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获得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改革研究
2021-12-06黄国庆
黄国庆
摘 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已经成为衡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核心指标。建立起全体教职员工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提高供给侧质量,创新协同育人的载体,以真实体验或者虚拟仿真实验来开展实践,优化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37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之后,“获得感”一词成为广为流传的热词。将它迁移到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为“思政教育”)中,作为教育的主体者,即大学生是否有获得感,已经成为衡量新时代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核心指标。
1 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内涵
目前,思政教育中获得感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识。 一般而言,获得感是指人们得到某一方面的利益而产生的愉悦心理感受。无论是物质层面获取,还是精神层面的收获,都属于获得感。思政教育中学生的获得感更多指向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是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在自身成长成才需求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积极的正向的主观反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价值塑造、知识积累、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主要指帮助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坚定“四个自信”。知识积累主要指准确把握思想道德和法治方面的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能力提升主要指增强使命担当,政治觉悟、思想认识水平、判断选择能力等得到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2 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意义
2.1 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思政教育以增强学生获得感为改革目标,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贯彻落实。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大学生,获得感的主体也是大学生。彰显“以生为本”的思想,教育者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充分关注、关心、关爱和服务大学生,在思政教育内容的筛选、语言的运用、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期待和需求,尊重學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和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学生甚至可以对教育者的内容提出批判和质疑,促进生师互动,从而提高教师“教”的质量与学生“学”的质量。
2.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从受教育者维度看,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自身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获取科学理论、增强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期待和需求。教师坚持问题导向,掌握学生的内在需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一方面,思政教育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政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能真正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思想上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者不再仅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是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者共进,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3 协同育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学生获得感的对策
3.1 建立起全体教职员工协同育人的机制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学生的获得感,首先,要改变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条块分割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思政教育效果被消解的现象,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其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抓思政教育、带头上好思政课,围绕怎样培养人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起系统有效的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机制。高校内部各部门、所有教职员工在育人方面要明确自身职责,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工作上的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发挥系统整体功能和提升整体效果。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后,教育者要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政课,但并不能完全依靠思政课。“大思政”的育人格局需要高校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和研究,例如,课程思政如何实现,育人与育才如何统一起来,显性教育之外的隐性教育如何实现;再次,要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实现及时传达,资源实现共享,各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实思政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人文关怀。最后,建立相关的评价和奖惩制度。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思政教育活动深入持续开展。
3.2 提高思政教育供给侧质量
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其根本是要解决需求侧与供给侧两者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大学生作为需求侧,他们在学习之前会对思政教育的内容、 形式、实施过程等方面有一个心理期待。有的思政教育者开展工作倚仗自身权威,忽视或漠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受教育者的需求得不到或者很少得到满足,获得感便无从谈起。思政教育者要关注大学生需求侧,多一些换位思考,以“需求牵引供给”提供优质的供给,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形式。例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实施,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观部分时,教师及时将《民法典》中的相关内容融入课堂,通过优化课堂供给,既体现思政课的时代性,又能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的获得感。当然思政课教师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理论功底和知识素养的不断提升,持续以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学问之师”。除此之外,教师要自觉做表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善于捕捉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变化,及时给予肯定性、鼓励性评价,让大学生在享受思政教育成就感、获得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接受思政教育的内生动力。
3.3 创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载体
思政教育的内容需要一定的载体承载和传递,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互动。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思政教育载体和平台日益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各种载体的建设与运营,要有思政教育队伍的联动协同,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例如,课堂教学载体既要有思政课程显性的“惊涛拍岸”的显性教育,也要有课程思政“润物无声”隐性教育,既要有线下教学,还要有线上的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两者紧密融合,形成协同效应。依靠社会实践载体把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内课外实践中,学思结合、推动知行合一。依靠管理载体以制度、规范来实现教育目的,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管理活动中,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行为,提升素养。文化载体主要以校园文化为承载形式,将大学精神、校风学风及优美的环境来涵育学生品行。依靠网络载体QQ、微信公众号或者专门的思政教育平台,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推动网络育人。
3.4 以真实体验或者虚拟仿真实验来增强大学生获得感
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离不开体验式学习。首先,须完善协同育人的物质保障机制,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专业课实践实验、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统筹安排,加大资金投入,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真切体验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其次,要与时俱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有的高校已探索以虚拟仿真实验来开展思政教育,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模拟历史与现实来展开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深度与广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增长知识、塑造价值、提升能力,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
3.5 协同优化思政教育环境
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状况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会产生深厚影响。协同优化思政教育环境,首先,高校层面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通过系列的校园活动,如典礼、讲座、论坛、体育艺术活动等推进思政教育资源进校园,在潜移默化中涵育人的品行,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其次,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应发挥积极 作用。学校要加强家校沟通,发挥家庭在育人环节中的基础作用。最后,还要净化社会网络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成长。大学生自身应强化自我教育的意识,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4 结语
协同育人是高校“大思政”构建的新视角和思维模式。其本质是高校各系统、各部门、所有的教职员工相互配合,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教育,或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生成离不开内生动力与外生机制协同作用。其中內生动力源于大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发展需求和期待,源于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动去获取。外生机制则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坚持协同理念,构建标准健全、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到位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c64094-29961631.html.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0).
[3]林飞燕.文化自信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