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振兴中国乡村的启示

2021-12-06徐畅张军陈晓东姚梦瑶訚宏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借鉴意义乡村旅游日本

徐畅 张军 陈晓东 姚梦瑶 訚宏宇

摘 要:我国乡村旅游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发以来,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日本的乡村旅游较为发达,是农业旅游的强国。我国乡村旅游的背景和起因与日本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研究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乡村旅游;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17

1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今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还不够成熟,处于发展阶段。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遍布全国各地。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对以下五方面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针对性解决。

1.1 政策错位、法律缺失

关于中国乡村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政策缺失错位,导致产业体系不健全。各个旅游间竞争尤为激烈,经济效益急速降低。

肖艳玲指出虽然国家陆续出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都对中国的乡村旅游有指导作用。但是,她认为现存的有关法律法规只是停留在部门行政层面,尚未进入人大立法层面,政策和法律都有所缺失。

1.2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单纯地盲目开发,盲目模仿。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九寨沟,自然环境优美,然而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九寨沟游客数量达到峰值时,晴天要产生18吨垃圾,雨天将达到20吨。宾馆、饭店污水横流,水质逐渐变差,水体也出现富营养化的趋势。

1.3 营销方式单一,互联网意识较弱

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发挥互联网在现代社会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多数乡村旅游地的从业者不能熟练地使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宣传,而且对于网上的订单与服务,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出现网络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等乱象,使旅游地信誉降低。

1.4 生产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

各个旅游地间同质化严重,比如说,最为大众化的“农家乐”,相同的生产模式下,各户之间存在恶意竞争的乱象。各地推出的旅游产品也较为相似,不能很好地继承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例如,在西安周边,以“白鹿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有6个,仅仅两年左右的时间,有的就因效益低下而关门。

1.5 管理混乱,人才缺失

各个乡村旅游地管理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未经规范的培训就上岗,导致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卫生意识等也较差。并且随着近年来城乡大学生录取差距的拉大,并且也有很多大学生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发展,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乡村人才匮乏。

2 日本乡村旅游对振兴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启示

2.1 政府提高重视,进行总体调控

日本政府对于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尤为重视,制定了详尽的法律法规条令,对旅游发展进行规范管理。并进行了总体上的统筹治理与规划,投资支持其发展,采取多项惠民政策鼓励发展等。

在《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和《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基础上,日本还颁布了《旅行业法》《岛屿振兴法》《农山渔村余暇法》《山村振兴法》《景观法》《温泉法》《停车场所法》等专项法律法规。另外,日本国内还有每月的连休以及黄金周长假等制度。千葉大学大学院大江靖雄认为这些法律文件以及国民休假安排,都鼓励并刺激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就辽沈地区来说,首先我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来到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将乡村的地理位置,农业资源,发展方向等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和规划。从而了解本地乡村的基本概况,从而做到宏观调控。其次,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制定相应的惠民政策。同时也要保证农民在开发资源,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利益,可以适当让农民在开发产业中持有一定股份。

2.2 走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路线

日本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众所周知,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非常的精细。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追求“本土化”的回归。对于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注重保持其原有的风味,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传承发扬民风民俗,语言文化等。

在开发乡村旅游地时,一定要注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日本在开发乡村旅游点时,会尽量避免新建大型建筑,避免刻意进行风格化改造,而是选择保持乡村原有风貌,突出其当地特色,保留当地特色。例如,日本高知县的四十万地区,保留当地最原始的风景状态,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清流”。

2.3 营销形式多样化,善用互联网

盛丹萍认为日本乡村旅游的宣传与推广和日本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日本政府设有专门的宣传部门负责推广当地旅游业。除与当地学校、企业等有长期合作外,还会通过电视综艺合作、拍摄纪录片等形式进行推广。

日本的各地旅游局都会建立旅游网站,发布当地特色旅游项目及优惠政策,同时会聘请网络技术人才,对网站加以运营,扩大知名度。另外,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提前做好宣传工作,从而在关键时间节点吸引游客到当地进行旅游。

结合我国国情考虑,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从业者素质,所以在网络推广方面还需要政府的扶持。推广方式不必局限于广播电视,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大众平台进行宣传。

2.4 走产业集群化路线,提倡多元发展,服务不同群体

日本重视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一个成熟的旅游地区,在吸引游客到当地来的同时,会根据当地特产、美食、文化等方面,打造兼具娱乐休闲、社交互动、养生保健等各方面于一体的地方品牌,在品牌扩大知名度的同时,也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打造一体化旅游产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景观欣赏已经不能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日本乡村旅游业在发展的几十年间已经逐步将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融合,形成了以阅读欣赏游、工业遗产游、农业景观游、田园骑行游、休养体验游、海岛渔村游等六个种类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这六种发展方向涵盖了自然风情、放松休闲、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各个年龄段、各种消费水平的游客。在立足当地特色的同时,以村镇为单位,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这种开发模式不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当地的原汁原味,同时也打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

就辽沈地区而言,沈抚地区具有清朝开国年间的历史遗迹;大连地区有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本溪地区有天然形成的溶洞景观等。如果能以这些当地特色为中心,同时学习日本的经营模式,辽沈地区也能逐步走向“特色”乡村旅游业。

2.5 培养相关人才

侯凤芝、黄奇杰认为在日本乡村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日本民间团体、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成员覆盖了交通运输、旅游公司等多个行业,协会会员成了日本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掌舵人。他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当地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这些专业人士的分析不但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优势。

我国可以效仿日本的民间团体,组织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团体,由专业人士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行“一对一”帮扶。将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中心由量变转为质变。

佳木斯职业学院的方敏在研究中提到日本政府和旅游局,为了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各村的村干部以及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培養和扶植了大批在旅游管理及农业技术方面的精英人才。例如,日本上野县四贺村在当地传统产业桑蚕和烟叶逐渐失去竞争力之后,利用废弃桑园,带领当地村民开发逗留型市民休闲农园,取得良好成效。

3 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找寻出其中有价值可借鉴的地方。并结合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道路。

参考文献

[1]肖艳玲.中日两国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8,34(05):61-66.

[2]千葉大学大学院大江靖雄.農村ツーリズムの現状と農村ツーリズムの現状と政策的課題を考える.国土交通省,2010-4-21.

[3]盛丹萍.浅析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经验及其借鉴[J].农业经济,2017,(08):126-127.

[4]侯凤芝,黄奇杰.日韩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及其经验借鉴[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0,(03):24-29.

[5]方敏.浅谈日本对抚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442+444.

猜你喜欢

借鉴意义乡村旅游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克拉克财富分配理论对中国财富分配现状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