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在”与“确实”在不同语体中的立场表达特点

2021-12-06葛锴桢

关键词:谓词句首语体

葛锴桢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一、引 言

有关“实在”与“确实”的已有研究成果可概括为四方面:一是从三个平面角度来研究有关“实在”的有李劲荣[1]、陈熹[2]等,有关“确实”的有罗耀华、朱新军[3]、吴志云[4]等;二是从语义出发为教学提出建议,如张则顺[5]、杨雪梅[6]等;三是从篇章或话语角度来考察其语义句法特点,如刘金枝[7]、柯雅婷[8]等;四是从对比或习得角度研究,如王叶萍[9]、徐瑶[10]等。总的来说,已有研究多将二者作为副词来进行研究,而较少从互动角度将二者作为立场标记来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在互动视角下从语义、句法和立场表达之间的关联以及语体差异等角度研究二者的立场表达特点。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媒体语言语料库(MLC)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前者选取《鲁豫有约》和《海峡两岸》节目的文本,分别作为电视访谈体和新闻谈话体的代表,后者选取的是当代应用文下的自然科学和议论文两类文本与报刊下的新华社文本,分别作为科技语体和新闻报道体的代表。

二、作为立场标记的“实在”与“确实”

以往研究多将“实在”与“确实”作为副词来研究,无论是三个平面、语法化还是主观化,多是在句内或篇章内来探讨其语义特点及语用功能。随着近年来互动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学者也开始从互动角度关注此类词的使用特点。方梅[11]以“确实”为例论述了说明类语篇排斥表达言者主观立场的副词,指出此类评注义副词对于互动交际模式具有依赖性。同样,“实在”也不能出现在说明类等客观性较强的语篇中,二者在立场表达方面具有共性,也存在不同。我们将结合学界对立场的定义来看将“实在”与“确实”归为立场标记的合理性。

在立场的界定方面,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以语义为基础的立场概念,以Biber[12-14]为代表,在其对立场概念的数次修订中,提出立场是对信息命题的态度、感情和价值判断;二是从功能角度出发的立场概念,以Ochs[15]、Berman[16]和Hyland[17-18]为代表,分别从社会文化角度、文本建构角度和语篇角度对立场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在文本中的分析框架和态度;作者导向的功能作出了阐述。在这一视角中,立场不再局限于语言单位中的内在意义,某一语言手段可根据语境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立场功能;三是从互动语言学角度来界定,以Du Bois[19]为代表,认为立场表达行为含立场主体1、立场主体2和立场客体三个元素;同时含三个子行为,包括评价、定位和结盟。立场表达是一个言语互动的过程,通过主体间的协商、合作共同构建。

在我们看来,这三种观点只是角度不同,对立场的看法和认识并不冲突。考虑到立场三角理论在实际分析中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主要以Du Bois[19]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来进行分析。立场的互动体现在对话参与者双方意见观点或一致或分歧的协商中,而当作者或说话人使用“确实”与“实在”时,不仅传达一个客观事实,同时也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下文将通过不同语体中的语料表现来看二者作为立场标记时的不同使用特点,从而比较二者的异同。

三、“实在”的立场表达特点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立场标记“实在”的立场表达特点:一是句法、语义与立场表达之间的关系;二是不同语体之间立场标记使用的异同。

(一)“实在”的句法、语义与立场表达的关联

在现代汉语中,“实在”主要表“的确”义,其句法位置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位于谓语成分前,包括“是”字句、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等。此时它不单是强调所述的真实性,更多的是表达立场主体的主观情感,如果其后为形容词性短语,则感叹其程度之深,若其后为谓词性成分,则叙述事实发生之实、感叹事实确实为实,例如:

(1)鲧仿效前人,采用了筑堤挡水的方法,但是洪水实在太大了,今天筑的堤,明天就被冲垮。

(自然科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陈鲁豫:你以前想过把这小孩可能要送一两个送给别人,我自己实在带不了这么多小孩?

