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
2021-12-06陶永红
摘要: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利用了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企业提供到社会实践资源,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之余了解到企业发展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目的的学习,从而培养卓越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引言
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脱节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部分高校也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实习环节,但由于一些原因,实习企业对于学生培养工作只是给到了一些表面的工作,使得学生难以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这需要改善高校和企业合作模式,发挥两者的优势,培养卓越的人才。
1当下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1.1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关注行业前沿的知识,并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正好解决了学生实践不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对于专业性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社会需求不均等之间的矛盾在逐渐凸显,所用非所学这样的状况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而言是非常严峻的,学生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企业的经营需求,增加了学生就业难度。
1.2校企合作的有效性不足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在实际的实践应用中并不十分理想。很多企业由于自身企业内部的信息的保密性原则等原因,使得高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接触到真正工作岗位的任务需求,并且高效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过程中应用到的理论知识会产生一定的脱节,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不能够满足岗位的需求,使得校企合作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1.3考评方式的单一性
高校的教育对于人才的评价模式较为单一。高校的人才评价中只是以笔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的标准。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评价,并且实践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运用的检测,是更加重要的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在知识评价体系中建立一个以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以及岗位素养为评价标准的全面评价系统,从而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完善。
2校企合作下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
2.1建立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卓越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重视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就是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其次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是在专业能力之上增强学生在就業中竞争优势的能力。第三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前瞻性掌握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针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需要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校内的实训环节、校外的校企合作轮岗实习等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安排好学生各个部分的学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让学生可以通过轮岗实习了解企业基本状况,快速适应实习岗位的需求。将所学习的知识在岗位中进行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为企业输出优秀的人才。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先行校内实训,在校内实训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优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接着进行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次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2.2建立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中,高校依旧发挥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不仅要关注到对于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借助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如定期邀请行业的精英为学生讲述行业前沿的实践实战经验,也可以邀请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学术前沿信息和行业的发展动态。通过这两方面的了解,学生可以掌握优质的前沿信息,提升自身的理论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方面,校内的实训基地和校外的企业实习需要相结合。在校内,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而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优势。在校企合作中,学生是通过实习更加了解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来去检验自身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而不是以企业为学习的场所,将企业实习和高效的学习指导进行区分,明确不同主体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进而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2.3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有效的考评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高校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探索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可以采用学生互评、项目考核等方式,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团队合作项目完成情况、创新能力等,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给出客观具体的评价,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结语
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脱节的情况,进而解决学生的就业困境。在校企合作培养卓越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完善校企合作的方案,根据时代发展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海红.财务转型对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财富时代.2020(11)
[2]刘艳芳.关于建筑业如何增强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J].财经界.2020(04)
[3]关于轮换体制下财务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翦李芳,李善荣.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8(02)
[4]民办高校云财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J].胡燕.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07)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JG20EB105)
作者简介
陶永红(1971—),女,辽宁辽阳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