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2021-12-06林娉婷郑佳怡王鑫
林娉婷 郑佳怡 王鑫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时,康复护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目标全部为脑卒中患者,所有人员中选择100人进行分组,两组人数相等。结果 对患者护理后,对比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患者满意度,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脑卒中患者时,常规措施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可将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改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让患者更为满意护理服务。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在临床中,脑卒中发病较急,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脑部组织血液供应血管合并疾患所产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主要包含脑血栓和脑出血等类型。当患者发病后,疾病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同时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很多患者得到救治后都會出现一定后遗症,比如吞咽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将神经功能有效改善为主要护理目标,通过护理使患者活动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最大程度上对疾病的进展进行控制,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目标,纳入人数为100人,进行分组后,两组各5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8.01±4.03)岁。其中大部分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另外部分患者为出血性脑卒中,所有人员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全部符合诊断标准,疾病多数都在应激的状态下产生,数小时内肢体出现功能障碍。研究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同时排除存在精神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明确患者疾病情况,控制疾病发展,全面监测生命体征,将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给患者。另外还需对患者给予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指导,使其保证每餐合理膳食,让机体对营养的需求得以保证。观察组护理时,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肢体康复运动。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被动和主动训练干预。疾病处于恢复早期时,帮助患者展开早期的关节被动活动,选择患侧卧位、仰卧位、床上坐位,以及健侧卧位体位,对患者循环交替摆放上述体位,每个体位间隔一小时进行更换一次,以此对其肌肉痉挛情况进行改善。患者肌力表现定期评估,当达到三级或以上时,可为其展开主动活动。②语言康复练习。对语言障碍情况进行评估,和具体的康复需求相结合,为其展开言语、肌肉和发音训练,每天交谈次数适当增加,使用图画和物品等训练法,对患者听说读能力进行锻炼。
1.3 统计学方法
文章数据用 SPSS 21.0软件处理,以χ2、t检验,若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针对康复护理进行分析,其目标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以及医学等措施帮助患者实施相应的综合训练,让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得以减轻,同时将功能缺失重新建立起来,使致残因素得以消除,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行促进,让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我国护理事业高速发展,很多新型护理模式不断被引进,不同的护理模式可应用于各种疾病患者,让患者的康复得以促进。脑卒中相对比较特殊,如果仅对其采用单一的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患者的各项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所以此情况下需对其采用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此次研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对比生活质量情况,可发现明显优于对照组,此结果充分说明,通过纳入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让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主要因为此护理模式可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有效弥补,和患者心理以及生理层面等问题相结合,对其肢体锻炼进行加强,让各方面功能得以提高,使患者的康复得到促进。通过为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护理,可为其提供功能锻炼和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对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进行加强,还可提升依从性,让康复欲望被激发,促进了整体护理效果。
总而言之,脑卒中患者护理时,通过实施康复护理,不仅有效改善了神经功能,还明显提升了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其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刘巧儿, 曹全英, 陈妙玲,等.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2]陈锁红.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 2(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