(鲁豫有约2011-04-07)

例(1)中“实在”感叹“大”的程度之深,例(2)中“实在”强调“自己带不了这么多小孩”这一事实。此时“实在”的省略对篇章或话语的连贯性并无影响,即它不作用于命题的真值条件。在立场主体1传达一个信息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与信息相关的言语结构,如“洪水太大了”;二是与互动双方相关的言语结构,如“实在”。也就是说,当一个言语结构对信息真值不产生影响时,其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互动双方的协商过程中。因此我们认为此时“实在”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之间互动。由于“实在”的句法位置位于句中,体现了通过插入立场来表强调事实性的特点。

只有极少数的“实在”位于谓词性成分前表“其实”之义,例如:

(3)有人认为这是依义分类不能成立的证据,事实恰恰说明这种理解的错误,《文通》的“义”实在是“四声别义”或“四声转音”说的一种改造和转换。

(语言学论文47)

例(3)中“实在”的用法同表对比或补注的“其实”,其后衔接的内容是对其前内容的修正或补充。此时主要体现的是立场主体1与立场客体之间的互动,通过否认或不明确否认前述来引出事实,表达修正或补充立场。

我们将“实在”的语义、句法和立场表达之间的关联总结为表1;将“实在”的互动特点与语义之间的关联梳理为图1。

表1 “实在”语义、句法和立场表达之间的关联表

图1 “实在”的互动与语义关联图

如图1所示,“实在”表对比或补注的“其实”时,立场主体1先通过与立场客体之间的互动来对所表达信息进行修正或补充,进而使得立场主体2更易接收其所表达的意图。“实在”表“的确”时,主要体现的是立场主体1与立场主体2之间的互动,此时它与所传达信息之间的紧密度要小于前者,主要作用在于强调所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引导立场主体2恰当理解其立场。

(二)“实在”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

检索语料库中含“实在”的语料,分别在电视访谈体、科技语体、新闻谈话体和新闻报道体中搜得108例、81例、200例、1387例。我们将从语义句法和立场的互动特点来分析它在不种语体之间的异同。

语义方面,“实在”在科技语体中有两例表“其实”义,其他均表“的确”义,可见,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实在”的核心语义为表“的确”,表“其实”义很少,且一般出现在正式度较高的书面语中。

句法方面,“实在”都位于句中,一般是在谓语成分前。我们考察了其后谓语成分的类别,发现在四种语体中稍有不同。在电视访谈体中,“实在”后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太+adj结构”,如例(1)中的“太大了”;一种是“V+不+A”,如例(2)中的“带不了”。“实在”后为“太+adj结构”的比例在其他三种语体中都比较高,尤其是在新闻谈话体中占到了将近一半,可见这一结构是与“实在”共现的常用结构,表达立场主体1对立场客体的主观评价或判断。

另外,在新闻报道体和科技语体中,“实在”后为“令/让+V结构”结构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呈现出书面语表达的一种语言特点,例如:

(新华社2001年3月份新闻报道)

(5)又如,例⑤中dai reuq的reuq明显处于补语的地位,补充说明动词dei的原因;例⑥中youq hoengq的hoengq也处于补语的地位,补充说明动词youq的方式,它们与公认的壮语动补格式如gangj seuq、youqndei完全同一个结构类型,都是“谓语+形容词”的格式,可是却把它们划作状语,实在令人茫然。

(议论文语言学论文71)

这种结构在电视访谈体中无一例出现,也体现了语言表达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倾向。我们将“实在”在不同语体中的句法表现总结为表2。

表2 “实在”在不同语体中句法表现表

表2中的“其他”一类,多指的是形容词或动词结构,只是由于没有明显的形式标志而归于此类。从广义角度上讲,“实在”后的结构都为谓词性结构。“实在”表强调时常在“太+ADJ”结构前,主要体现的是立场主体1与立场主体2之间的互动,强调其所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引导立场主体2恰当理解其立场。“实在”表转折或补充义的“其实”时,常位于“是”字句前,立场主体1先通过与立场客体之间的互动来对所表达信息进行修正或补充,进而使得立场主体2更易接收其所表达的意图。

四、“确实”的立场表达特点

我们将从两方面来分析“确实”作为立场标记时的立场表达特点。一是句法、语义与立场表达之间的关系;二是不同语体之间“确实”使用的异同。

(一)“确实”的语义、句法与立场表达之间的关联

“确实”一词形成之初为形容词,表“确切信实”,此时可作谓语、定语;在宋代出现作为副词的用法,位于谓词成分前,表“肯定所述真实性”,发展到近代(清、民初),这两种用法并重。作为立场标记的“确实”,主要表达的是对事实的确认,根据它在句法中的位置及表实方式,可对语义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

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确实”的句法位置有两种:句首和句中。“确实”表实方式有三种:对已知信息的确认、对新信息的强调、对新信息的引导。下面通过具体语料来分析它在不同句法位置通过不同表实方式来表达的不同语义。

当“确实”位于谓语成分前对前文所述信息进行确认时,表确认立场,例如:

(6)陈鲁豫:你遇到过危险吗?

