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的缺位及回归

2021-12-06邓金春

关键词:劳动技能家庭

邓金春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福建 福州 350117)

劳动教育是什么?劳动教育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1]。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020年3月、7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家庭劳动教育兼具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属性,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通过数据库检索发现(在中国知网以“家庭劳动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仅有184篇),关于家庭劳动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3]。

2020年初,疫情来袭,全民抗疫。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居家办公,孩子居家学习,成了生活常态。这给家长与孩子提供了更多相处的时间和空间,为家庭劳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机会,劳动成为孩子居家抗疫生活的最好方式。但同时也使家庭劳动教育的问题更加突出,家庭劳动教育缺位的问题得到充分暴露,很多孩子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甚至根本就不劳动。那么,疫情之下,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缺位的问题主要有哪些表现,为何会缺位,该如何回归?本文将从劳动教育内涵的四个维度(劳动观念(1)现代汉语词典,对“观点”的解释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对“观念”的解释是泛指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与意识、精神、思想等相同。此处认为,用“观念”较为贴切。、劳动态度、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习惯)对上述三大问题进行剖析。

一 家庭劳动教育缺位之主要表现

全国优秀校长凌宗伟指出:“劳动教育在今天已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在家庭中,这主要表现为家庭劳动教育的缺位。孩子是家庭劳动教育的起点,也是落脚点,孩子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态度消极、劳动知识与技能缺乏、劳动习惯,是现今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缺位的主要表现。

(一)孩子劳动观念淡薄:不重视劳动

劳动观念是个体对劳动的看法和认识,它在一定程度折射出个人乃至社会的文明程度。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新时代的学生应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意义,认识到劳动者的崇高品质及伟大力量。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的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孩子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由于家长的过分宠溺,“重智轻劳”教育文化的误导和社会“好逸恶劳”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劳动观念十分淡薄,轻视劳动,漠视劳动,甚至歧视劳动的现象并不少见。

当前家庭中孩子劳动观念的淡薄主要表现在:第一,轻视劳动,劳动与我无关。很多孩子认为:“劳不关己,高高挂起”,劳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不劳动也没关系。只要把书读好了,也能生活得很好。就算书读不好,也有办法生存下去。第二,漠视劳动,不珍惜劳动者的成果。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边是环卫工人辛苦地在打扫,一边是孩子在不停地乱扔垃圾”,完全漠视环卫工人及劳动成果。第三,歧视劳动,把劳动者分为三六九等,认为脑力劳动者优于体力劳动者。孩子们普遍认为公务员、医生、教师这样的职业比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要高尚得多。当有孩子说自己长大后想当清洁工、挖掘机司机时,总会引来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家长也会连忙纠正孩子的想法,让其往社会认可的职业方向思考。

(二)孩子劳动态度消极:不愿劳动

劳动态度,是个体对劳动的心理倾向。当前呈两极分化,反映人们是愿意劳动,还是拒绝劳动;是尊重劳动,还是鄙视劳动;是喜欢劳动,还是厌恶劳动;是热爱劳动,还是逃避劳动[4]10。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愿意劳动、是否尊重劳动,这是对宪法有关劳动规定的基本态度。而是否喜欢劳动、是否热爱劳动,是在前两种态度的基础上,对劳动认识的情感升华。因而,劳动态度具有层次性。人们可以参加劳动,尊重劳动,但有可能仅仅只是一种义务性、强制性的结果。尽管宪法规定劳动是一种义务,但在具体的家庭劳动教育实践中,这种义务的履行大打折扣,有调查显示,大部分(82.3%)的孩子对待劳动采取消极的态度,只有17.7%的孩子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5]。

当前家庭中孩子劳动态度消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愿劳动,被迫参与。劳动必定会消耗能量,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会让人有“苦”的体验。而人性是趋甜避苦的,孩子内心是不愿劳动的,除非劳动能让他们感到快乐。但为达到家长的要求,得到喜欢的奖励品,只能被迫参与。第二,应付劳动,敷衍草率。家长让孩子帮忙洗碗,孩子很快洗完了,家长过去一看,压根没洗干净,孩子总在想办法应付家长。第三,逃避劳动,搪塞拖沓。不想洗碗,就说看完动画片再洗,拖一会算一会,甚至拖着拖着就忘记了,这其实是在逃避劳动。

(三)孩子劳动知识与技能缺乏:不会劳动

劳动是人的本能属性,劳动创造了人,人的生存需要具备相应的劳动知识与技能。现代汉语对“知识”的解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对“技能”的解释是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知识的获得需要不断地积累,技能的获得需要不断地练习。家庭劳动教育的一大任务就是要丰富孩子的劳动知识,提高其劳动技能。然而,在“6对1”家庭模式下,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孩子不愿劳动,也不会劳动,呈现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瓶倒不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

当前家庭中孩子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日常生活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东方神童”魏永康,14岁考入重点大学,17岁进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因生活无法自理而最终被劝退。生活中很多小学生不会自己剥虾,只能“望虾兴叹”,很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第二,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不珍惜劳动产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都能倒背如流,但见到秧苗时却不知是何物,吃不完的饭菜随手就倒掉。第三,服务性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强。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父母含辛茹苦供孩子上完大学,孩子却成了“啃老族”。我们还能指望这样的孩子参与服务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吗?

