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区营林整地与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2021-12-06谭靖然杨俊白晓旭王杰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整地树木造林

谭靖然 杨俊 白晓旭 王杰

(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赤峰 024005)

为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必须清除森林表面的植被和沙砾。在白天,地表温度的上升速度高于植被覆盖区,水土保持能改变土壤温度的物理状态,使土壤温湿度保持在适宜树木生长的状态,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并改善幼林的生长环境。土壤处理能在造林过程中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在林业造林过程中,土壤处理和造林是2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不断学习林业技术,与时俱进,使工作适应林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尽快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否则将严重制约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整体上论述了造林的必要性及技术方法,并对具体措施进行阐述和分析。

1 及时整地的意义

及时整地需要根据实际和气候要求,在林业生产之前采用适当、有效的整地方法,不仅对林区小气候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促进林木高质量生长。同时必须改善土壤养分和其它成分的充足,以确保再造林质量。

2 营林前适时整地的作用

2.1 有效改善造林地小气候

要及时进行土壤处理,清除影响灌木通风透光的各类树木,同时还应将草本植物和天然植被翻耕入土,有效保护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条件。并能有效改变土壞情况,增加土壤通透性,从而改变土壤温湿度条件。必须清除土壤层中的喜光树木、杂草和灌木,而对于阴凉植物,必须合理保留一些相关的灌木和草,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

2.2 减少杂草和病虫害

在杂草丛生的林地,由于草根汲取土壞中的养份,其严重影响了森林根系在土壤深处的发育。大规模的土壤处理可以消除杂草,提高造林成活率,减轻幼林管理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消灭地下害虫,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和病原菌危害,为森林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3 提高土壤肥力

及时的土壤处理可以改变原有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运移,改善土壤的团聚体结构,保持土壤水分良好,避免因失水而引起土壤干燥问题。目前土壤处理过程中局部和季节变化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在华南地区,由于四季高温多发,土壤处理一般都是在春、冬两季进行。受纬度和经度的影响,北方由于寒冬漫长,大部分土壤处理在秋季进行,促进了土壤养分的保存。及时处理土壤的效果在干旱地区尤为明显。如果不能掌握这一地区土壤处理的实际情况,苗木的成活可能会受到水分蒸发的影响,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为此,及时做好整地工作尤为重要[2]。

3 适时整地的方式方法

由于我国各地区地形条件不同,自然条件复杂,造林和土壤治理难度加大,并且我国林区类型多,部分甚至位于边远地区。因此,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土壤处理。有些树木根系深而宽,生长过程高而长,符合造林和土壤处理的质量要求。土壤处理主要分为综合性和局部性土壤处理,局部性土壤处理又可细分为带状土壤处理和块体表面土壤处理。

3.1 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的土壤处理方法适用于平坦地区、低坡度的山区和软质边坡以及不易被风和水侵蚀的地区,该方法能有效改善被测对象的定位条件。土壤综合治理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造林或畜牧业,也可用于局部土壤治理。采用地带性土壤处理方法对局部土壤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平原地区,也适用于山区。

3.2 块状整地

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森林条件,比较灵活,省时省力,但缺点是改善区位条件效果差。在平原地区可以采用开敞式和高平台的方法,而在山区则采用坑、块、鱼鳞的方法。土壤处理的主要优点是提供充足的水,以及满足森林生长的温度和土壤条件,因此有利于树木成活率的提高。通过土壤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温度和地表温度,为土壤处理赢得更多的时间。通过土壤处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及时清理天然植被,改善土壤湿度,增加降水穿透土壤的能力,为森林提供充足的水分[3]。

4 植树造林的方法

4.1 分殖造林法

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茎、枝、根等)作为繁殖材料直接造林。运用该技术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资金、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幼树生长早、母本遗传特性好等特点。