第四代路虎发现明显承袭自揽胜家族的细节雕琢让它有了更具特点的豪华氛围,彰显了第四代发现关于豪华大型SUV的定位。

黄西:我确实遇到过危险。

(鲁豫有约2012-01-12)

例(6)中黄西所说的“确实遇到过危险”是对陈鲁豫所提问题的肯定性回应,此时“确实”的语义为确认已知信息。此时“确实”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且二者之间的立场关系是一致的,趋同的。

当“确实”位于句中谓语成分前,其后是新信息时,表强调立场,例如:

(7)孙杨:因为碰上台风然后,完了之后,回到家已经第二天了,第二天以后,然后一早又媒体到我家里来客,所以说起的也非常早,然后来回奔波确实非常的累。

(鲁豫有约2012-09-12)

例(7)中“确实”位于谓语成分前,其后表述的是新信息,此时新信息可以是对已经发生事实的叙述,也可以是言者/作者对所发生事实的评价,或是对事物性质的判断,无论哪种,“确实”都是对新信息的强调。此时“确实”主要体现也是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它不表二者之间的一致关系,而是如表“的确”的“实在”一样,主要作用在于立场主体1强调其所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引导立场主体2恰当理解接收信息。

当“确实”位于句首,在对话中位于话轮转换之处,回答上一话轮所提问题或引导出下一个话题;在篇章中位于一个完整句子之前,传达新的信息,在篇章中有衔接作用时,它表引导立场。我们将“确实”的语义、句法和互动特点之间的关联总结为表3。

表3 “确实”语义、句法和互动特点之间的关联表

(二)“确实”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

检索语料库中含“确实”的语料,分别在电视访谈体、科技语体、新闻谈话体和新闻报道体中搜得439例、242例、649例、3089例。我们将从语义、句法、立场表达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它在两种语体之间的异同。

在电视访谈体中,“确实”表确认立场的有63例,占总数的14%,此时句法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一,位于谓词性成分前,共有55例,如例(8)中“确实有”是对“苦”的确认;二,单独使用,占据一个话轮,也是上一话轮内容的确认,共有8例,如例(9)中“确实”所确认的对象在上一话轮中也没有明确表现,但在下一话轮中陈鲁豫作出了补充说明。即陈鲁豫所说的“也有可能,对”与陈佩斯所说的“确实”都表现了对话双方对对方立场的一种确认,保证话轮顺利交替进行。

(8)陈鲁豫:苦吗?对你来说?

徐俐:你说苦到什么程度,苦到完全不能承受,也不至于,但是呢,确实有,走傻的时候。

(鲁豫有约2011-03-11)

(9)陈鲁豫:觉得你好是吧?

陈佩斯:也不是,就是不知道到那个年龄了,因为我还没活到那个岁数呢,所以我不知道。

陈鲁豫:也有可能,对。

陈佩斯:确实。

陈鲁豫:可能人到那时候已经不看重这些了。

(鲁豫有约2013-11-27)

总的来说,当“确实”表确认立场时,多位于“是”字句或动词性成分前,而单独成句是表这一语义的句法特点。此时在互动方面表现为两个立场主体间呈一致关系;在句法形式上常与“对、是”等词共现。

“确实”表引导立场的有90例,占总数的20%,此时句法表现主要有两种:一,位于句首,共81例,占总数18.4%,如例(10)中“确实”引导了一个新信息的出现,这一信息与前面所述内容无前后确认的关系,只是表明言者的立场;二,句法形式上位于句尾,强调的事实在一定语境下未明确说明,后接小句继续所谈内容,共有7例,占总数的1.6%,如例(11)中“确实1”后有短暂的停顿,此后用“然后”来将信息补充完整;“确实2”是对上一话轮“我觉得你瘦了”这一信息的确认。

(10)陈可辛:我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就是我送人东西都是我喜欢的东西。现在开始学会送她喜欢的东西。我们都不是浪漫派的,我觉得她对我也好,我对她也好,应该就是拍《金鸡》,我们都还是回到电影上面去的。确实非她演不可,我觉得君如最好看,她演最好看,你回看她以前所有的角色,其实都是最好看一个丑角。

(鲁豫有约2011-01-28)

(11)陈鲁豫:你真的,我觉得你瘦了,是因为生病瘦了吗?