(四)孩子劳动习惯较差 :不自律的劳动

劳动习惯,是指个体由于经常性的劳动而使之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4]11,它是劳动价值观外化的行为表现,是稳定、自动化的行为,有好坏之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也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家庭劳动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日常家务劳动习惯。

当前家庭中孩子的劳动习惯怎样呢?通过观察并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当前家庭中孩子的劳动习惯较差,是一种不自律的劳动。首先,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的时间明显不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曾对多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家务劳动时间进行调查,其数据显示: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 、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只有0.2小时,这就是“教育0.2现象”[6]。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题组2019年对全国3 390位家长的调查显示:“小学生一、二年级周一至周五平均家务劳动时间约为 17.33分钟,三至六年级约为17.49分钟,初中生约为17.02分钟。”[7]其次,孩子在劳动过程中缺乏自律,难以持之以恒。老师带五年级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孩子深受启发,回家后开始帮奶奶做家务,但坚持不到一周就不了了之。再次,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中带有太多强制性行为训练的成份,缺少主动自愿的情感投入。湖南卫视“少年说”节目里的男孩付轩昂当众抱怨:“我妈总以社会实践为借口,逼迫我做家务,洗菜、刷碗、拖地,甚至还得做饭。”除了热议,我们更应反思我们的家庭劳动教育确实存在着什么问题?

二 家庭劳动教育缺位之主要原因

家长是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孩子的示范者,而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从家长身上寻找家庭劳动教育缺位的原因,能够提纲挈领,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家长在劳动观念上的偏差:重智轻劳

家长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所形成的劳动观点,直接关系着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教育的态度。然而,由于“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和现实“唯分数”功利化的影响,很多家长在劳动观念上出现偏差,表现出“重智轻劳”趋向。有学者对家长看待“学习”与“劳动”的认识和态度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家长认为学习重要的占92.6%,认为劳动重要的占5.3%,认为学习与劳动同等重要的占2.1%[5]13。

首先,认为劳动不重要,甚至没必要,可以被代劳。一位85后独生女妈妈认为:“劳动要耗费孩子大量的心力与体力,对孩子来说太辛苦了。孩子不劳动也没关系,只要有钱,可以雇人代劳。再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扫地机器人、洗碗机各种都有了,大人都懒得做,更何况孩子。”其次,认为读书比劳动重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话谈中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现在是学生,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读好书比劳动更重要。孩子考高分了,才能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找个好伴侣,过上好日子。”最后,认为劳心者优于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理也。”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劳心者”,甚至从幼儿开始就给孩子灌输“劳心者优于劳力者”的理念。在“重智轻劳”观念的误导下,家庭劳动教育一直处于弱化、缺位的状态。很多孩子不但没成为家长期望的“劳心者”,而且也没成为家长所鄙视的“劳力者”,一事无成,成为对家庭、社会的无用的人。

(二)家长在劳动态度上的消极误导:负面强化

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从物质相对匮乏年代走过来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普遍持一种“补偿心理”,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多照顾、过分爱护、过度保护,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孩子参与劳动,负面强化了孩子的劳动心理。久而久之,孩子更不愿劳动,从而反感劳动,甚至害怕劳动。

首先,反感孩子帮倒忙。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尝试与模仿的过程,小孩看到家长在劳动,会好奇地参与进来。但由于生活经验和能力不足,孩子经常会出现帮倒忙的情况。多半家长为了省事,直接拒绝孩子的帮忙,还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殊不知,这样会挫伤孩子参加劳动的积极性,让孩子对劳动留下阴影。其次,将劳动视为惩罚手段。劳动本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义务,但生活中不乏有家长将劳动异化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孩子贪玩,不好好学习,家长会指着建筑工人、清洁工说,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你就和他们一样,甚至还不如他们。每当孩子犯错,家长就会用扫地一周、洗碗一周这样的方式来惩罚孩子。当本来具有正面、积极价值的劳动被异化为一种处罚手段使用时,被处罚者对于劳动的体验就自然与行动被强制、自由被剥夺等负面、消极的心理感受建立起联系,劳动也就必然被视为一种痛苦的、应当尽量避免的人生经验[8]。

(三)家长自身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不合格的教育者”

