北京:清华大学,2011:7-9,21.

猜你喜欢

出路杭州市
杭州市留下小学24节气印章作品选登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余子杰??《幽》
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