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游动物对河蟹池塘养殖的重要性

2021-12-06张燕

水产养殖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颗粒饲料游动河蟹

张燕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中国传统的水产珍品,其肉质清甜可口且营养丰富,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退渔还湖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池塘养殖成为河蟹的主要养殖模式,其规模也越来越大[1]。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食物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从以前吃到河蟹到现在注重吃高品质的河蟹[2],这就要求养殖户注重养殖细节,采用绿色生态化养殖模式。

浮游动物是一类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水生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一般个体较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3]。浮游动物在水体中普遍存在,其种类多、种群数量大且代谢能力强,对水质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浮游动物作为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循环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体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传递,在水质检测及防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4],对河蟹池塘绿色生态化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浮游动物为河蟹的饵料

饵料的选择对河蟹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冰鲜鱼等动物性饲料的来源和质量得不到保证,为避免投喂后影响河蟹生长及养殖池塘水环境安全,国家已推出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方案,并在各个养殖区积极推广[5]。颗粒饲料在池塘养殖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市面上颗粒饲料的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动物蛋白含量差异较大,投喂劣质饲料会导致养殖池塘中的河蟹营养摄入不足。

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游动能力弱,不能远距离游动,也难以抵抗水流,是水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新鲜饵料,可被底栖动物和其他水生昆虫所捕食,同时这些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也是河蟹喜食的活饵料。浮游动物具有易培养、易存活、便于储存等优点,是河蟹大眼幼体天然的开口活饵料。浮游动物作为河蟹的饵料,能够提高其蜕壳率,降低饵料系数,补充颗粒饲料中所缺失的动物营养。

2 浮游动物能够净化池塘环境

随着河蟹池塘养殖规模的扩大,其产能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极易造成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碎屑等过载,导致养殖水域生态失衡和水质恶化,降低河蟹品质[6]。池塘的水肥力保持在中度可保证河蟹的成活率、规格以及产量等,水肥力过大会增加河蟹的发病率。浮游动物作为池塘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可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和消亡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有效地控制其暴发,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河蟹池塘养殖模式能充分地发挥饵料、肥力和水体的生产潜力,对资源的利用率高,但也存在细菌失控等问题。在浮游动物密度较大的水体中,浮游动物可调节和控制水体细菌的数量。

河蟹池塘养殖模式中过剩的颗粒饲料沉积在池塘底部,若未及时处理,会发酵导致水质和底质的恶化。浮游动物可摄食饲料残饵,消耗多余的氮源,改善底质。因此,浮游动物密度大的水体可减少改善底质和水质药品的使用,减少清塘成本,使河蟹生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环境中。

3 浮游动物为监测和评价水质的指示动物

指示动物指的是能够指示其所在水体水生态环境状况是否发生变化的动物,一般静水池塘中的指示动物主要为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游动能力弱,不能长距离游动,会随着水文因子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酸碱度等发生变化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浮游动物对温度和盐度具有强烈的即时反应,一般浮游动物最适温度为18~28 ℃。随着春末夏初温度的升高,浮游动物的密度明显增加,夏季高温时节,其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密度和生物量降低,到秋季又会有一定程度增长。盐度的升高会使浮游动物群落中的耐受性高的种类得以存活,耐受性低的种类就会死亡,最终导致池塘内的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浮游动物大部分是好氧生物,当池水中溶解氧降低时,其密度就会降低。河蟹池塘养殖不可避免地会投入生物制剂等,对水环境产生危害,利用浮游动物可指示投入品的危害性以及对养殖河蟹的生态胁迫。

池塘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池塘内部稳态很重要。其浮游动物数量和种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3],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将影响池塘中的光照强度和溶解氧等,不利于池塘的生态平衡,也会影响河蟹正常的生长和繁殖等。

猜你喜欢

颗粒饲料游动河蟹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把手放进袋子里
金枪鱼
鸡粪如何加工成鱼饲料
制粒温度和粉碎粒度与颗粒饲料品质关系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