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认知与传承
2021-12-06蒲恒恒
蒲恒恒
(西安建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1 园林植物发展历史
中国地缘辽阔,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大约有35784种植物,占世界植物资源的1/10;有很多植物应用于园林栽培中。园林绿化植物,是指绿化植物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闲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绿地应用的植物。
园林植物的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原始人洞穴时代。但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维护生态和观赏。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是最早进行人工栽培植物的时期,如《诗经》中记载了桃、李、杏、梅、榛及板栗等经济植物的栽培;战国时屈原在《离骚》中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则是花卉栽培的较早记述。西汉盛世,汉武帝营建的上林苑别宫,种植了大量的观赏植物。如《西京杂记》中记载:“汉上林苑中有千年长生树、万年长生树。”《西京杂记》还提到武帝初修上林苑时,群臣从远方进贡的树木花草有2000余种之多,并具体记载了其中近百个品种的名称;同时,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大规模植物引种的先河,大批的南方珍奇树种北移京师,气势蔚为壮观。经过魏晋随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成为了独立的产业。中国园林植物的发展可谓绚丽多彩。
2 古典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
多年以前,古代的士大夫及文人骚客们已经开始探索植物的性格与品质,将植物的审美属性与人的思想巧妙连接,细心雕琢寄情于景于物。植物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还成为古人表达情感、追求道德品质与精神的一种文化载体。但凡草木总是和人的秉性是相辅相成的,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互为铺垫,热爱花木之人都有将某种花木作为个人精神支柱的意念;对私家庭院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的认知能映射主人的性格与精神追求,这是中国园林植物文化的独特之处。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涉及到大量的园林植物,这些描写体现了植物赋予鲜明的感情色彩与文化属性。将园林植物比拟为人,如《诗经》中记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记录了当时折柳送别的情况;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写道“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以桃花比拟美貌女子,诗人期盼着能够再次遇到去年的那位女子,然而却没有能够再见女子一面;海棠常常被寓意为美人、美女之类,宋僧惠洪《冷斋夜话》中写道: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尔”,海棠被寓意为睡美人;海棠有四品,木瓜有村姑野气之美,贴梗有小家碧玉之美,垂丝有大家闺秀之美,西府则有倾国倾城之美,唯杨妃差可比拟,不负国艳之名。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认为桃花艳如艳姬,也见证了桃花被誉为美女的内涵;另外,表达了李花飘逸如女道士,杏花则要妖娆、风流一些的看法。
清代李渔《闲情偶记》中写道“未闻稍其易色,始终一操守”、“又能甘淡守素”,道出了李树的坚贞操守而又甘淡守素的性格品质,可谓和文震亨的看法如出一辙。同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提到“是树最喜淫着,莫过于杏,予常名为风流树”,古代文人常在书房外多栽植杏树,也验证了这一点。北宋宋祁《玉楼春 春景》中写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枝条上开满了杏花,争着抢着要到前面来,就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园林植物寓意性格与品质,这是最多的一类。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映射出圣洁、高洁的品质,同时莲花在中国文化里面象征着和善,夫妻和美之意;白玉兰寓意高贵、纯洁,同时寓意大家闺秀之意,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里面写“最称绝胜”、“不堪与玉兰做婢”,写出了玉兰的高贵典雅的形象,王维《辛夷坞》中写道“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在幽寂山谷中花开如霞,映照诗人心中之落寂;另外,石榴、葡萄被寓意为多子多福,齐白石的名作《老鼠偷葡萄图》,老鼠繁殖能力强,葡萄多耔,寓意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竹子象征气节与坚贞不屈的精神,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名作《竹石图》,题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画出了竹子坚贞不屈的君子气节,这也是千百年以来中国文人所推崇的精神。
在中国园林植物性格文化里面,寓意美好愿景的植物有很多,如,柿子树寓意事事如意,枣树寓意快人一步,早生贵子,这是人们对未来的愿景的祈福。椿树寓意长寿,在冬季或者早春时节椿树上的荚果在风中摇曳发出发出细雨般的响声更显年深日久。牡丹寓意富贵吉祥,元代诗人李孝光《牡丹诗》中写道“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写尽了牡丹的富贵高雅。
3 植物性格文化的分类及形成分析
园林植物寓意着性格品质或者美好愿景,分析植物文化性格形成的缘由,有助于深刻理解植物的文化性格;同时对挖掘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生长特性
由植物的寿命及常绿等特性所引发的文化性格,是重要的一类。如,银杏寿命长久,被寓意为长寿的意思;梅花迎寒开放,清香宜人,民间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说,在寒冷时节,梅花不畏严寒悄然开放,表现出梅花的不屈不挠的文化性格;孔子《论语》中有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冬季寒冷时候,万物凋零,只有松柏不落叶,表现出松柏耐得住寒冷,引申出松柏坚韧不拔、万古长青的文化性格;南京中山陵周围遍植松柏,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永存。
3.2 所处环境
园林植物所处的环境而引申的文化性格,主要是由于植物所处的土质、气候等条件因素。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生长在淤泥之中而不染泥尘,直白地表现出荷花的洁净与干净,引申到性格层面,如同在黑暗的社会里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体现了荷花圣洁、纯洁的性格品质;白杨树能在西北沙漠地带和一些盐碱地带依然茁壮成长,表现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折射出表现出白杨树坚强、坚韧的文化性格。
