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意蕴

2021-12-06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修德念头人心

王 荣

(玉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1],儒、道、佛是圣人之学,其初始之所在,是普利天下人乃至利益一切众生之心,是通过内省内观等方法亲自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后从自己清净的自性里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像普通的哲学家一样,通过大脑的思考,逻辑的推理形成的理论。因此,圣人之间绝对没有隔阂,只是各自采用的概念系统不同,殊途而同归,表达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目的都是一个:引导同时代及其后代人幸福人生,觉悟生命。

表面上看,各家学说自有面貌,实际上千家万户原是“一”家,群经所述都是“道”家,归根结底都是“人”家。儒家讲孝之心头、道家讲常饮自家水之舌头、佛家解决当下这个念头,头头是“天人合一”之“道”[2]。儒家之道:“一以贯之”,“本立而道生”。道家之道:“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佛家之道:“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千经万论都是修心,儒家讲正心,道家讲静心,佛家讲明心,所有的努力都是帮助人启迪道心,开启内在的大智慧,找到本自具足的明德或良知(儒家)、真心或元神(道家)、佛性或自性(佛家)。

在圣人之学的经典中,存在着两部分智慧,即隐含的和显化的,隐含的智慧是教我们如何修心,达成内在的觉悟和提升。内圣在现实中的呈现就是做好人,做好事,利他利众展现生命的健康自在,如此,让我们既能够享受生命内在提升的喜悦,又能够让我们自在地生活在当下,这两方面的同时存在是以内在提升为本。《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天行”指的是高维,是形而上“道”的层面,通向高维的意识能量是“天行健”,内在纵向不断向高维提升是“自强”,突破三维,明心见性,合“道”了,才是真正的自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坤”是形而下现实三维经验世界的层面,讲的是内在意识能量与外在物质能量高度地和谐于当下所呈现出的生命状态。在纵向和横向生命和谐的存在中,核心是内在纵向提升[3]。

二、“道”之释义

写“道”的时候,一点点下去,叫“混沌初开”“无中生有”,再对立地点一点,阴阳相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加上一横,表示阴阳相合为道。阴阳即是能量,道就在能量里面;万物及人身上充满着同样的一股能量,能量里面的造化规则在宇宙叫“道”,当它赋予给万物之后叫“性”,道即是性[4],两点之下是一个自,这个阴阳之道我们本自具足,“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个体生命的能量与生命来源处的能量(道)是合一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代表悟道一定是反求诸已;加个走之,还要行动起来,才能合道。简单来说,首是脑袋,代表智慧,之代表行动,知行合一,才能悟道、合道。

道是衍生万物的力量之源,是宇宙的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老子说我不知道,但是在我们这个宇宙形成之前,它就存在了,“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法自然”,道遵循祂本来的样子。那么,道在哪里呢?我们到哪里去找道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一刹那都没有离开我们,每个人都在道中,只是被我们自已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等负能量给遮蔽了,犹如乌云遮住太阳,其光辉无法透射出来,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经》讲的三易:一是变易,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中;二是简易,变化不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的,大道至简,“天人合一”,观念一转化,自已的时空世界就转化;三是不易,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不易,即“道”,通过简易“证得”不易。在生命里,一化万象;在寂静里,万象归一。儒道佛都强调在打坐内观的静中慢慢体认,转回来找这个“一”[5]。也就是说,儒家“返本还原”,道家“归根复命”,佛家“明心见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里的“不变”即“不易”;“缘”指的是随时都在变化中的现象世界中的人、事、物等外部条件,即“变易”。一个志于道的人,面对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和问题,不会被其左右,而会运用灵活的方法随顺变化着的时空条件而守不变之正“道”[6]。

三、“德”之内涵

德,繁体字是憄,双人旁意为内在的心即隐形人与外在的行即显形人要相合,心地再好,无端总发脾气打人骂人,不是有德;反过来,如果言谈举止都很不错,但心地已接近垃圾场,也不是有德,只有内外一致,表里如一,心境美,行为美,才是有德。心是身体的司机,修德的归依处是修心,诚和信是德的内核,直心即“思无邪”,心正则一切正,外在的行为只是内部念头的推动。发心正,发心纯,发心诚,把弯弯绕绕的私心修成直心,没有任何贪嗔痴曼疑怨恨恼怒烦等负能量的污染,当心应对万物时,象镜子一样,“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受任何外境的干扰,非常清净,不再是私欲和情绪的奴隶,自己成了真正的主人,也就是佛法中的“歇即菩提”。

