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全球化弊端的探究

2021-12-06杨中逸孟宪怡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弊端

杨中逸 孟宪怡

摘 要:全球化由来已久,其加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互联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比较优势将世界资源合理分配,并形成全球产业分工。但是全球化也具有许多弊端,导致全球性问题,甚至是全球危机,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化。近代以来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结果收效甚微,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传统西方零和博弈和大國政治的思想惯性,直面全球化带来的弊端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弊端;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58

0 引言

全球化始于15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早期的航海家通过世界范围内的航行把互不相连的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早期的全球化,后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追求市场、原材料而加速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新自由主义,即小政府大市场,以市场为主体,缩小国家管理边界,让资本在各个国家之间自由流通,形成了现行的全球化,它通过比较优势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产品加工,并实现了生产链上的全球化。

1 全球化的弊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深度动荡期,以美国和美元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固有的内在缺陷正在不断暴露,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与此同时,在国家内部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现有全球治理体制难以应对这些难题。

一是全球化带来的“蝴蝶效应”。上世纪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带来的全球分工影响着人类的命运,人类所需的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可能都需要世界上多数国家参与生产。人类的命运从未向今天一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是联系得越紧密就意味着越可能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发生在一国的负面作用可能影响世界上其他的国家。1990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在泰国,很快波及到世界范围内。

二是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治理问题突出。前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联系甚少,国内存在最高权威处理国内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蝴蝶效应”开始凸显出来,很多情况下一个国家国内的问题可能对周边国家,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影响,全球治理问题突显,特别是难民问题、恐怖主义以及环境问题。战后的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导致严重的难民问题。“阿拉伯之春”后,动荡的中东地区产生大量政治难民,对周边国家的边界安全造成危害。除此之外,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是全球治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治理需要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但是国家间存在相对收益导致合作困难重重。

三是全球化扩大阶级的贫富差距。新自由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打通国家制约资本流通的障碍,其利用货币机制、金融体系和自由贸易,让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通。资本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由于发达国家高用工成本,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出现去工业化现象,导致其工人阶层失业。与此同时,资本家通过剥削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力攫取大量财富。除此之外,由于资本的流动跨过了国家的边界,导致财富分配过程也势必会在阶级之间,出现财富的分配不是按照国家为基础分配而是按照阶级来分配的现象,从而导致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增大。除了现存的负面影响发生在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冲击着全球化发展,新冠病毒由于生命力强、传播性快、致死率高、没有特效药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各国为了控制疫情减少人员和贸易的往来,因此给全球化蒙上一层阴霾。

2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并存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2020年最大的公共安全事件,其对全球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学界有很多人认为其对全球化产生的都是负面影响,但是“危”与“机”并存,不能简单看到其负面影响,对可能的机遇视而不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也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会增强民族主义从而催化逆全球化趋势。其表现在发达国家对于疫情的全球化和其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反思。他们认为全球化加速疫情的蔓延,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导致病毒载体的流动无疑会扩大病毒的传播,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感染和死亡的人数也越多就证实了这一点。除此之外,各国医疗物资的匮乏也是由于全球化引起的。新自由主义让资本的流动更加便捷,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向金融和高精尖行业,同时制造业外流,越是发达的国家其低端制造业越萎靡,进而造成医疗物资的短缺。此外,全球化带来方便的运输和物流,储备过多物资被视为高成本,其也不符合新自由主义的要求,因此多数国家没有储备足够的医疗用品来应对此次疫情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进行重创,由于人员与生产资料的交换频率下降,以及为防疫进行的停产停工等行为短时间内会重创世界经济,疫情对产业链的破坏产生连锁反应,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但是正是由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加强合作来应对全球治理问题,正如此次疫情所带来的全球性威胁。却为全球化带来转机,至少世界各国之间可以加强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可能会出现疫苗上进行斗争。另一方面,人类不会因为一次危机改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的本性。世界因为科技的发展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出行便利,互联互通,尤其是5G技术,此次疫情也推动5G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可能为进一步全球化提供技术保证。另外,资本追逐利益的本性不会发生改变。国际贸易作为全球化的支柱之一,它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这是不会被追求利益的资本忽略,疫情没有改变资本的运作模式,因此,资本不会因为疫情的短暂受挫而停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谁来主导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能为全球化提供什么?总而言之,此次全球疫情危机引发逆全球化趋势,正所谓“不破不立”,“危机并存”,既对现存的全球化模式产生冲击,同时也为新全球化模式的建立提供条件。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解决全球化弊端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在疫情期间的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医疗物资及人员援助,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3 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上一些政治家通过建立区域组织或者全球性的组织来尝试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但是随着民粹主义的兴起,许多西方国家不愿承担过多的全球义务,选择单边主义行径、唯自身利益为最优先的原则,采取逆全球化行为,这削弱了国际组织对于全球治理的作用。此次疫情更加剧了这种情况,世卫组织对疫情的调控能力受到冲击,没有强有力的方式或手段以增强世界相关国家的卫生防疫合作。因此,解决全球治理问题需要不同于西方的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