3.3 形态结构
园林植物外在的结构、质感、颜色、形状等最容易被捕捉,对捕捉到的因子进行品质化、拟人化、祈愿化的连接性构思,遂引申相应的文化性格,这也是文化性格中最多的一个分类。如,竹子空心,而竹节通直,引申出竹子虚心、正直的文化性格,同时也被作为君子的象征;白玉兰花色洁白无瑕、妖娆万分,寓意为纯洁、高尚的文化性格,常常也被寓意为大家闺秀;葫芦多籽,“籽”谐音为“子”,引申出多子多福的文化内涵,同时葫芦上肚和下肚比例协调,引申出和谐的文化内涵;贴梗海棠通常开花在树的中下部,而且形状一般较小,花为纯红色而有润泽,犹如小家碧玉。
3.4 字音
植物名称某个字的读音连接到某个有相同或类似读音而又有美好愿景的字,这就是由字音引申的园林植物文化性格。如,人们常常将玉兰、海棠、牡丹、桂花配置在一起,寓意“玉堂富贵”,这些寓意都是由园林植物名称某个字的读音,而引申出来的文化内涵;桂花的桂谐音为贵,因此富贵是桂花的文化内涵之一;枣树的枣谐音为早,寓意凡事快人一步;榉树中的榉和举同音,有步步高升、中举的文化寓意。
4 园林植物性格的发展现状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建设遍地开花,园林绿化建设的数量与面积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发挥,导致园林绿地建成之后文化内涵缺失,中华文化没有更好的继承与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4.1 植物选择
植物选择上,更加注重园林植物的视觉效果与档次,缺乏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合理设计与应用。如,某单位绿地中摆放一块大石头,题字“自强不息”,配置的植物多是芭蕉、桃树等,植物的选择没有和“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吻合,而应当选择梅花、竹子等园林植物。有的学校里教师宿舍楼周围多栽植大叶女贞、樱花的等植物,没有很好地烘托出“教师教书育人,桃李芬芳的文化理念”,如果适当配置一些桃树和李树,则文化内涵瞬间提升。
4.2 缺乏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引导与创新
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早在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在《杏花诗》写道“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表达出对杏花的赞美。而晚唐诗人薛能是第1个破坏了杏花的形象,在《杏花》中写道:“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可见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是发展变化的。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应当朝着积极乐观向上的维度进发,这就需要对园林植物正向文化性格的引导与传播。
4.3 园林植物的性格文化没有得到好的宣传
根据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后被人工栽植到中国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及台湾岛,而日本将樱花文化性格塑造成国民性的文化内涵,每年樱花开放,日本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往赏花,这是中国樱花文化之痛。近几年随着“数字化”园林的到来,很多管理单位推出了二维码识树,但是没有相应的文化性格内涵。国内很多地方推出了“荷花节”、“桃花节”等文化旅游项目,但是重心多在于吃喝消费上面,赏花也是走马观花,没有很好的文化内涵的引导与传播。近些年以来,很多打造城市文化内涵,评选出市树、市花,但是市民对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内涵,知之甚少,没有做好“市树”、“市花”文化性格内涵的宣传,这对于城市文化内涵的塑造有所缺憾。
4.4 外来园林植物文化的不断渗透
近些年来,很多私人别墅“枯山水”、“茶亭”、“筑山庭”等园林文化样式备受推崇,这也是本土园林植物文化性格没有很好的宣传与挖掘的缘故,没有将园林植物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没有渗透到思想与国民性里面。
4.5 栽培技术落后,缺少新品种,已有品种退化
如,在苗圃中发现金镶玉竹中有新的变种,与郑板桥所花竹子风韵一致,正在繁育新品种,可丰富中国竹种类与竹文化。中国虽然是种植大国,却不是培育大国,以花卉为例,资料显示,种源严重依赖进口。2008年花卉业进口总额1.37亿美金,种球进口额占52.41%;而出口总额1.57亿美金,种球出口额仅占3.28%。依赖国外的栽培会影响本土园林植物的发展和应用,也会影响植物的文化含义。
5 园林植物性格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5.1 大力挖掘和宣传中国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让公众深刻了解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
不但在专业书籍和杂志上,更要通过电视、网站、报纸等大众传媒,特别要重视文学作品、歌曲作品对于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的宣传。一首脍炙人口的描述园林植物的散文,可能要比一本论述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专著更能被读者接受。如,矛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使人们认识到了白杨质朴、坚强、力争上游的文化品质。
5.2 与时俱进,去芜存菁,发展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
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随着时代审美的特征而不断发展的。如,木槿是很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如果现在仍然依照明代的审美标准把其看作低贱的品种,则不利于木槿的观赏价值。
5.3 提高园林植物的栽培、育种技术水平
改进和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使本土植物能与外来植物在观赏性和生态抗性上相抗衡。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常常与植物的观赏性相关联,当植物品种退化,观赏性不强时,其所具有的文化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5.4 注重生态和地方物种多样性保护
如,传统的红叶植物是元宝枫、黄栌、鸡爪槭等本土植物,一些公园过于强调红叶的视觉效果,不但使用外来的美国黄栌,而且种植具有排他性的火炬树,不但破坏文化多样性,对于生物多样性也有影响。
5.5 适当引种外来园林植物
在应用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含义,将之与中国园林植物融合,构成新的文化性格。园林植物的文化多样性保护并不是盲目拒绝外来植物,而是应该注重外来园林植物的本土化,并赋予其符合中国审美标准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