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土壤质量管理探讨配置的几点思考
2021-12-06桂靖
桂靖
(盘龙区绿化工程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233)
0 引言
园林是生态保护的关键,园林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构建,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园林景观建设能够满足城市居民自由交谈与休息的需求。一旦园林受到污染,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众对园林建设的需求,以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因此,需要对园林土壤进行科学管理。
1 城市园林构建遵循的原则
1.1 园林土壤质量的概念
现阶段,国内外对于园林土壤质量概念仍没有统一定论。可将园林土壤质量理解为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适宜性,园林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及品质有直接关系。如今,土壤质量可分为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与土壤健康质量3 个既相对独立却又相互作用、影响的集合。简单来讲,是土壤支持生物生产能力、净化环境能力、促进动植物与人类健康能力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关键内容,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1]。
1.2 按照地形特点构建园林
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区域的地势特征。如果地势相对平坦,就可建设为平坦的园林,反之,如果地势崎岖,应该按照崎岖的地势进行建设。所以,在对园林设计时,应该要观察其地势特征与地理结构,从地势特征着手研究,科学设计园林。由于在园林整体设计环节中,地势作为影响园林建设的关键因素,会因为受地形特征所制约,从而限制园林设计。因此,需要按照地势特征进行合理规划,使园林设计与地势特征相融合,依照地势特征进行丰富且具有层次感的设计。以多元化设计方法,布置城市园林空间。
1.3 把握当地气候特点
由于我国各城市气候特征有所差异,所以相关城市园林设计也有本质区别。如果在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或是热带草原气候等地区开展园林建设时,应该要重点关注排水问题。如果是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干旱地区,需要遮蔽阳光。所以在对城市园林空间进行建设时,需要融合建筑特征与当地气候考量,还需要充分考虑相关绿色植被与建筑相结合,以此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保障。按照气候特征进行合理规划,保障园林空气流通顺畅,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休闲空间,满足居民的需求[2]。
2 园林土壤质量管理现状
2.1 园林土壤资源损害严重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与相关政府并未对园林景观建设予以重视,而是将发展重心放于工业生产与发展方面,致使城市空间狭小,布局也有待完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对城市空间园林景观建设时,会对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但由于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酸雨、汽车尾气、污水等都会对园林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制约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例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园林土壤酸碱度明显偏高。此外,行人对园林土壤随意践踏、车辆压扎现象也较为严重,会严重破坏园林土壤结构,使园林土壤容重过大,导致植物的根系发育受到极大的阻碍,不利于园林种植生物与苗木生长[3]。
2.2 园林绿化植物栽植与养护不规范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具体施工中,树种品类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其中苗木种植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对城市中大型游乐场所或是公园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时,会选择种植白桦树,但由于种植白桦树的价格过于昂贵,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成活概率也难以大幅提升,而如果选择种植松柏等苗木,虽然松柏苗木的外形美观,但树冠中会存在大量的枯枝,所以在城市游乐场与公园中大面积的种植松柏,并无可行性意义。目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多以经验为主,缺乏科学性的养护方案,导致园林养护工作存在较大的不规范情况。
3 关于园林土壤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园林施工后表层土壤的存储
在对城市园林进行施工建设后,需要集中存放剥离的表层土壤,使土壤资源不被破坏,充分发挥园林表层土壤的作用,利用肥沃的表层土促进绿化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国内大多数园林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对表层土壤储存并不关注,为此,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以作规范,同时也需要加大土壤使用监察力度,避免土壤资源的随意浪费[4]。
3.2 加大养护工作者培训力度,规范园林养护工作
具有较强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人才是保障园林养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环保部门优秀型专业人才的质量与数量严重缺失。所以,需要对环境监测人才进行系统化训练与考核,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制度,并设定明确的奖罚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将具体工作职责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量与综合素养,为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为城市绿化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5]。
3.3 对园林土壤科学施肥
由于受地形及气候等因素所影响,园林绿化苗木在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空气、水分等自然条件,还需要足够的营养成分。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施肥管理,是保证绿化苗木茁壮生长的主要措施,通过施肥向土壤中增添有利于苗木生长的养料,增强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便利与保障。此外,在对苗木进行施肥追肥时,需要在天气晴朗的自然条件下施肥,在土壤处于干燥状态下,施肥效果较好。在开展施肥工作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科学检测施放肥料,保证肥料不会对苗木构成损伤。在施肥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沟施方法,将肥料施入后,覆盖土层,能够有效提高施肥效果,并对自然环境进行维护。
3.4 从文化角度进行园林绿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是由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累积,文化还能够传承与发扬国家及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导向。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历史长河,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与传扬,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时,需要融合城市文化进行建设,以增强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6]。
4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与恢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直接联系,要想提高园林土壤质量,就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环境保护,降低对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能够实现环境保护,还能实现园林建设利益最大化。还需要保证园林建设清洁生产,构建环保体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提倡节约水电等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控制园林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居民应该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社区可以组织居民进行定期培训,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还可以构建关于环保知识的相关公众号或是网站,将环保知识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普及,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7]。
在国家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将会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促使社会主建设走绿色生态环保道路,以此实现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环保检测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充分体现绿化环保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与城市建设工程相关联的建筑项目,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对自然界受损植被进行有效的恢复,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园林绿化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所以应该将环保设计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工程建设中。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将园林绿化设计的时效性、实用性、整体美观性、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作用加以展现,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良好发展。
5 结语
园林土壤质量管理与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直接关系,园林土壤质量管理周期较长,而园林建设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根本保障。因此,环保部门应该加大资金与人力资源投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完美实现美化城市、净化环境的目标,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