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探究

2021-12-06陈立新刘紫燕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模式互联网

陈立新 刘紫燕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武汉市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养老服务模式,形成社区嵌人、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新模式共享信息,打通虚实界限;创新融合,丰富服务内容;培育队伍,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关键词: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人,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亿人,占比13.5%。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24397人,占17.2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56172人,占11.8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武汉市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5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68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养老服务需求日益紧迫且复杂化,因而,进一步探索发展武汉市居家养老服务迫在眉睫。

一、武汉市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居家养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从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将社区为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嫁接、植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之中,让老年人在家中即可享受到专业照料、看护支持等服务的一种养老新模式,以“互联网+”为主线,串起“居家养老、分类机构养老、社区为老服务”三个重点。2017年,武汉市政府将“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列为政府十件实事。2018年,武汉市印发《武汉市推动“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社区嵌入模式。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专业养老机构新建或者升级改建现有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设立以医养、康复为主要服务项目的嵌人式服务网点(每个网点服务覆盖3-4个社区),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远程照护、康复辅助、短期托管、上门护理等服务,把社区、专业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向居家老年人延伸。

二是中心辐射模式。通过完善设施设备、引入专业服务组织、接入网络服务平台等举措,建设区域性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服务中心已有的或者与本中心签约的线下服务力量,辐射服务周边的居家老年人(每个服务中心服务最少覆盖1个街道),为老年人对接提供“三助一护”服务,即助餐服务、助洁服务、助医服务和远程照护服务。

三是统分结合模式。扶持社会力量整合提升各区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呼叫系统,综合考虑老年人群消费特点,开发建设区级智慧养老网络系统(含门户网站、手机APP、服务热线、呼叫应答系统等),广泛吸纳社会为老服务资源,形成服务对接、服务监管平台(原则上1个平台服务范围最少覆盖1个区)。由平台统一接受老年人各类服务需求信息,通过分类信息公布、服务抢单、服务派单等方式,依托线下服务力量和服务网点,按照不同项目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分别响应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

二、新模式服务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便捷性与有效性

首先,共享信息,打通虚实界限。新模式通过搭建市、区两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近300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使其纵向与武汉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街道的中心辐射服务和社区的嵌入式服务网点贯通,横向与区残疾人联合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区网格指挥中心等部门数据联通。打通了“虚拟网络与实体服务、家庭养老与机构上门服务”的时空界限,形成老年群体全方位覆盖、养老服务全过程监管、养老供给主体积极响应的高效信息服务平台。

其次,创新融合,丰富了服务内容。新模式要求在社区、街道、区三个空间层次,根据功能设置、覆盖半径和服务内容,创立社区嵌人、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种建设模式,实行数据、服务之间的互联共享。新模式提供的服务内容丰富,涉及老年人养老生活多个方面。比如嵌入式服务网点,为老人就近便捷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日常照料服务、日间托管服务等,同时还提供面向独居老人或其他有需要老人的远程照护服务以及面向半失能老年人群的24小时专业护理服务。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具备长期托管照料功能、术后康复护理功能、情感满足心理慰藉功能以及家庭厨房的功能,为网点服务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

最后,培育队伍,提升了服务水平。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办法,培育发展了一批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壮大“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依托专业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培训机构等,借助互联网技术,采取远程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居家养老从业人员或者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居家护理培训,提高了专业照护能力。此外,新模式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备银行”运作机制,鼓励社会人员通过“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注册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并根据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开展志愿服务,实际志愿服务时间可以通过“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备银行”进行存储,可在以后自己有需要时兑换物品或其它服务。

三、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养老服务中仍面临着各种发展困境

虽然互联网技术在养老服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发展中仍存在各种困难。一方面,养老产业前期基础性投资成本高,回收期较长。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发互联网养老系统,都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老年人群在互联网的终端设备手机和电脑等使用方面存在一定障碍,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更倾向于线下实体店体验等,也会影响“互联网+”技术在居家养老的快速发展。破解困境,需要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培育养老市场主体,引导多元参与,提高资源使用效能。

总之,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各类养老、卫生服务资源,促进线上线下服务对接,延伸养老服务半径,形成社区嵌人、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在这种新的养老模式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洋.武汉市“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18-20

[2]湖北武汉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武汉市:从供给侧改革发力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解读《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J].社会福利,2019(3):25-26

[3]杨莉.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探究--以武汉市“互联网+居家养老”为例[J]. 學习与实践,2019(11):101-108

[4]张博.“互联网+”视域下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6):45-50

作者简介:

陈立新,1968.1,女,汉族,籍贯湖北,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博士,副研究员,社会老年学

刘紫燕,女,汉族,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

本研究由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资助项目(SGYYB2021-10)资助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模式互联网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永续债券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