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1-12-06龚宇

现代园艺 2021年14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园林

龚宇

(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北京 10003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飞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地大规模建设,但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一味地追求绿化面积,忽视了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导致高质量的园林绿化景观非常少。随着绿色、生态、低碳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将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这也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1 生态性原则

园林绿化的各项建设任务要始终遵循生态性原则,坚持生态效益最大化。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植物是有生命的个体,要合理地应用各种植物材料,营造健康稳定的近自然植物景观。每一个园林绿化项目的建成,都是尊重与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同时,营造全新的健康生态系统。

1.2 景观性与功能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景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构建外观美,功能多的绿色空间,重视园林综合效益,使城市园林服务于人,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居民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景观、游憩、文化的功能,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需求,让人们享受绿色生活。

1.3 特色建绿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要深入挖掘城市及项目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及乡土记忆。使景观设计融入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成为文化沉淀的产物和载体。使设计成果具有唯一性和高辨识度,具备地域性和独特性。让整个城市能够与项目紧密结合,使人们在其中找到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

2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常见问题

2.1 植物群落空间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人们往往将园林绿化设计理解为简单的种树,忽略了此环节中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总体设计方案想要营造的空间氛围,从而导致植物群落结构设计不合理、空间搭配不协调,使得绿化工程的最终效果大打折扣。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无论是植物的种类还是种植的空间结构,都将会对最终的绿化效果产生较关键的影响[3]。

2.2 园林设计模式化,个性不足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但园林绿化设计普遍过于模式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缺少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对设计用地现场及周边环境了解不充分,设计只重视图面的美观,生搬硬套,使设计成果与周边环境不协调。设计是一种分析、判断、选择、创造的过程,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条件,每寸土地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模式化的设计就不应该出现,任何一个设计一旦脱离了周边的环境,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2.3 总体规划中对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视度不足

众所周知,城市的风貌、风格、景观特征、空间景观格局均是由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所决定的。在城市进行总体规划过程中,如果相关部门过于重视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工作人员的整体意见,而忽视了园林绿化设计工作者的相关意见,就会导致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分布过于碎片化,绿色空间格局分布不平衡,园林设计只能在建筑和道路的基础上见缝插绿,缺乏整体的统筹,城市规划设计中无法更好地体现生态、自然的理念,导致园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具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公司不重视绿化设计的价值,在方案设计时只重视硬质景观,不考虑植物景观设计,轻视了绿化设计人员的参与程度,导致工程建设硬质景观与植物景观的脱节。

2.4 绿化设计忽视生态效益

当前部分绿化设计过分强调美观和艺术性,忽略了园林的生态效益。如种植时令花卉虽然可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烘托热烈节日的气氛,吸引大量的游人前来观赏,但其植物材料更换频率较高,在运输、栽种及养护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增加了碳排放。或园林绿化设计中草坪面积的占比过大,植物品种单一,植物群落层次过于简单,导致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较弱,且草坪的后期养护成本较高。这两种设计方式不符合当今生态、低碳园林的设计理念,其园林生态效益较低[4]。

部分项目毫无科学性地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忽略了气候土壤及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导致树木的成活率较低,浪费植物材料,影响城市景观。

2.5 绿化设计落地还原度不高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施工与园林设计相辅相成,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园林设计落地。当前部分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可落地性不强,设计与施工人员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导致设计方案效果与施工成果不符,施工不能还原设计理念。其次,现场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较为粗放,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地形塑造不美观、苗木品质把控不佳等。这些问题对项目的景观效果影响较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3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对策

3.1 合理规划植物种植空间

在绿化设计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就需要合理地规划园林植物种植空间。明确方案中不同区域的功能及想要营造的空间感受,结合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将植物与植物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加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设计重点区域的绿化空间时,可通过推敲立面和搭建模型等方式,验证设计想法的空间关系和可落地性,明确绿化设计平面图表达的实际效果。更要重视植物与人的关系,了解不同植物空间给人带来的实际感受,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人们享受园林生态带来的舒适感以及温馨感[5]。

3.2 绿化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

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和地域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选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使绿化设计成果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6]。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将地方特色融入到设计中,创造独特的富有城市特色的园林景观。

3.3 将园林绿化设计与规划统一考虑

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要重视城市绿地的规划,将其与建筑规划等统一考虑,听取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的相关意见,使城市规划具有生态性和科学性。在具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绿化设计的价值,在方案设计阶段统一考虑植物景观设计,完美融合硬质景观与植物景观。

3.4 绿化设计应以生态为核心

园林绿化设计应以园林的生态建设为基础。在植物品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上,要充分考虑植物材料的生态学习性,重视当地气候、土壤及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做到适地适树,多选用乡土树种,选择生命周期较长的品种,合理引入园林新优品种和抗性高的品种,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延长植物群落的生命周期,并且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提高植物种类和群落层次的多样性,采用“复层、异龄、混交”的乔灌草搭配的种植方式,实现近自然群落结构的营建,使园林绿化设计符合生态、低碳园林的设计理念,提高园林生态效益[7]。

3.5 提高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落地性,加强设计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使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保障设计的还原度。其次,还应加强对设计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建设人员的业务水平。实现园林绿化设计团队由单纯的园林设计人员向景观、生态、土壤、动植物保护等专业的综合团队的转变。同时,加强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严格把控苗木质量,为项目的落地奠定坚实基础[8]。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对推动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要加强园林绿化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利用城市绿地空间,结合城市发展的规划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提供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绿化园林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朱屺瞻《绿化都市》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