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要做好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
2021-12-06招远市金岭畜牧兽医站李伟
文/ 招远市金岭畜牧兽医站 李伟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主要特征为病猪高热、腹泻、呕吐以及脱水,若不及时治疗,常继发其他疾病,严重的会造成生猪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冬季是本病的高发时期,养殖场要做好猪传染性肠胃炎的防治工作。
一、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流行具有非常显著的季节性,表现为地方季节性流行,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发病最多,1~2 月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在夏季发病率极低。所有日龄阶段的猪都有易感性,仔猪感染是最为严重的,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死亡率高达100%。随着生猪的日龄逐渐增长,其临床症状和死亡率也会随之下降。一般而言,断奶猪、育肥猪以及成年猪发病症状相对较轻。本病传染源是患病猪以及痊愈之后带毒猪,病猪康复后仍可排毒,排毒时间长可达50~100天。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健康猪因接触病猪及康复猪的排泄物、呼出的气体及被污染的饲料等而被感染。猫、犬等亦可携带该病毒,进而导致猪只间接患病。冬季通风不良的猪舍,湿度较大,非常有利于本病的传播与发生。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乙醚、氯仿等常见消毒剂均敏感;不耐光照,粪便中的病毒在阳光下6小时即失活;对胆汁有抵抗力。
二、临床症状
本病根据猪日龄不同表现症状也不相同。
1.仔猪。仔猪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常突然发病,出现呕吐和严重的水样腹泻,排绿色、黄色或者白色有恶臭味的粪便,哺乳仔猪粪便内常含许多未消化的乳块,病猪脱水严重,精神萎靡,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若母猪患病,泌乳量下降明显,会加重仔猪病情。部分仔猪在发病前,体温短暂升高,出现腹泻症状后体温明显降低。
2.育肥猪。育肥猪感染后的体温略微升高,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排出灰褐色稀粪,病猪体重逐渐下降,若发生严重脱水会引起病猪的死亡。
3.哺乳或妊娠母猪。本病发病率初产母猪要高于经产母猪,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锐减、呕吐、下痢等症状;哺乳母猪感染会出现泌乳量下降甚至停止泌乳,有的母猪症状不典型,经3~7天药物治疗后可痊愈。
4.种公猪。种公猪感染症状不典型,通常呈水样腹泻,药物治疗即可痊愈。
三、病理变化
病死猪脱水严重,主要病变集中在胃肠部位,胃黏膜充血、出血,表面覆盖有黏液,胃内容物颜色为黄绿色,夹杂有颜色为乳白色的凝乳块;小肠出现卡他性炎症,肠管呈半透明状,内容物为黄色,并有大量气体,用生理盐水冲洗空肠,空肠收缩;肠系膜存在明显的充血现象;淋巴结以及脾脏肿胀明显,肾包膜下存在出血现象,部分病猪膀胱存在出血点,其心肌颜色为灰白色,冠状沟存在点状出血现象。
四、预防措施
1.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接种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可以降低猪群发病几率,哺乳仔猪可以通过母乳获取被动免疫,可以在母猪分娩前2~5周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疫苗,母猪接种时一般选择后海穴注射,15天后母猪即可获得免疫力。
2.强化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人员要保持圈舍内良好的卫生状况,做好通风工作,避免湿度过大,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疾病高发季节可以加大消毒频率,冬季消毒避免选择气味过大、刺激性过强的消毒液,可选用10%~20%新鲜石灰水、3%的甲醛或1%的甲酚皂溶液。如果本场出现传染性胃肠炎,须对病猪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全场严格消毒。
五、治疗方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猪只感染后症状不同,进行对症治疗。为避免病猪出现脱水症状,应为病猪提供足够的水源,在水里面加入维生素、糖类等各种营养物质及一些抗菌药物,提高病猪的抗病能力,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对于呕吐、腹泻严重的,可以应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等药物予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