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大豆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2-06王荣山刘爱月陈英丽李文文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栽种害虫大豆

王荣山 刘爱月 陈英丽 李文文

(德州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服务中心,山东 德州 253000)

大豆种植作为我国农业产品发展中的主要动力源,不仅能够加快农业产品市场的经济增长速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体系当中,大豆种植同样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操作项目。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影响着我国经济趋势的走向,同时也体现着我国的农业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地区正在不断扩张大豆的种植面积,以提高产量以及质量,缓解我国市场对大豆产品的需求压力。然而这是理想的目标,在实际的发展中会出现病虫灾害,如果种植人员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造成减产,影响种植户的经济利益。

1 大豆种植

在大豆种植阶段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创新完善大豆种植技术体系对于全面提高大豆生产质量以及生产量而言具有显著的优势。

1.1 种植技术

大豆种植技术通常分为2种,一种是利用相关设备对大豆种植密度进行控制实现大豆生长效率提高,即适用于高产量大豆品种种植的分层种植技术;第2种是对大豆种植阶段的各种条件以及环境等客观因素进行控制,实现大豆种植质量提高,即适用于生命周期短且植株较矮的大豆品种种植的密植技术。

1.1.1 窄行密植技术

在密植技术中,窄行密植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可谓是名列前茅,虽然不适合生长周期较长的大豆,也不适合植株较矮的品种,但是依旧能够为大豆总产量增产目标贡献令人惊叹的“实力”。这种技术方式是通过控制大豆栽种深浅来达到保证大豆生长关键节点的目的,结合施肥处理能够有效控制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养分供给,确保大豆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自身的良好成长。

1.1.2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相对比较复杂一点,是一种通过控制大豆种植机械设备达到把控大豆种植密度目的的技术,对于施肥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浇水工作的周期性有较高的要求。这种技术的效果受种植操作以及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使用原则,保证技术的规范性使用,才能够获得理想的种植效果。因此,这种方式会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同于密植技术对于栽种品种有所要求,分层种植技术有足够多的栽种选择供种植人员选择,通常情况下,栽种人员会选择更加具有抗性以及适应性的品种,并在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技术手段提高品种的相关特性。

1.2 种植要点

1.2.1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一种能够影响大豆栽种生长质量的因素,想要保证大豆的产量实现有效提升,就需要保证大豆的成长质量,种植密度对于油料农作物而言是需要严格把控的因素。通常情况下,油料农作物具有品种繁多且品类复杂的特点,其种植对于生长条件以及环境的要求都各有不同,会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生长特点。如果在种植的过程中没有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则会导致种植区域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进而影响土壤中营养补给比例的均衡性,导致大豆生长的特性失去控制,所以在种植期间必须做好相应的规划,保证大豆的生长空间以及生产条件。

1.2.2 包衣技术

大豆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以及细菌的侵害,使用包衣技术对大豆的整体质量和生长能力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作用,因为包衣技术能够通过包裹的方式实现屏蔽外部病虫害的侵蚀以及细菌对大豆营养物的影响,有效提高了大豆的生产率。另外对于大豆而言,包衣技术相当于大豆植株的保护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豆生长环境的安全性,以降低外界危险系数的方式反向提升了大豆生长的能力、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实现区域范围的质量以及产量的提高。包衣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大豆生长土壤以及环境的适宜度,包括肥力和水分,同时要继续加强栽种操作的规范性管理,深松栽种才能够让大豆生长获得足够的空间以及科学的营养补给。

1.2.3 栽培管理方面

大豆的栽培过程对于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做好管理达到有效的大豆种植生长宏观控制。大豆生长所需要的关键因素就是水、阳光、无机盐以及生长空间等,生长空间主要取决于土壤的宽松、栽种的深浅,而空间的质量则更多要求温度、湿度等因素。无机盐能够通过肥料的使用获得,阳光是不可控因素,所以种植人员的主要控制内容在于土壤、水分、施肥等因素或者环节的把控。

大豆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栽种之前以及栽种阶段的处理,翻土工作是大豆种植开展的前提,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与阳光暴晒,这一环节不仅是为了保证土壤的松散程度,还是为了保证土壤环境对于大豆而言的安全性,松散程度适合的土壤能够给大豆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保证大豆的呼吸作用顺利进行,暴晒土壤的操作能使一些害虫的虫卵以及细菌的数量得到控制,有效消除害虫和细菌带来的潜在危害,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还应保证栽种时能够规范操作,确保大豆的生长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大豆的施肥以及水分补充环节的相关工作对于大豆的生长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如果该阶段的营养、水分等供给没有足量,或者选择不当,就会导致大豆的生长质量严重下滑。所以在落实该项工作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对栽种的品种有足够的系统了解,实现营养供给工作规范与合理的落实。种植人员的田间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生长条件以及生长环境有所限定的条件下,杂草的生长会造成大豆营养不充足,进而影响大豆的生长质量,所以种植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杂草处理工作的落实力度,减少杂草对大豆生长的负面影响。

