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

2021-12-06吴祥贵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叶鞘纹枯病苗期

吴祥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东北地区的玉米属于大田作物类别,一般露天种植,东北高纬度的特性决定了其全年气温处于较低,因此,选用一年一茬玉米。玉米苗期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对玉米高产栽培有重要意义。

1 玉米苗期的主要病虫草害

1.1 玉米大小斑症

大小斑病初期,玉米苗的叶片上会出现透明状的坏点,随后逐渐呈现为圆形、褐色的病斑,此病多数发生在种植于丘陵地带的玉米作物。在该病的高发时段,玉米苗会由上而下出现症状,叶片显露出青色斑点,随后向两边延伸。该病对于玉米叶片的叶鞘、花苞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褐色病斑上通常还会出现青色霉变。尤其是在夏天气温较高时,大小斑病的传播速度急剧上升。在温度<25℃、空气湿度<90%时,其孢子的生长发育才会受到抑制。

1.2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会对玉米的雄蕊与雌蕊分别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黑穗病发病期,玉米叶片会出现白黄色的条纹斑点,玉米胚芽初期的症状是在其外层出现灰白色的薄膜,胚芽发育成熟后,白色薄膜破裂,释放出块状黑粉。在环境比较干燥时,块状黑粉会随风脱落,留下黑色的丝状物。在发病时,玉米的顶穗生长不良、发育畸形,玉米果实基本无法正常生长。

1.3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的病原为真菌类,玉米苗感染初期,叶片会出现斑点、褐色疱斑等。一般情况下,该真菌的孢子会层层堆叠,慢慢堆积成为长圆形,分布于叶片的正反2面。

1.4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较为常见的病害,会严重影响玉米叶片的发育,主要为害叶鞘、果穗、茎秆等位置。在玉米拔节期间,该病害的出现会加快雄蕊抽雄时间,初期主要影响叶鞘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散在叶鞘周围。该病的急性发作期是玉米的吐丝灌浆时节,在夏季多雨的情况下,该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玉米纹枯病发病时,应该及时祛除染病的部位,以避免其对无病植株造成侵染。

1.5 玉米贪叶蛾

玉米贪叶蛾类害虫的飞行迁徙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广,容易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显著侵害,在繁殖期大量啃食玉米植株,造成玉米减产20%~40%。

1.6 玉米黏虫

玉米黏虫主要在玉米的叶片上进行繁衍,其幼虫呈现浅绿色,发育为成虫时逐渐由绿色转为黑色。

1.7 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也称为玉米钻心虫。是杂食性的害虫,幼虫时期的钻心虫会侵蚀玉米的核心,在雄穗抽出后钻入花蕊内啃食根部,导致雄蕊基部折断。雌穗出现后,幼虫转移雌穗,直接啃食花丝和花苞,蚕食玉米嫩籽。

2 玉米作物苗期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2.1 基础农业防治

①优选玉米种子,具体可以结合当地农业部门推广的品种进行有效筛选,确保种子的饱满度、出芽率。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并选取最佳播种时间;②科学规划播种密度。避免播种密度过大,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③合理施肥,科学控制农家肥和氮磷钾肥的比例。④强化田间管理,对杂草及时进行清除,有利于玉米苗作物的茁壮生长;⑤合理轮作,改善土壤肥力、透气性能。

2.2 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具有成本低、污染少、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已被广大种植户采纳。利用害虫趋光等特性,采用粘虫板、杀虫灯、糖醋液等措施有效防治虫害;生物防治时,可以引入天敌消灭害虫,如鸟类、青蛙、寄生蜂等可有效防治玉米黏虫。

2.3 有效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见效快、效果好,但费用较高,对环境和玉米品质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应选用高效率、低毒性的生化药剂和化学药剂,以保证害虫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用量。根据害虫种类和规律有针对性地选用药剂。如早晚用48%毒死蝉乳油作茎叶喷雾剂防治玉米螟,防治效果良好;用氟氯氰菊酯防治草地贪夜蛾;在大田病叶率为20%的情况下,选用90%代森锰锌加水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等方法,7 d用药1次,使用2~3次效果较为明显。为避免药物残留,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用药剂量。

3 结语

东北是我国的主粮区之一,玉米播种面积大,玉米病虫害防治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保障,对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叶鞘纹枯病苗期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外源Mg2+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Cd2+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