3.1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在普京的母校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党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早阐释,也是解决全球化弊端的中国方案。它与西方倡导的唯大国决定论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内核方面,西方建立的现行全球化的内核是为西方资本家服务,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是人类共同发展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其包容性更强,它的强调合作和多元文化的并存。除此之外,虽然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体制,但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是一样的,它体现出求同存异的特点。

3.2 为什么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化解全球化危机

通过前文的叙述可以看出全球化的弊端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表现形态也各为不同。但是解决其方法确实相同的,那就是转变现行的全球化逻辑中不合理及不公平部分。其逻辑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发达的科技技术以及雄厚的资本,通过全球化从世界其他国家汲取财富,导致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中国的人类命运体与其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有着改革开放成功的巨大经验——“要想富先修路”,其表现在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完备健全的基础建设工程上。因此,“一带一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其里面许多工程都是帮助沿线国家搞好基建工程。除此之外,中国利用亚投行积极向这些國家提供相应贷款,扩大经济援助。由于经济的发展就像压井水一样,需要“活水”的加入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区域上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同享模式,让世界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最后,人类命运体关注小国利益,不仅在利益上以及小国关注,而且在其关切的问题上给予帮助,打破了西方大国决定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小国,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国家的关切和意愿的话,在未来的中美竞争中,中国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因此,全球化发展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的发展结合到一起,搞好“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紧紧捆绑在一切,和世界人民站在一起,才能在未来的中美博弈中站在不被动的位置上。

参考文献

[1]田江太.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种新型全球性文明的开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4.

[2]胡必亮,刘清杰,孙艳艳,等.全球化弊端也不少,要寻求新的全球化发展方式[J].经济研究参考,2017:25-33.

[3]巴殿君,王胜男.论中国全球化认识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J].东北亚论坛,2019:10-27,127.

[4]高云涌.全球治理的实质公共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哲学审视[J].理论探讨,2021:61-66.

[5]钟声.政治弊端加剧反全球化造势[J].人民日报,2017-02-08(3).

[6]文建东,李思璇.新冠疫情与去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前景:镜鉴三次重大经济危机[J/OL].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10[2021-01-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139.C.20201214. 1208.004.html.

[7]赵頔,刘同舫.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发展的公正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51,191.

[8]吴永生.新冠疫情中的权力风险:挑战与应对[J].江汉论坛,2020:16-22.

[9]习近平.习近平对世界如是说[EB/OL].(2015-11-23)[2020-9-3].http://cpc.people. com.cn/n/2015/1123/c64094-27842860.html.

[10]陈健,龚晓莺.“一带一路”战略开启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J].经济学家,2017:73-79.

[11]曹玉珏.浅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师,2021:26-27.

[12]马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当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经济师,2020:223-225.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弊端
跟踪导练(四)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