2 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其农业发展水平与国内各地区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息息相关。对于农作物中的大豆种植来说,大豆不仅可以作为人们的日常食物,还可以将其作为加工原料生产其它产品。由于大豆生长环境的特点,一般集中于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种植工作。因此,东北地区也是国内大豆生产的重要种植区域。目前,根据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产量的分析发现,大豆产量与以往没有显著的提升,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区域中的病虫害问题。种植人员在种植大豆时,过于关注作物产量的提高,从而忽视了种植区域所发生的各类病虫害问题,对其没有及时进行防治和处理,从而导致大豆产量因病虫害问题而无法有效提升。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利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从而确保我国大豆生产的质量。

3 病虫害类型

3.1 病害方面

由于种植区域的气候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发生的病害情况也不尽相同。在东北地区较为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大豆褐纹病、根腐病等。大豆根腐病一般会使作物植株无法达到正常的高度且较为矮小,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变弱,当大豆植株发病时,可以观察到其茎部出现明显的黑褐色斑块且该斑块会不断进行发散,若种植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对植株进行处理,就会导致大豆表面的斑块色泽较深且外皮层出现严重的腐烂情况。褐纹病主要发生在大豆成株阶段,可以观察到叶片呈现出圆斑且中央或边缘呈现灰色或褐色。常见的大豆霜霉病通常发生在西北地区的大豆种植区,该病会导致大豆植株不断凋零叶片,同时存在一定的霉烂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及质量。

3.2 虫害方面

除各种病害之外,对大豆产量有着不利影响的还有各种虫害,各种不同种类的害虫会直接影响国内大豆种植区的生产质量,种植人员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防治,将会对国内大豆种植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大豆种植区所遇到的害虫灾害分析可知,主要害虫为大豆蚜虫、大豆潜根蝇等。根据大豆种植区所处的不同种植环境以及区域土壤的具体情况,所遇到的害虫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大豆种植人员需要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重点观察了解当地的气候环境变化以及种植区的土壤情况,对可能遭遇的大豆害虫做到了然于心,从而针对性地对害虫进行防治工作。通常来说,大豆害虫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远远高于各种病害,因为害虫灾害不仅会直接破坏种植区域的大豆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大豆种植区域的土壤情况,所以种植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大豆种植区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4 防治要点

4.1 农业防治

为了确保大豆种植区域内的大豆能够正常成长发育,对所遇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种植人员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手段进行处理,对大豆种植可能遇到的各种病虫害进行针对性、全面的预防和治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内大豆的生产规模和质量。农业防治手段是指种植人员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全面检测,对需要种植大豆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其具备能够满足大豆生长所需的养分,还需要对大豆的种苗进行质检工作,确保种子不携带任何病菌。同时需要避免种植区域出现重茬等情况,这样可以有效保障轮茬栽种技术的合理性。此外,种植人员需要时刻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浇水施肥工作,注意处理植株附近生长的杂草规模,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料。同时,还需要对种植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管,确保整个种植区域的整洁卫生,对于生长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理工作,避免由于杂草抢夺土壤养分而影响大豆生长,同时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病虫害预防工作。

4.2 化学防治

除农业防治手段外,化学防治技术也可用来处理各种病虫害问题,种植人员采用化学防治手段可以高效地减少各种大豆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规模。在栽种大豆前,种植人员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先的处理工作,如包衣技术,从而充分地提升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对于大豆生长中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病虫害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种植人员需要了解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根据种植区域中大豆生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进行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如,对于大豆蚜虫或者其它斑病问题,可以采用多菌灵试剂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杀死蚜虫,进一步降低种植区域内部的蚜虫规模。通常来说,蚜虫是各种植区较为常见的害虫之一,蚜虫所带来的大豆病变传染性极强、传播较快,蚜虫会利用大豆叶片不断地吸收大豆内部的汁水,从而影响大豆的正常生产,若种植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蚜虫并对其进行处理,就会导致蚜虫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该区域的大豆产量得不到保障。

4.3 生物及物理防治

一般情况下,种植区域会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采用生物以及物理防治的手段对大豆病虫害问题进行处理。如,利用各种含有不同物质的白僵菌粉进行防治,将该粉末放置于种植区域的空旷地带,从而使接触到该粉末的幼虫因发病而减少该幼虫的规模;采用振频诱虫灯吸引相关的害虫进行诱杀工作。此外,还可以对大豆的种子类型进行挑选,选择抗病虫能力较高的种子。需要对种植区域的害虫进行定期的检测工作,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治。

4.4 轮作种植

为有效提升种植区域中大豆的生产质量以及有效避免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问题,针对大豆表层抵抗能力较差的特性,种植人员可以采用换茬栽种的手段进行作业,该种植手段可以进一步提升大豆作物对于各种病虫害的抵抗性,促进大豆生长效率。利用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种植方式,可以使种植区域的土地土壤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即在不同情况的种植区域中轮流种植各种类型的农作物,可以确保各个农作物能够有效吸收所需的养分,从而避免种植区域中土壤内部的养分或微量元素被农作物过度吸收,进一步提升大豆的生产规模和质量。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大豆种植技术,对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种植要点进行把控。此外,还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确保大豆种植的产量,进而不断促进我国大豆种植行业的正常发展。

猜你喜欢

栽种害虫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