在《尚书·大禹谟》这篇文章中,帝舜对大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7]朱熹、陆九渊等大儒,皆认为这四句话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主旨,视其为中国文化的心传家法,即十六字心传。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心传家法,更是中西方历代圣贤的心传家法。这里我们只谈“人心惟危,道心惟危”这八个字,从字面上来看,人心是危险的,道心是微弱的,人心容易把人引向危险,道心本身很微妙微弱。人心(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即人性的弱点,恶,消极力量,表现为各种贪欲、偏见、自私、狭隘、傲慢、攀比、虚荣、嫉妒等负能量;道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即人性的优点,善,积极力量,表现为觉悟、豁达、仁爱、谦虚、正直、无私等正能量。几乎所有的人生困惑和灾祸都是人心招来的;几乎所有的辉煌灿烂都是道心创造的。人心是社会所有矛盾和冲突的根源;道心是一切和谐美好的源头。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超越人心,澄明道心。当心渐渐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是“道心”逐渐超越“人心”的过程,当道心完全超越人心的时候,就是“无我”的格局和境界。修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超越人心,澄明道心的过程。

“智慧”二字浓缩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首先,智慧的“智”可理解为:“知”即觉知,“日”即光明,“智”即光明的觉知,有了这光明的觉知,就可以“抓心中贼”,用光明的觉知觉察情绪、欲望、念头。给自已点一盏心灯,阴暗的念头一起,马上就能照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这股私欲的能量不能马上被照破,那就用你觉知的心灯一直照着它、陪伴它,直到完全转化为止。王阳明先生为了转化一股阴暗的能量念头,有时要静坐几个小时。智,也意味着带向光明的知识。“慧”可理解为:丰,用高粱杆树枝捆在一起,象形为一个扫帚;倒过来的山字,象形为撮箕,下面是个心。慧就意味着拿扫帚在你的心地上不断清扫人心的垃圾,用撮箕把它撮掉,慧也就呈现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也可以把道心比作成一面镜子,人心就是镜子上的灰尘,灰尘擦干净了,道心这面镜子自然就呈现出来了。所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知识只有作用于智慧才有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即智慧,人生之本。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一个人修德超越“小我”走向“大我”归于“无我”之后的自然状态。对万物的慈爱是一种境界,孔子说“仁者爱人”,佛陀说“众生平等”,与宇宙万物一体的慈爱之心能够生发出来是以完全消解“小我”,将人性的负能量完全转化干净为前提条件的,是自性之爱,自性之光的外显。“俭”即俭朴,对自己的吃穿住用等生活要求非常低,极简主义,把不必要的欲望给切断,因为这些不必要的欲望,不仅增加了心灵和身体的负担,更是遮蔽了智慧,欲海难填,“知足者富”。“不敢为天下先”,即永远把自己的利益要求放在最后,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利益要求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小我”的名闻利养全部被打破,呈现出完全利他利众的生命状态,也就是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无我”的心量、格局和境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四、修“德”才能合“道”

道与德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人与道之间的障碍是人的心灵之镜布满了贪嗔痴慢疑和怨恨恼怒烦等私欲的灰尘和杂质,将灰尘和杂质这些负能量清除的过程,就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也是德性不断圆满的过程。“天之载我者,德也”,找“天”可能找不到,可是一个人身上有德性的话,那就是天存在的证明。德是“天”的承载力量,是“道”的显示器,缺德就是亏“天”了。“天道远,人道迩”,德是聚宝盆,“德者,得也”,有德有得,德者得之,越是利他,就越利已。德性较高,心灵净化的较为彻底的人才能悟道,进而才能合道。反过来讲,一个真正合道的人,必定是一个心灵彻底得到净化,完全消除了人和大道之间障碍的人,必然是有德之人,总结为:合道的人必然全德,全德的人才能合道,合在一起为道德。