比起学校与社会,家庭劳动教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但并不是说对家长的素质没有要求,毕竟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政协委员许洪玲在两会期间建议“开展家长教育,父母持证上岗”,引发热议。实际上我们很多父母是“不合格的教育者”,他们不具备家庭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更不懂得怎样去教孩子。

首先,养而不教。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只管满足孩子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无视对孩子心理层面的教育。孩子饿就给吃,孩子渴就给喝,孩子要玩具就给买,从来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获得,锻炼其心志,久而久之只会让孩子成为“不劳想获”的人。其次,教而不当。家长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且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孩子时毫无方向,无从下手,甚至还会误导孩子。孩子跟着电视广告学习垃圾分类,把垃圾桶里的垃圾翻得满地都是,家长看到,立马阻止孩子,并斥责说这是垃圾分类员的工作。垃圾分类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无疑这位家长误导了孩子。最后,有劳无教。劳动具有强大的作用,可是尽管少年的手在干活,但还没有显示出劳动的教育力量[9]。因此,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家长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和详细地指导,耐心讲解相关的劳动原理,帮助其掌握相关的技巧,升华其情感,达到既劳力又劳心的效果。可现实中,很多家长缺少对孩子合理地引导,将劳动教育硬生生变成了机械的行为训练。

(四)家长自身存在不良的劳动习惯:“不合格的示范者”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教育。”在家庭劳动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要孩子学会怎样做,而且要经常做、天天做和坚持做。殊不知,家长自身也存在诸多的不良劳动习惯,如不会做饭、不会自己洗衣服、不经常打扫卫生、生活物品乱丢乱放等。甚至,有的家长让孩子去刷锅、洗碗和打扫卫生,而自己却在打麻将、玩手机、看电视。这样的家长是“不合格的示范者”,时间久了,孩子难免也会沾染上家长的坏习惯,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甚至,很多时候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模仿父母所形成的不良劳动习惯,还会迁移到家庭之外的场所及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为何孩子书包里的东西总是乱七八糟的,课堂上需要的课本半天拿不出来?我们不妨去看看孩子父母上班背的包里是不是也同样凌乱不堪?

三 以疫情防护为契机,让劳动教育回归家庭

现今,我国劳动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学生薄弱的劳动意识和低下的劳动能力与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而家庭劳动教育因其生活化、灵活性、独特性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方向。疫情之下,重拾劳动教育,要从家庭做起,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深挖家庭劳动资源,让劳动教育真正回归家庭。

(一)劳“疫”结合,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家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学校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社会发挥着支持性作用。疫情防护,给家庭劳动教育创造了新契机,孩子有了更多居家劳动的时间和空间。而劳“疫”结合,则让孩子感受到劳动与生命的价值,提升劳动的能力,促进家庭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劳“疫”结合,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需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正确认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对劳动的最初认识和感觉是从家庭开始的。第二,家庭是劳动教育最真实的讲习所。在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中,迫于硬性评价的标准,学生们趋向于表现出认真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但回归家庭,没有了硬性评价,孩子对劳动的真实态度就会表现出来,这才是劳动教育最真实的样子。第三,家庭是劳动教育最便利的实践基地。劳动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日常生活劳动都是在家庭里完成的。其次,以疫情防护为教材,构建“家—校—社”合作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而疫情防护便是非常好的劳动教育活教材。学校因其专业性和系统性,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宣讲、网络媒体等途径,召集学生家长对其进行防疫防控知识的相关培训。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设立服务性劳动教育实习基地。家庭应充分联合社区,不断将疫情防控渗透到孩子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中去,让孩子在疫情防护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二)以“疫”带劳,发挥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疫情之下,家庭劳动教育正当时。家长们应以“疫”带劳,充分发挥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让孩子在疫情防护的带动下,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

1.纠正观念,以“抗疫精神”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观念具有导向性,家庭劳动教育回归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即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首先,作为家长应力争从“学而优则仕,分数至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中挣脱出来,科学、客观、全面地认识劳动教育,劳动不单指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切勿将脑力劳动置于至高位置,而轻视、忽视体力劳动,更不能用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二者应力求和谐与平衡。这与马克思、恩格斯极力主张的,人应该成为既能劳心又能劳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一致的。特别是在高科技带来人们生活更加便利,人趋于依赖、懒惰的今天,劳心与劳力结合、平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家长们应努力挖掘线上、线下抗疫事迹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引导孩子从中汲取力量,转化、吸收、升华其劳动观念。“抗疫精神”是“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家国精神;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是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是严谨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10]这是对广大抗疫工作者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肯定,同时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良好素材。

