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及价值分析
2021-12-06罗飞
罗飞
摘 要:教育是国家长久发展与取得进步的动力与源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兴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青年必将是祖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高校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培养和造就高质量的人才摇篮。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即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个人的前途命运,虽然在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中国高校的教育,深刻理解立德树人内涵,落实实施路径、领悟新时代赋予的时代价值,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凝心聚力,培养新时代人才,则关乎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成败。
关键词:立德树人;新时代;教育强国;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40
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最重要的先手棋,落实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具有新时代的有着崇高人格、高尚情操、扎实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中国的高校是落实树人和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教人育人的时代责任,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施路径和时代价值,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教育朝向高质、优质方向和更高水平进一步迈进。
1 立德树人的概念
“立德”,“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是指个人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是古代先哲最高层次追求和理想;“树人”源自管仲“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是指培养人才,突显出培养人才的艰难性与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中国高校,中国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因此必须要承担着培养民族复兴使命新时代的重担。
2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
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中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必须要贯彻落实好,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尤其是提高政治引领力、系统谋划、全面推进把这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保证高校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必须把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权掌握在党的手中,这才能保证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不会偏离社会主义。增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也就是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要热爱教育和潜心研究教育,教书育人,发挥主人翁精神,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主动作为,坚决落实好办学育人的主体责任,办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
提升思政教师理论素养。教师以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为主要任务的工作。要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思政教人才师队伍。“上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教师的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培养人才素质的高低,有才无德的人不仅不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而会起反作用。有德无才的人,也不可能是新时代的高素质时代人才,只有德才兼备,才叫作人才,随着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资本主义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潮的涌入,高校的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人生方向等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思潮的强烈冲击和扭曲,这势必造成需要高校的教师要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自觉同不良思潮作斗争,纠正思想上误入歧途的高校学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美德、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掌握扎实专业知识。要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大力加强师德、师风作风建设。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潜移默化的引领者和带路人的作用,让大学成为一块育人养人的沃土、净土、乐土,培养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课虽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是都必须不断强化和巩固其地位,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理论性、趣味性、时效性注重人文关怀和思想疏导,构建“大思政格局”,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深入研究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政课题、开发和更新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多视角、多方面呈现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多种上课方式,以此提升学生课堂上课的积极性、互动性与参与性,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要求,结合高校教学、学科办学特色,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學的生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追求,要引导学生熟读经典、悟原理、聚力量,用以提升理论水平、丰富精神境界、涵养爱国情怀,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保持着与祖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政教师理当不断提高立德树人的本领与能力,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始终扎实做好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授予学生立身、立业之本领。
协调全社会力量办好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全都有责任”。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就可以看出统筹社会力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父母作为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必须要担起重任,既是孩子的“守护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是润物无声和深远的,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给孩子树立好人生榜样、帮助守住孩子“初心”、做好价值引领的领路人。政府需关心、呵护我们的青年,要统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思政教育资源为高校的青年人的成长与进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天地,让青年学生能够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呵护下成长。
构建多元评价制度保障。教育的主要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教师立德树人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高校的教师评估制度不能单纯地唯科研成果论、唯分数结果论作为高校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晋升的核心指标。目前高校的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且偏向性十分严重,仍是把科研看作是绝对核心,对于偏文科性质的思政来说,科研的难度不可谓之不小,科研创新相对偏难,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师会感到晋升困难,难免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高校思政教师教学、不利于高校思政教师提升,也不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落实执行。高校评价制度既要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指标不仅要统筹科研,也要处理好教学、师德建设的权重配比等问题,切实维护高校思政教师的合法利益、切實为高校思政教师的长远发展和思政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做好制度保障。
3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青年形成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教育首先是需要重视德育,立德为成才之根本。坚实的德育基础可以促进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发展,也利于人才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人都有机会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人人都能享受教育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我国高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个人品德、扎实的理论知识的新时代的人才,这不仅是时代所需、而且也是新时代契合个人自由全面、全方位发展的价值取向必然选择与作用的结果。
全力助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我国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指出“要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坚持高校立德树人,加强高校思政教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全面、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掌握在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手中,青年强大则我国强大,青年有担当、有作为,则中华民族的未来大有希望。高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利于高校青年树立和提高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感召力、影响力,释放高校培养人才活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中国每一个人的共同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富强梦、振兴梦、幸福梦。如何更好地凝心聚力则成为高校的时代重任,青年学生需要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职业梦想和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高度融合,高校培养新时代的新人则是中国力量和中国梦的筑梦者和践行者,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五育并举”为抓手、坚持以“三全育人”为培养方法、坚持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理想信念塑造灵魂为关键环节”,构建聚焦力量协同研究、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55-6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高国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理论内涵与路径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146-150.
[5]阮晓莺,迟沅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8):144-148.
[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01).
[7]张涛.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内生逻辑及其实践要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82-84.
[8]左辉.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7):72-7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10]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
[11]熊晓梅.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四个维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23-29.
[12]李长吉.“立德树人”研究:内容、问题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01):11-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