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12-06王德鹏王丽晨姜兆玉王文侠杨傲傲
王德鹏,王丽晨,姜兆玉,王文侠,杨傲傲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6—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求我们亟需在高校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1-3]。“课程思政”的要义是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学的“育德”功能,将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结合在一起,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进行,针对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两个根本问题做出积极回答[4-7],进而积极推动培养“缘事析理、明辨是非、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任务[8-10]。
《植物生理学》是揭示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课程,主要包括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调控作用和机理[11]。《植物生理学》具有基础性强、内容覆盖面广、跨度大、应用广泛等特点[11],该课程中的讲授内容包括微观的分子生物学和宏观的生理生态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和工业产业化息息相关。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有效加快了植物生理学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在作物生理方向产生了突破性的理论和技术。因而在《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可以高效和充分地挖掘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要素,更好地衔接智育与德育。
2 潜移默化,展示民族自信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我国植物生理学的诞生伴随着社会动荡及战争战火,诞生的社会和环境条件极其艰苦,其发展和成就依靠的是我国植物生理学家百年如一日辛苦努力和奋斗的结果。1917 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启业人和领域科学家钱崇澍发表了《钡、锶及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的学术研究论文,成为我国植物生理学领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1923 年,钱崇澍、邹秉文、胡先骕共同编著了《高等植物学》,作为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学教科书。20 世纪20 年代,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3 位植物生理学启业人已开展植物生理学课堂授课,且建立了植物生理学研究试验室。1933 年,汤佩松放弃美国优厚的试验及生活环境,回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植物中首先发现细胞色素氧化酶、叶绿体中碳酸酐酶的存在。1965 年,我国学者在全球第一次合成人工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81 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tnA。2015 年,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方青蒿素,为世界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8 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剪接体组装及激活机制。老一辈植物生理学家的爱国爱党精神及其突出的科研成果,使学生真正深刻体会到民族自信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3 润物无声,加深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准则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习作风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旨在将学生培养成社会责任感强和爱国情怀的高新型人才[7]。《植物生理学》阐述了植物生命发育规律、植物生长活动特性及其与生长环境的互关系。深入学习植物生理学理论,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和实施,可以促进和提高粮油产量、品质和抗性,有利于保证国家粮油安全和食品安全。植物生理学在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呼吸作用方面,势必会促进作物的高产、高效、高质生产,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环境下,植物生理学知识的运用对于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非常重要。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和实践不断的深入,将不断加强植物生理学在作物生产中的地位。其植物生理学知识的运用和发展,尤其是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方面的调控,将不断促进作物学和栽培学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荣誉感和使命感,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
4 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将求真务实精神和求真务实之风与《植物生理学》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可以找到一条指导植物生理学科学研究精神的主线,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结论必须从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得出。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实例,例如,“第七章植物激素生理”中的“小”激素做出了“大”贡献,积极引导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
韩国黄禹锡干细胞学术造假的丑闻逐步被揭露,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属子虚乌有;我国河北科技大学研究人员韩春雨关于Ng Ago-g DNA 基因编辑技术的科研成果,虽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但其相关试验过程无法重复被撤稿。全世界很多知名科学家和学者深陷“学术造假门”,科研论文数据造假事件频繁出现,这些造假的研究论文像一面镜子,更像一面警钟,告诫后来者——科研没有捷径。实际的正反例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经得起被检验、被质疑、被核查的求真精神。
5 独辟蹊径,培养积极的创新意识
在《植物生理学》课堂授课中,以“原始的创新”“改良的创新”“借鉴的创新”作为主要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授课和讲解。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引导创新,不断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基本知识和试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生理学问题和技术的拓展性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创新性思考,用创新性的角度和方法解决问题。例如,以植株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为案例,提出“游离脯氨酸含量过程中,同学们手上的皮肤出现紫色是因为什么原因?”的问题。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要求学生写一篇科研或试验方法方面的论文,其要求与正式发表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相同,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科研思维能力,将理论和技术创新应用于实践实习,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启发性思考,提升创造性,激发崭新的思考,同时,加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项目、社会实践等的力度。人民教师不能也不可以只作为搬运知识点的“专家”,其工作和职责不仅包括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还包括灵魂、品行和人格的塑造。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充分解读和传授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和自然变异环境条件下各项生命活动,让学生可以高效解决植物生产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而对植物各项生命活动规律和生长发育机理有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在“授业”和“解惑”的教学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健康职业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9]。通过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团队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