孙杨:没有,因为之前比赛确实1,然后来回奔波太累了,然后确实2瘦了一些。

(鲁豫有约2012-09-12)

“确实”表强调立场的有286例,占总数的66%,此时句法上都位于谓词性成分前,如例(12)。

(12)纠结倒不会,但就是每天确实特别疲惫,就是每天都四个小时的睡眠,然后每天就跟打仗一样,先不管它结果怎么样就是一定得把它拍完,因为每天特别紧张的拍摄的东西。

(鲁豫有约2012-04-11)

从句法方面来看,有342例中的“确实”位于位于谓语成分前,占总数的78%;81例中“确实”位于句首,占总数的18.4%;9例中“确实”单独使用,单独成句,占总数的2%;另有7例中“确实”句法形式上位于句尾,所强调的事实在一定语境下未明确说明,占总数的1.6%。

在科技语体中,“确实”表确认立场的有154例,占总数的63%;此时其互动特点表现为两个立场主体间呈一致关系。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为常与“证实、证明、承认、说明”等词共现,如例(13)中“确实”与“证明”共现确认了“原先的设想”。

(13)这种用法与实词假借的用法完全一致,这就证明了我们原先的设想,在假借的概念里,确实存在着两种指称不同的用法。

(议论文语言学论文047)

“确实”表强调立场的有78例,占总数的33%,位于谓词性成分前,如例(14)。“确实”表引导立场的有10例,占总数的4%,句法位置是位于句首,如例(15)。

(14)笔者认为,这些论文所涉及的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论者的观点,确实都有一定的道理。

(议论文语言学论文65)

(15)确实,这是汉语的一条重要的临摹性原则,有很强的解释力。

(议论文语言学论文65)

从句法方面来看,有232例的“确实”位于谓词性成分前,占总数的96%;有10例“确实”位于句首,占总数的4%。

在新闻谈话体中,“确实”表确认立场的有216例,占总数的33%,此时句法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一,位于句中谓词性成分前;二,位于句首,此时常与“是”“如此”连用,表对前文内容确认,或位于话轮转换之间,表对上一话轮的确认,如例(16)。

(16)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我认为这是好事。大家都关注到,在两岸的经济交流、经济合作已经结出了丰硕成果的情况下,更多关注教育和文化的交流,这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讲十分重要的。

记者贺亚莉:确实是,两岸文化专家在论坛上也是提出了很多建言,我也注意到您也提出一个建言,您说在两岸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后,两岸应该在文化上面应该有更多关注的目光,比如说积极为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创造条件,您认为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它的必要性在哪里,它有哪些具体内容应该可以放进去?

(海峡两岸2010-09-09)

例(16)中“确实”位于话轮转换之间,与“是”连用,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间的一致关系。

“确实”表强调立场的有409例,句法上都位于句中谓词性成分前,例如:

(17)江岷钦:当然了,这两天宋祖英也小试身手,我们都知道,拨弦转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她排出的曲目以及她在现场做一小段的展示,确实令人非常的惊艳。

(海峡两岸2011-05-07)

“确实”表引导立场的有24例,句法上多位于句首,例如:

(18)主持人:如果民进党的这些所谓老“天王”真的要“重出江湖”的话,现任的民进党党主席蔡英文,她的位置要怎么来摆呢?民进党未来的改革之路要怎么走呢?

王鸿薇:确实,我觉得蔡英文现在应该是有点哭笑不得,而且是蛮尴尬的。

(海峡两岸2008-07-17)

例(18)中“确实”位于句首,引出说话人王鸿薇的观点,也是对主持人所提问题的回应,此时两个立场主体之间没有明确的一致或相对的关系。

在新闻报道体中,“确实”表确认立场的有1899例,占总数的61.5%,此时主要位于谓词性成分前,常与“承认”“证实”“证明”“发现”等词共现,表对前文内容确认。“确实”表强调立场的有1122例,占总数的36.3%,其后常为带有形容词的谓词性结构或“令/使/让+V结构”。“确实”表引导立场的有68例,常位于句首。由于语料形式大多与前文所举相当,故在此仅列一为“令/使/让+V结构”这一结构的例子,例如:

(19)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这种“实验室里人为操纵下制造出生命”的方式,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尤其在西方,“抛弃了上帝,拆离了亚当与夏娃”的克隆,更是因此而受到许多宗教的反对。

(新华社2001年12月份新闻报道)

至此,我们将“确实”在不同语体中的语义、句法情况分别总结为表4和5。

表4 “确实”在不同语体中语义情况表

从表4和表5来看,口语中“确实”多表强调,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在电视访谈体中句中、句首、句尾和单独使用都有用例,在新闻谈话体中除单独使用外其他也均有用例,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句法位置灵活与语义多表强调是它在谈话体中的特点。但在两种谈话体中也有细微差别,在电视访谈体中“确实”表引导的用例较高,在新闻谈话体中表确认的用例较高。书面语中“确实”的句法位置主要集中在谓词性成分前,位于句首的用例很少,语义上都多表确认,其次是表强调立场,表引导立场的很少。这与它在这两种语体中的句法分布特点相对应。表确认与强调多位于谓词性成分前,表引导则位于句首。

表5 “确实”在不同语体中句法情况表

五、“实在”与“确实”作为立场标记时的异同

“实在”与“确实”共有的语义特点是表强调,只是表强调的使用环境有所不同。“实在”表强调时主观性较强,传达了言者或作者较强的主观立场,在句法上体现为多与“太”“V+不+A”等语言成分共现。“确实”表强调时多传达了言者或作者对某一事态的判断或评价,在句法上多位于“是”字句前或谓词性成分前。它们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差异与它们各自的语义源流有关。

“实在”经历了由短语虚化为副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在”的语义重心落在“实”上,其后的成分也由名词性的宾语变为谓词性的谓语,句法功能也由谓语转为状语,此时它不单是强调所述的真实性,更多的是表达立场主体的主观情感,如果其后为形容词性短语,则感叹其程度之深,若其后为谓词性成分叙述事实发生之实,则感叹事实确实为实。

“确实”表“肯定所述真实性”的立场标记是由表“确切信实”的形容词用法发展而来的,而“确切信实”表达的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或判断,当语境中没有体现出前后确认的关系时,表“确认”的语义逐渐淡化,表强调的语义逐渐突显,但在表强调的同时暗含了立场主体对自身或对方的一种确认性强调。

从立场表达的特点来看,“确实”可以表确认和强调,主要体现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其中当表确认时二者之间呈一致关系;当表强调或引导时,主要体现的立场主体1向立场主体2传达一个事实性的信息,引起其注意。此时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既不相对,也不一致,而是处于中间某一点上。“实在”则因其可表转折的“其实”义在互动时主要体现的是立场主体与立场客体之间互动,且两个立场主体间呈相反或相对的关系。

句法方面,“确实”的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可以位于句首、句中、句尾,也可以单独使用,在电视访谈体中“确实”单独使用时多表对前一话轮信息的确认。“实在”的句法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多位于谓词性成分前,没有单独使用的情况。

我们将二者的异同点总结为表6。

表6 “实在”与“确实”的异同情况

六、结 语

“实在”与“确实”作为立场标记时有三方面的共性。一、语义方面,它们都具有“强调所引情况的真实性”的特点。二、立场表达方面,它们都是对所引事实的强调,表达言者/作者对所认定事实的肯定性认识立场,此时两个立场主体之间无明显对立或一致的关系。三、语体方面,它们都对互动交际具有依赖性,因此不能出现在排斥互动的客观性较强的说明体、操作体中。不过二者在语义、句法和互动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实在”可以表对比或补注的“其实”,而“确实”不可以。“确实”可表确认或引导立场,而“实在”不可以。由于语义上的各自特点,句法和互动特点上也有相应的不同。二者虽然都是多位于谓语成分前,但“确实”可表确认和引导立场的语义特点,在句法上也可以位于句首、句尾、或单独使用,这是“实在”所不具有的句法条件。在互动特点方面,“实在”因其可表“其实”这一语义特点,故可体现两个立场主体相反或相对的立场关系,而“确实”因其可表确认的语义特点,在互动时可表两个立场主体一致的立场关系。

猜你喜欢

谓词句首语体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新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的语体变化特点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
谓词公式中子句集提取的实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