修身即是修行,修行即是修德,修德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念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随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随时修正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毛病和习气。觉察观照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不让恶的念头生发出来变成现实的行为,通过内观等方法慢慢将其转化,也就是将念头从“我能得到什么”转向“我能给予什么”。利已之念为恶,利他利众之念为善,有善的念头,就有善的行为,有善的行为,慢慢就形成善的习惯,善的习惯最后形成善的性格,完成能量的升级,人格的圆满,“心纯净,行纯善”,所以修德的根本是修念头。打坐内观时,不断地觉知到内在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但不恐惧它,不排斥它,不批判它,而是承认它的存在,理解它的执着,接纳它的全部,与它们做朋友、爱人和亲密伙伴,用一颗平等无别的心与温柔温暖的爱慢慢融化它们。如此来宁静你的心,净化你的意念,提升你的能量级别。对自己内在念头的清晰度,决定心智的清晰度。当一个人的德性修到完全不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时,也就不会对一切人、事、物产生控制和占有的念头,心灵就会处于没有任何束缚的解脱和自由的状态。也就是说,越自私的人,烦恼、焦虑、压力越多;越无私的人,越不受名闻利养的束缚,心灵处于空灵的自由状态,越容易找到与宇宙大“道”相连通的自性“宽带端口”,回归本来,“朝闻道,夕死可矣”,已超越生死。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如果不能全部地归合于道,那么就局部地体会德;如果不知道何者为德,那就做到仁,这里的仁强调的是外在行为,可能心地上还有很多垃圾没有清理掉,但言谈举止是过关的;德既强调外在行为,又侧重于内在的起心动念。“仁者,爱人”,与义相比,仁者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的范围要广大一些。如果仁也做不到,那就讲义,义是只能在本位上做到“亲亲”,也就是上孝,下慈,尽悌,尽职,做不到“仁民,爱物”。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就守一个礼,以礼为代表的规则,规范。如果连礼都守不了,那下一步就是面临法律,法律都要突破,那就只好接受暴力的惩罚了,因此,老子说,没有道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孔子将人大体上分为五类: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圣人,从庸人到圣人是德性渐次圆满的过程,“君子上达于道”,君子以达“道”为最高价值。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志于道”一句就涵盖了下面几句的功夫[7]。道是最高价值,是一生追求的方向;那如何能够达“道“呢?要通过修德才能达“道”,即“据于德”;那如何修德呢?“里仁为美”,也就是心中常驻芳华,将心处于“仁”的境界,心地纯净,时刻涵纳真善美;那又如何能够达到“仁”的境界呢?是通过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方式调心,使自己的身心慢慢发生变化,比如阴暗的能量念头来临时,用心弹一首曲子,在弹奏的过程中,人曲合一,阴暗的能量念头自然会被转化,道心会渐渐澄明。另一层意思,“艺”即“义”,也就是做好“孝悌”的本位和工作的本职,通过本位本职这一角色服务社会,把本位本职做到极致,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心量、格局和境界渐渐被打开,最后成就自己,即“游于艺”。正如闻名世界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说“工作即修行,在工作中修行,是锻炼灵魂、提高心性、培养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我们灵魂的层次,光明我们的良知”,这里的“良知”即“道心”。

五、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心”,可以笼统地理解为精神、德性,或者电脑的软件操作系统。电脑需要杀毒、格式化,甚至重装系统,这是净化,人的心灵也需要净化,把心灵上积累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等诸多垃圾都清掉,心灵就会变得干净,智慧之光就会焕发。安住道心相当于格式化的开始,完成生命格式化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原有的生命程序非常庞大,不是短期就能删除干净的,这就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原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易”是给自己重装系统的过程,这就是悟后起修,也就是明白道心之后,安住在道心中观照世界,让道心生起妙用,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并且形成利他利众的新习惯与新思维[8]。正如俪波教授所说:志于道的君子会发现生活中遇见的所有人、事、物都是应用题,这就是觉,读懂了一道应用题就是一次悟,悟有不同的层次和境界,与终极智慧“道”相关联的悟才是彻悟,读懂了题目再去做题,才叫行。如此,心上学,事上练,每一个当下练的都是心境,最后完全打开精神世界,与整个宇宙大道同频共振,这就是修德的过程。那么,德性渐次圆满于合道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呢?自古以来,很少有悟道的圣贤给我们做具体的描述,孔子“予欲无言”;老子也感慨“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佛陀拈花,迦叶一笑”,最终极的智慧“道”是超越语言的,由于每个人的根基不同,悟境也完全不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出来怕听者黏着于中间境界,反倒影响其通往终极智慧。尽管如此,孟子还是大体上概括出修德路上渐次呈现出的六个境界[9],即“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以坚定君子修德的方向和信心。

猜你喜欢

修德念头人心
自由
最冷不过人心,最暖也不过人心
愿得一人心
早晨锻炼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鱼和水
做官与“修德”
无忧踏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