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探究
2021-12-06张建婷
张建婷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对于城市的绿化工程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绿化工程不仅能提升城市空气质量,还有助于改善市容市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与广场的绿地,有助于更好地塑造整个城市的外在形象,进而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基于此,以如何设计城市道路与广场中的绿地为研究目的进行简要分析,阐述几点有效的措施。
1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道路绿地设计
城市的道路设计首先要在整体布局上进行考虑,在设计合理的要求下,道路绿地设计一定要尽量美化。对道路绿地进行设计之前,要规划道路布局。进行城市规划时,设计道路布局要结合实地地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实地地形特点,只有设计出合理的道路,才能规划出合理的道路绿地。
道路绿地的首要要求是实用,其次是美化城市,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城市气候,净化城市空气。在城市规划设计道路绿地时,首先就应该考虑实地道路的规划,道路绿地布局要对城市的道路规划作出一定的妥协,不能因道路绿地布局等原因造成植物遮驾驶员的视线等现象,影响道路交通体系的运转。在道路绿地设计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以乔木为主,既能保证构景速度,又能保证观赏价值的持久性。在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时,是需考虑街道地区、主干道地区及人行道地区等位置的绿化情况,应结合城市的具体规划及实地情况,确保不会影响每一条道路的具体功能。二是城市道路在进行设计规划时采用“线”的形式布局,可以通过线型道路连接道路绿地,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要求中的整体性。三是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城市绿地的整体布局,通过增加主干道路两旁的绿地面积,增加道路的绿地面积,提高绿化效果。因为城市景观本身就有美化功能,能够为城市的整体景观增色,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因此,在设计道路绿地布局时,可以结合各类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植被,保证道路绿地的美观程度。在道路绿地设计时应考虑以下3 点。(1)道路绿地设计要体现当地城市的文化特点。要根据当地文化特色与道路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在不影响城市交通运转的前提下,使道路绿地与当地文化特色相融合,体现城市道路绿地的文化特色性。(2)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道路绿地的实用性,提升道路绿地的生态性。只有保证道路绿地的实用性,才能为城市的绿化工程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3)加强路绿地与当地城市交通之间的融合性,避免道路绿地的建设过程影响当地城市交通,在不影响城市交通的前提下,按照道路绿地建设方案进行施工。对此,应根据当前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道路绿地建设的规范机制,明确道路绿地设计的融合性原则。以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和交通岛的绿化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论述。首先,应确保具有一定的安全视距,使中心岛绿地能够对各个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保持通透性,充分发挥装饰绿地的作用。在交通岛内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并使用间种方式适当点缀短矮树丛,以达到疏朗开阔的种植绿化效果,提升城市园林设计中道路绿地设计科学性,加强道路绿化的美观性,不仅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也保证了城市绿地景观的协调性。
2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广场绿地设计
一个城市的广场一般是当地居民的活动中心,广场的设计不仅要与附近的建筑风格相符合,还要能够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广场主要可以划分为广场区域和绿地区域,城市广场的兴旺程度在某一方面可以反映城市的繁荣度,城市广场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是居民进行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
在规划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广场绿地时,不仅要保证广场绿地具有实际功能,还要避免广场绿地规划与城市的整体规划产生冲突。不仅要保证广场绿地与广场内部其他设施间的和谐性,还要保证广场建设完成后的一致性。此外,在设计广场绿地布局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广场绿地的多样性,既不能过于单一,还要利用空间概念,提升广场绿地的空间层次感,保证整个广场的协调感与美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广场绿地的设计理念与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广场绿地是城市广场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规划整个广场绿地的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广场绿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感,还要保证不影响广场绿地与广场的实际功能,使城市广场规划布局呈现更好的效果。
在设计城市广场的绿地过程时,可以考虑引入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例如花卉、树木、草丛、动物等这一系列的自然环境元素,自然景观元素在整个广场绿地建设中占比较大,将生态环境作为广场的主打亮点已有了很多成功实例。如上海的雅乔城生态园广场,不仅引入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还引入了许多人造景观,大部分是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设计的,无论是建成之后的绿化效果,还是生态广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处理都十分到位。此外,在进行广场绿地的布局规划时,可多引入水环境,不仅能提高广场绿地的协调性,还能提高景观的观赏度。
城市规划中的广场绿地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让人们在闲余时间能更好地感受生活,广场绿地是休闲与自然景色的和谐融合。设计城市广场绿地时的首要任务是考察实地环境,根据广场的实际功能与周围环境制定广场绿地设计风格。如在城市规划方案中要求设计出一个具有集会功能的广场,而集会类广场一般人流量都十分大,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性建筑,某种程度上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设计人流量较大的广场需要考虑到建设材料的搭配,主要部分使用石料。除此之外,这种配置的广场还需要考虑空气流通性,而且不宜在周围设置大面积绿植,以防人为破坏。但在特殊节日时,如在国庆节时需举行庆典,可通过摆放盆栽进行装饰,所以,在广场绿地规划时,可适当减少绿地面积,但要留出摆放盆栽与节日纪念物的位置。集会类广场一般都具有纪念意义,在城市广场设计时,可留出摆放雕塑、壁画等具有纪念意义物品的位置。要慎重选择这些物品的摆放位置,应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且避免日晒雨淋。
3 整体设计要求
3.1 园林景观的布局要求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考虑广场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广场主要可分为2 种:一种是高密度的人流密集型广场,另一类是流通性较高的娱乐休闲型广场。这两种广场由于人流量不同,在设计时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人流密集型广场通常位于城市主干道。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种广场的人流量较大,人员较为密集,商业价值也较高。而娱乐休闲型广场在进行布局设计时较随意,在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增加自然环境元素及利用空间设计,营造更好的娱乐氛围,这种广场一般内部建筑物较多,主要通过改造与移除广场内部原有的建筑,提升广场的休闲性。
3.2 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布局规律进行布局。在设计过程中,城市的园林景观虽然在空间上拥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在施工时也应该考虑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性,避免设计出的园林景观产生突兀感。自然环境与园林景观之间的协调统一,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原则,保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3.3 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原则
艺术性与观赏性都是园林景观十分重要的属性,因此,在广场设计与道路设计时,应严格遵循艺术性与观赏性原则。通过组合搭配不同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广场、道路的美观度。结合当地城市的特色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文化特色,能更好地表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4 结语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道路与广场绿地建设十分重要,适当的绿地建设方案,不仅有利于净化当地城市的空气,改善气候,还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进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