4.2 植苗造林法

种苗繁殖是以完整的种子作为繁殖材料的造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种子活力高,对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树木生长稳定,且对林区区位条件的要求不高;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植树过程中,种子根系易受损伤、脱水、挤压变形。所以,这种造林方式对植树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存种子,必须先培育种子。生殖所用的种子也称为原始种子。近几年,营养苗在一些地区得到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幼苗成活是造林后幼苗成活的关键。

5 造林整地技术

5.1 炼山法

炼山法是指利用火种进行整地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省时省力,且具有清理彻底的优点。同时,火能显著提高地表温度,为树木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这种方法不仅消除了有害生物,而且消除了微生物,消除了水土流失的不利因素。

5.2 化学除草剂法

化学除草剂不仅节省人力,而且有助于水土保持;缺点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阻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5.3 割除清理法

在造林和土壤处理中,切割和清理是一个非常常见和实用的程序。现阶段主要采用人工辅助机械采伐植物,可对大面积森林进行高效采伐作业,在作业效率上较为理想。此外,受经济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地区仍以人工方式进行相应的切割和清理工作,存在效率低的缺点[4]。

6 造林前整地

6.1 造林地的清理

了解森林的面积情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工作人员要对林区进行全面清查,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选择最合适的清理方法对造林进行彻底清理,以满足造林要求。

6.2 整地方式和方法

局部土壤处理可分为地带性土壤处理和整地处理,土壤综合处理是指对整块土壤进行复垦造林,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土壤处理是一种针对部分造林土壤的土壤处理工艺,包括山区土壤处理和平地土壤处理。地带性整地是一种对林业具有长地带性的土壤。山区土壤处理方法有水平条状、水平台阶、水平沟、反坡阶地、沟等;平地土壤处理方法有沟、条、高边等。山区采用的制块方法有推孔、制块,平地采用的程序有坑、块、台。

7 整地与造林对策措施

7.1 整地对策措施

根据上述土壤处理方法和技术规程,采取相应的土壤处理技术措施,造林技术规范包括土壤处理的深度、长度、断面形成、附属设施和质量。选择合适的土壤处理时间,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避免不利因素。

7.2 造林对策措施

7.2.1 加强更新造林管理

近年来,麻类产业在林业生产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植树造林采取了多项措施,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稳步提高。为了减少人工种子的投资,应该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对于近年可以恢复丰收的择伐林,决定自然更新或者人工促进自然更新降低造林成本的关键是要降低播种成本,可以通过合理减少繁殖种子的投入来降低种植成本;同时还要提高种植面积的种子产量,缩短种子的种植周期,进而减少种植量;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种子,真正把正确的树木放在正确的地方。

7.2.2 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植树造林,尤其是集约经营、效益培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宜树种,积极培育优质林分或短周期速生小纤维林;要塑造林产品的市场营销,必须从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的角度,对树种质量有新的认识。由使用实木到生产单板,再到开发非单板市场,从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方面考察林业产业,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林木树种,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索

8.1 加速建立“环境财政”

将环境融资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根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改进现有环境政策,加大生态退税力度,引进新的环境税,调整和完善现有资源税。把资源税扩大到矿产和非矿产资源,提高水资源税,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原资源税,把现有资源税从应税产品的销售改为实际生产税,对不可再生资源和稀缺资源征收高额资源税。

8.2 构建政府投资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投融资制度,不仅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而且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

8.3 积极探索市场导向的生态平衡模式

指导社会各阶层参与环保建设,培植资源市场,向生产要素开放市场,资源与生态资本化,真正体现资源与生态要素的稀缺性,能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效果,积极探索资源利用(进入权)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均衡。

8.4 强化环境保护和补偿立法

确保环境税收政策的稳定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环境管理的有效开展。通过加大环境补偿立法,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与各生态主体的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统一运行奠定法律基础。制订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采取科学、系统的环保措施。与此同时,修订《环境保护法》,加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污染防治法规,逐步将生态补偿纳入法制化轨道。

9 结束语

林业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林果业面临的任务是资源日益匮乏和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双重要求。土地治理和造林对树木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实,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林业经济与生态双赢。

猜你喜欢

整地树木造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树木也睡觉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