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

2021-12-06周庆昌

现代园艺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施工方园林施工园林设计

周庆昌

(鹤山市园林绿化管理所,广东江门 529700)

要想提高园林工程项目质量,不仅要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还要做好设计和施工的协调管理。设计出的方案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适用于实际施工,才能够将设计师的意图有效传达出来。另外,对于实际施工,也要在优质的设计方案基础之上展开,让园林的艺术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1 园林设计和施工协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落后

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园林建设领域发展起步晚,因此,相关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这也阻碍了园林工程质量的提升。现阶段,在园林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施工效果上,往往没有高度重视安全、项目成本、技术管理等问题。这种管理理念的滞后性,使得园林施工管理理念无法跟上园林工程整体发展步伐,也不利于园林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1.2 施工准备问题

首先,对于设计师,在设计和规划施工图纸时,缺少对施工地点的现场考察和实地勘探,使得设计出的图纸无法符合施工现实需要。图纸中的部分要素不完善,造成设计方案质量差,实际施工往往需要先改动施工设计,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成本。其次,对于设计图纸,设计师往往没有与施工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施工单位没有充分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在园林建设中也就无法将其准确传达出来。最后,如果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合理配置人员,也会导致园林设计和实际施工之间相脱节,从而影响园林工程质量。

1.3 园林施工难点

园林施工要在设计方案的指导之下,优化和完善各个项目。所以,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之间如果没有做好交底工作,也会影响园林施工质量,导致园林景观无法实现理想效果。在施工前期开展园林设计工作,能够确保施工科学、有序地进行。因此,要在施工方和设计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施工进度、材料选用等因素,有针对性的设计安排。

1.4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园林项目施工主要组成部分是外地务工人员,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而且普遍受教育时间短,文化水平不高。这也使得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缺乏成本和质量管控意识,不仅容易出现浪费现象,而且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

2 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脱节的原因

2.1 设计方面

(1)设计施工方案时,仅仅依靠原始图纸和设计说明开展设计,没有考虑到实际条件和需要,导致设计出的方案和图纸不符合现场施工条件,阻碍了施工顺利进展。(2)设计图纸时,没能清晰地表述绿化指标,无法向施工方有效传达设计意图。(3)设计园林方案时,不了解施工的具体工艺和程序,搭配植物品种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设计出的方案不具备较高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导致实际施工难以按照图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设计方案和图纸,导致原有的设计意图被弱化或篡改,使得最后的园林施工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2.2 施工方面

施工方往往为了追求施工效率,在没有深入研究和解读设计方案及图纸,明确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就开展园林施工。在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具体施工操作未能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开展,实际施工主观随意性大,未能严格按照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比如,为了实现特定的园林景观效果,选用过多珍稀植物或外来植物,加大了后期采购难度。当出现资金不足或缺少采购渠道等问题时,施工方会随意替代原有设计的植物品种,不利于凸显园林工程的空间美感,使得最后园林设计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大打折扣。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有限,对于植物的品种也不够了解,因此,实际种植放样时过于随意,没有遵照设计图纸要求,使得最后的施工效果与原有设计效果图存在较大出入。在核查材料质量的过程时,应保障材料的性能和参数与设计标准相一致。

2.3 设计、施工双方问题

在施工开始前,设计方和施工方未派出专门的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商议和研讨,协调施工图纸,解决设计方案中的问题。或是双方进行的技术交底工作不够明确,在很多问题的解决上依然模糊不清;在发现设计方案和图纸与实际施工条件出入较大时,施工方依然强行按照图纸开展。设计方主动性不高,也没有根据现场条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实际施工建设时,设计方和施工方沟通较少,设计方在完成设计后,就对后续施工不再过问,而施工方在遇到设计图纸方面的问题时也更倾向于自行解决,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开展具体施工,这就导致园林施工主观随意性大,与最初的设计意图发生偏差。调整优化设计方案时,充分保障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升设计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的有效性,这样在以后的施工建设中,可以避免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只有全面加强对设计图纸及设计方案的分析,才能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开展,避免出现建设进程滞后的情况。另外,在这样的建设模式下,也可以在遇到各种建设问题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全面提升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3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的对策

3.1 设计阶段

(1)在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确保设计出的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具有可行性和经济实用性。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实地勘察施工现场和条件,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如果设计人员施工经验不足,为了让设计方案更能满足现实需要,需要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向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请教,在设计过程中更有效地把控现场尺度。

(2)接到设计任务后,设计方首先要调查园林施工现场,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之后再结合施工方提供的图片和资料,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设计。让设计出的方案更能适用于现实的施工环境,减少设计错误的出现,提高设计质量。通过实地现场勘察,让设计师身临其境,更容易引发设计灵感,提高设计作品的创造性。

(3)现场勘测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按照合适的比例,将施工现场的面积、布局等内容落实在图纸上,提高图纸的精准度,有助于提高后续放样的准确性,能够按照图纸所示,精准无误地确定位置,将设计内容有效地体现在实际施工中。对于甲方提供的图纸,也要通过现场测量和勘察,详细检查数据和尺寸大小,确保后期施工顺利实施。

(4)在施工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施工专家的参与,在专家的协助下提出设计方案,既能使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又能提高设计效率,增强设计方案的实用性。现阶段,园林设计规划完成后,仅仅是邀请园林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缺少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专家参与,使得方案虽然具有美观性,但实际施工缺乏合理性。因此,在设计方案审计过程中,应让设计专家和施工专家共同参与,把关园林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后再认真排查设计方案,优化和调整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提高设计方案的适用性,有效节约成本,推动后续施工顺利进行。

3.2 施工阶段

首先,在园林施工阶段,需要设计师的指导和参与,以此协调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园林景观施工必须要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开展,按照图纸要求建造园林景观。因此,施工前要明确图纸体现出的设计意图,并且能有效地将造景元素串联起来,确保最后建造出的园林实景美观性和实用性并存。

其次,召集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审核设计图纸,确认无误后才能够通过,正式启动施工项目。如果在审核过程中,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技术人员发现图纸中存在不明确或错误的地方,及时向设计方指出,并征求具体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设计图纸。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密切交流和接触,也能够对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正式施工时,施工人员要能严格按照规范和图纸要求,展开各项工作,符合施工标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图纸要求与施工现场条件之间无法协调,导致施工无法继续进行,应及时上报问题,通知建设方和监理单位。设计方在施工方的配合下,综合考量现场情况和实际条件,调整和变更图纸,在这一过程中,施工方也要积极配合设计方,并且根据施工经验适当提出图纸整改意见,供设计师参考和借鉴。通过设计和施工人员之间的合作,让调整后的图纸更加科学合理,以实现更好的施工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有效协调园林规划设计和具体施工这两方面内容。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沟通,完善图纸方案,以满足施工实际需要,同时,施工方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平,促使园林设计效果能够完美呈现。

猜你喜欢

施工方园林施工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分析园林施工规划及施工细节处理
园林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策略探微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