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
2021-12-06尹有
尹有
摘要: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人口老龄化“浩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出现少子老龄化,且接近“超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地区差异,但差异越来越小;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危机凸显。由此提出积极发展老年产业;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 养老保障 老年产业
一、导论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人口“浩劫”——人口老龄化。联合国人口发展基金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球 60 岁以上的人口将由 2012年的8.1亿增加到2050年的20.3亿。目前,全球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3%,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2%。人口老龄化主要存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老龄化两大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表现为出生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老年抚养比率不断上升。劳动人口老龄化表现为老年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王丽民,201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5.3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4%,而这一比例仍在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生育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十九大”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获表决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新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老年健康和养老方面的职责纳入卫生部门。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积极应对我国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应对这一世界性问题。欧美、日本等工业化国家在鼓励生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年龄管理。有效的年龄管理能够促进老年劳动力持续就业的同时保证劳动质量以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为此,准确把握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从而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少子老龄化,接近超老年型社会。
我国存在少子老龄化现象。“少子老龄化”即出生率下降带来儿童数量减少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同时存在的人口现象。1990-2019年我国1-14岁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重都呈下降趋势,而65岁及以上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增长率也呈波动上升趋势(见图2)。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甚至接近“超老年型”社会。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提到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比例达到7%以上,就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而国际通用的标准还包括60岁及以上人口≥10%,只要满足这两个标准之一就说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5%以上,则为“超老年型”社会。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比例就已经达到7%。之后这一比例逐年增加,并于2014年突破两位数达到10.1%。2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显然,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甚至接近“超老年型”社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二)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地区差异,但差异越来越小。
我国老龄化程度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于中部地区。从绝对数来说,65岁及以上人口数最多的是东部地区,而最少的是西部地区。从表1可以看出,第五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差较大。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三大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差较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老龄化程度也最高。但随着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往东、中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较中部地区老龄化程度要更高。尽管如此,西部地区本就人口基数较小,故而65歲及以上人口的绝对数量却少于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孙蕾、王亦闻、门长悦,2015) 。所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缩小,三大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差异也越来越小。
(三)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危机凸显。
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速度与日本接近,而老龄化程度与美国、俄罗斯相当。根据国际上通用的基于年龄中位数指标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划分标准(见表3),我国年龄中位数于2000年左右达到30岁,开始进入老年型人口区间。此后,十多年便迅速地接近俄罗斯、美国的年龄中位数。而与我国经济发展梯度相近的印度,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为成年型人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远没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等问题将更为突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一)积极发展老年产业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向“超老年型社会”迈进,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催生和推动了老年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积极发展老年产业。首先,政府扶持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发展老年产业。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参与发展医疗、养老以及护理等老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产业,重点发展老年娱乐休闲产业。其次,培育银发消费市场、合理引导银发消费 (宋健,2020)。最后,丰富养老产品数量,不断提高养老产品质量。
(二)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我国拥有大量退休低龄老年人,另外,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大量低龄老年人的存活时间更长,这势必带来老年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劳动力短缺十分有必要。首先,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老年人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谢雪燕、朱晓阳,2020)。其次,企业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年龄管理。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条件下,年龄管理就是在员工招聘、培训、发展和晋升、弹性工作设计等方面实施有利于老年劳动力的政策,构建多元化团队并提高组织绩效。最后,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体系(柳清瑞、孙宇,2018)。
(三)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健康人力资本带来负面影响的客观需要。首先,建立健全医疗、护理等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其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获得全方位服务支持,既要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也要提高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条件。最后,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蕾、王亦闻、门长悦.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5(1):18-24+124.
[2]宋健.银发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得力引擎[J].人民论坛,2020(21):36-38.
[3]谢雪燕、朱晓阳.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20(06):42-53+76.
[4]柳清瑞、孙宇.人口老龄化、老年就业与年龄管理——欧盟国家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8(1):157-162.
[5]王丽民.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及应对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8,(0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