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防大潮大汛救灾技术
2021-12-06王卫平
王卫平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沿海开发总公司,河北 唐山 063611)
每年夏季和秋季,沿海地区极易遭遇因连续暴雨形成的大汛,若大汛与海水大潮同时出现,通常会形成洪涝灾害,致使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遭受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帮助沿海地区水产养殖户和单位做好防大潮大汛和救灾工作,现结合自身实践,以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为例,提供水产养殖中防大潮大汛的救灾技术。
1 暴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1.1 暴雨对池塘养殖的影响
(1)水位上升。暴雨可直接导致养殖池塘水位急剧上升,增加池水溢塘风险。
(2)水温骤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进入池塘,导致水温骤降及水质突变,使养殖动物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
(3)pH 值骤降。雨水常为弱酸性,暴雨使养殖池水pH 值快速下降,连续暴雨还会导致养殖池藻类大批死亡,进一步降低pH 值。
(4)溶解氧下降。持续的暴雨易使池塘水体上下分层,阻碍水体上下对流,造成池塘养殖动物因缺氧而发病甚至死亡。
(5)摄食量下降。强降雨导致养殖池水质突变,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强烈,严重影响其摄食。
1.2 暴雨对工厂化养殖的影响
工厂化养殖一般都配有1~2 个池塘作为沉淀池,暴雨同样会造成沉淀池水温下降、pH 值骤降和溶解氧下降,也将进一步导致藻类大量死亡,死亡的藻类被分解后将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并释放大量毒素,引起水质恶化。此时抽取沉淀池的池水同样会使车间养殖动物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导致其摄食量下降,暴发疾病等。
2 大潮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单是海水大潮不会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造成太大影响,但夏季、秋季海水大潮往往会与连续暴雨形成的大汛同时发生,此时易造成水灾。上游泄洪,同时海水大潮不退,洪水与潮水同时积聚于河口与沿岸,使池塘外水位急剧升高,有冲毁池塘闸口、围网与堤埝使养殖动物逃逸的风险。
3 大潮大汛灾害应对措施
3.1 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和水位变化,及时采取加固闸口和围网及加高池堤等措施,防止大潮和洪水冲毁池塘,造成巨大损失。(2)提前检修排水设施,遭遇暴雨应及时排出上层淡水,防止上下层水体不能形成对流,造成养殖池水体缺氧。(3)提前检修增氧设备,发现养殖水体缺氧时及时开启增氧机。(4)提前备齐增氧剂、水质底质调节剂、水体杀菌剂和抗应激药品等,做到有备无患,出现问题时能及时采取措施。(5)暴雨过后,及时调节工厂化养殖的沉淀池水质,避免车间养殖动物发生应激反应和暴发疾病。(6)渔业抢险时要注意人身安全,注意防溺水和触电,抢险人员应当配备救生装备,遇到危险情况应当及时撤离,涨水时要尽快远离泄洪道,同时安装防护设施,以免人员或物品被洪水冲走。
3.2 修复养殖设施
对于损失不严重的池塘,应尽快全面加固和修复养殖设备、闸门和堤坝。已经淹没的池塘,水位一旦下降,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早抢修养殖设施,避免产生更大损失。
3.3 灾后水产动物养殖管理
(1)做好灾后评估。一般可通过摄食量估算或潜水员观察确定剩余水产动物的数量,为后期的饲养管理和补放苗种做好准备。
(2)防止灾后疫病暴发。水灾过后容易暴发各类鱼病,因此要加强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止传播。水灾过后,常发生养殖动物大量死亡的情况,应及时打捞死亡动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打捞人员和工具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给其他养殖动物。
(3)坚持巡塘。水灾过后,要早晚定时巡塘,多观察,多比对,及时发现患病的养殖动物,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有效防控鱼病的暴发和传播。
(4)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水灾过后,生态平衡被打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易暴发各种鱼病,这时要注意对鱼病的科学诊断,可采取内服加外用的方法对症治疗。
3.4 灾后水质调控
水灾过后,一般使用标明剂量的碘制剂对水体消毒,及时换水,以调节水质,增加溶解氧,使养殖动物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主动采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适时开启增氧机,避免因养殖水体缺氧而“泛塘”。
3.5 灾后饲料管理
水灾发生时,水质突变,水体易缺氧,此时应适当减少或停止投饵,避免养殖动物因摄食过多消耗自身血氧,导致缺氧及鱼病的发生,同时避免剩饵造成水体污染。水灾过后应视水质与养殖动物活动情况,适时逐步加大投饵量直到正常投喂,不能增料过快,可在饲料中拌入免疫增强剂和维生素C 等药物,以增强养殖动物自身免疫力,防止发生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