2.寓劳于乐,在疫情防护中培育孩子积极的劳动态度

孩子之所以对劳动教育持消极态度,是因为他们最初在试图参与教育劳动的时候,被父母拒绝或阻止,形成了不好的心理体验。或者家长完全把家庭劳动教育变成了简单的劳力训练,有劳无教,让孩子体会不到劳动中蕴含的快乐。作为家长,应把握疫情防护的契机,寓劳于乐,帮助孩子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积极的劳动态度。第一,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参与进家庭的日常劳动中,并试图制造轻松、愉悦的劳动氛围,增加孩子的劳动乐趣,用赏识的目光,悦纳孩子劳动的点点滴滴,让其有快乐的劳动体验。第二,家长可以“疫情防护”为主题,带领孩子一起创新家庭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融劳动、教育和娱乐为一体,达到培育孩子积极劳动态度的效果。网上曾报道,有家庭把疫情防护的基本常识编成了通俗易懂的歌曲,一家人拿着各种劳动工具表演得不亦说乎呢!第三,疫情防控期间,媒体工作者们捕捉到很多美丽感人的瞬间,家长们可以此为素材,引导孩子欣赏劳动者的美丽,尊重劳动者。还记得那个把“胡歌老婆”写在防护服上的女护士吗?她把一线抗疫人员的乐观写在了防护服上,她是美丽的白衣天使,也是美丽的劳动者。

3.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在疫情防护中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与技能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与建设者。劳动教育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人通过劳动去校验知识、平衡思考与操作实践[11]。因此,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必须在劳动中,通过劳动去实现。作为家长,应充分抓住疫情防护的契机,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在家庭劳动教育中,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一方面,以疫情防护为主题,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普及+生长+拓展”三层渐进的家庭劳动教育任务实施计划。“普及”性计划,让孩子获得疫情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好个人防护。如对新冠病毒基本知识的了解,知道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以及“七步洗手”的具体流程及要领等。“生长”性计划,旨在帮助孩子掌握更全面的疫情防控与技能,不仅关注个人防护,同时督促整个家庭成员做好防护。疫情之下家庭成员的心理沟通与疏导,家庭成员的健身计划,家庭成员的饮食营养的搭配等。“拓展”性计划,意在打开孩子的视野,关注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疫情发展的趋势,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在服务性劳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疫情防控中,青年学生志愿者,特别是大中学生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应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寓教于劳”。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既需要详细的言语讲解,也需要具体的动作示范,特别是对年龄偏小的孩子,家长更应该耐心地一遍再一遍地讲解和示范,并反馈纠正。这样孩子才能熟悉劳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及其中蕴含的知识及原理,才能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与技能。

4.以身作则,在疫情防护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

家庭劳动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其中家长的榜样示范和督促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应充分抓住疫情防护的契机,以身作则,在疫情防护的具体劳动实践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其一,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清单化。“日常”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做,日日做,经常做,持续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惯。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将疫情防护基本事项,以每日常规、每周常规、每月常规的形式列入家庭劳动教育的清单中,使之常态化。如每日测体温,每周一次大扫除,每月一次家庭集体锻炼。其二,日常劳动家庭化。家庭里每个成员的分工不同,因而所承担的家庭劳动也会不同。如做饭,惯常是妈妈一个人在做。其实,我们可以试着让一大家子都参与进来,各自做拿手菜,相互配合,享受热闹的劳动氛围。其三,家长可用“三个一”评估的方式,即通过“每天一记录、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价”,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12]。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容小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长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孩子做的事,父母绝不去做。

(三)以“疫”拓劳,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资源

家庭生活中的劳动资源,因家庭所在的地区、家庭经济生活水平、家庭结构而有所不同。有的家庭,洗衣洗碗靠手工,而有的家庭完全用智能家电代劳。但尽管如此,家庭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仍有一些共性,家庭生活中的各类家务就是家庭中的劳动教育资源[13]。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指出:“要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大拓展了家务劳动的内容和范围,防疫防护成了家庭生活中新增的劳动教育资源。以“疫”拓劳,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务自我型劳动资源,做好自身的日常防护。如要求孩子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勤换衣物、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多运动增强体质,调整心态,规律作息,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第二,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务家庭型劳动资源,监督家人做好日常防护。鼓励孩子提醒、监督家人做好日常防护,主动帮忙承担家务劳动,积极组织家庭成员的集体劳动等。第三,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务社区型劳动资源,增强疫情防护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孩子积极参加社区的防疫防护工作,在疫情公益劳动中增强自身的劳动价值感,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疫情发生以来,涌现一批又一批的社区疫情防护志愿者,他们中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还有小学生,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筑造了一座座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实堡垒。

疫情,似双面镜,既让我们看到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缺位的现状,又为家庭劳动教育的回归提供了契机。作为家庭劳动教育中坚力量的家长,应紧紧抓住时机,将劳“疫”结合,并以“疫”带劳,以“疫”促劳,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联合“家—校—社”的力量,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较高的劳动素养,即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与娴熟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家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家庭“煮”夫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