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特罗联合头孢克肟颗粒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改善及炎性水平的影响

2021-12-06杨利丽

当代医学 2021年34期
关键词:克肟特罗头孢

杨利丽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西 九江332000)

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多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甚至还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发育[1-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该病,但需长期用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受限[3]。氨溴特罗具有抗氧化、抗感染等作用,能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症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氨溴特罗联合头孢克肟颗粒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改善及炎性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78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93 d~8岁,平均年龄(5.72±1.36)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2.62±0.59)d;病情程度:轻度11例,中度19例,重度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90 d~9岁,平均年龄(5.86±1.43)岁;病程2~8 d,平均病程(2.85±0.72)d;病情程度: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治疗前未服用过抗菌药物。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或存在过敏史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128,规格:50 mg)治疗,每次1.5~3.0 mg/kg,每天2次;患儿病情严重时可加至每次6 mg/kg,每天2次。持续治疗5 d。

1.3.2 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氨溴特罗治疗,头孢克肟颗粒使用方法同对照组。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17,规格:100 mL;盐酸氨溴索1.5 mg与盐酸克仑特罗1 μg)具体用法:<8个月患儿每次2.5 mL,8个月~1岁患儿每次5 mL,1~3岁患者每次7.5 mL,4~5岁患儿每次10 mL,≥6岁患儿每次15 mL。每天2次。持续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①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咳嗽、腹泻、鼻塞、咽喉红肿;②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后,抽取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鼻塞、咳嗽、腹泻、咽喉红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

2.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IL-6、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 d,两组血清hs-CRP、IL-6、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3 讨论

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差,且目前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群体中发生率较高,且发展速度较快,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6-7]。有研究[8]显示,病毒因素是引起患儿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约90%以上是病毒感染。因此,临床上对于该病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预后,但治疗方法尚未统一。

IL-6是一种淋巴因子,其出现受活化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反应的影响,可促进β细胞前体转换成产生抗体的细胞。同时,该因子与集落刺激因子相互作用,促进原始骨髓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可加强自然杀伤细胞的裂解功能[9]。而当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通过合成会产生hs-CRP。其数值随疾病发生后数小时上升,48 h可达峰值,且会随着疾病消退、结构、功能等的恢复下降到正常水平,可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改善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鼻塞、咳嗽、腹泻、咽喉红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IL-6、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 d,两组血清hs-CRP、IL-6、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氨溴特罗联合头孢克肟颗粒能缩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头孢克肟颗粒具有较强的抗菌性,组织渗透性较高,能迅速溶解于机体内,且具有较高稳定性。同时,该药能有效控制革兰阴性杆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能高度稳定β-内酰胺酶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此外,头孢克肟颗粒能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迅速杀死和溶解机体内的细菌,减轻患儿的疾病症状。但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使患儿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且用药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身体健康。而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中含有盐酸克伦特罗和盐酸氨溴索,当儿茶酚胺类发生合成后会产生盐酸克伦特罗,能刺激β受体,抑制炎症介质和过敏介质的释放,具有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而盐酸氨溴索的亲和力较高,能与肺组织高度协调,对肺泡巨噬细胞具有调节的作用;且具有抗氧化、抗感染作用,可提高非表面活性蛋白合成的功效。同时,盐酸氨溴索一方面能消除OHCL、OH等氧化物和相关炎性细胞产物,抑制中性粒细胞转化为过氧化物和H2O2的过程;另一方面,可减少炎性介质产生,推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松弛气道平滑肌,增强气道平滑肌功能,且稀释痰液的黏度,增加溶胶层厚度,促进痰液咳出,从而达到缩短患儿相关症状消失时间的效果。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

综上所述,氨溴特罗联合头孢克肟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克肟特罗头孢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克肟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是什么
头孢克肟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是什么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那个最会画“胖子” 的老头儿——费尔南多·博特罗
新型沙美特罗衍生物的合成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克肟胶囊序贯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42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