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2021-12-06沈俏俏管云燕
李 梅 沈俏俏 管云燕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浙江 丽水323000)
1 定植前期工作
1.1 高温闷棚
在大棚内施入30~34 t/hm2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接着对棚内土地深翻,深度控制为30 cm,大水灌透,将地膜及时覆盖于土壤表面,压实地膜四周,接着扣好大棚膜,将通风口密闭,进行持续10~15 d的闷棚处理。可以使用土壤消毒剂提高闷棚的消毒效果。待技术闷棚,需对棚舍晾晒 15 d左右[1]。
1.2 整地作畦
在大棚内施入1.2 t/hm2的豆粕,1.2 t/hm2的油麻渣、1.2 t/hm2的鱼粉以及0.9 t/hm2的复合肥料,再次翻地并平整。可在大棚的北侧选择适宜位置设置宽度为70 cm的过道,沿着东西方向起垄,要求垄宽达到40 cm,垄高达到30 cm,需在两垄间设置宽为30 cm的走道,垄分别将石膏挡板设置于垄两侧,保证挡板在土壤内埋入深度达到5 cm,垄北侧挡板高度为40 cm,南侧为20 cm。每垄应分别铺设2根滴灌管,保证出水口方向朝上,待定植完成后在草莓苗两侧放置。
2 合理定植
2.1 科学选苗
草莓苗在选择过程中,应当以脱毒种苗为最佳,同时保证其白根较多、根系发达。要求种苗已展开4~5 片叶,其叶片厚实,叶柄粗短,茎根直径达到0.8~1.2 cm之间,将苗重2控制在20~25 g,保证种苗体型健壮,无任何病虫害问题。
2.2 定植时间与方法
8月底~9月初为大棚草莓的最佳定植时间。在定植时,应当尽量选择在阴天或早、晚时期。定植前保证浇入充足的底水,使10 cm表土处于湿润状态,接着使用定植器进行打孔栽植。定植时若田块内存在弱苗或者小苗、匍匐茎以及病老叶,需将其及时剔除,若存在应剔除弱苗、小苗,去除病老叶和匍匐茎,只留3~4片新叶,若侧生根过长,需及时对其修剪,并采用生根壮苗剂或生物菌剂及逆行蘸根处理。每垄栽种1行,株距控制在15 cm左右。栽植时应做到压实提苗,定向定植,保持弓背向沟,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定植完成后将剩余幼及时置于营养钵中定植,以便后期补苗。
3 田间管理
3.1 扣棚前管理
幼苗定植后应立即为其浇入充足的定根水,然后及时检查是否存在埋心苗和露根苗,做好其处理工作,将苗心上的土壤清除干净,埋严裸露的根系,扶正倒伏的幼苗。栽植后的前1周,每天应在早晚各进行1次0.5 h的滴灌,使土壤保持良好的湿润。缓苗后应及时进行检查并补苗。
3.2 扣棚与覆盖地膜
在10月上旬以及中旬比较适宜扣棚以及覆盖地膜,最晚不超过10月20日。扣棚时需要在上下通风口位置配置60目防虫网,避免棚外病虫进入。扣棚完成后及时采用烟熏剂对棚内进行杀虫消毒。选用黑色、银黑或黑白双色模进行地膜覆盖。覆膜前清除幼苗基部上的老叶、黄叶、枯叶及新生出的匍匐茎,当覆膜完成后立即进行破孔取苗,避免损伤茎叶。
3.3 温湿度管理
适宜草莓生长的温度在20~28 ℃间。在草莓幼苗期,需保证白天棚舍内温度低于30 ℃,同时夜晚处于12 ~ 15 ℃范围内。进入现蕾期后白天棚内温度控制为25 ~ 28 ℃,夜晚控制在8~12 ℃。开花期的白天棚内温度控制为22 ~ 25 ℃,晚上保证其不低于8 ℃。果实膨大期的白天为20~25 ℃,晚上不低于6 ℃。成熟采收期白天为20~ 23 ℃,夜晚保持在5~7 ℃。棚内湿度在40%~70%时较为适宜。
3.4 水肥管理
为结果期草莓植株补充高钾肥,可保证其果实甜度。草莓是一种需钙量较多的植物,在其生长中需及时为其供应钙肥。因草莓适宜生长于微酸性的环境内,需结合土壤条件做好灌溉水pH调节工作,保证土壤酸碱度满足草莓需求。在实际施肥中,需保证氮肥、磷肥以及钾肥配比科学,适量施入钙肥、锌肥、硼肥以及镁肥等,以防草莓植株出现缺素问题。待第一花序的果实进入膨大状态时,可追施高氮类的肥料,待第二次花序的果实开始膨大后,可追施高磷类的肥料,在待第三次花序的果实膨大时,主要追施高钾类的肥料。在大棚草莓整个生长过程中,其对水分要求较高,要求土壤湿度合理。草莓花芽进入分化期后,此时需保证土壤处于适度干燥状态,将其含水量控制在60%,进入开花期后,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70%左右,开花前1周需注意停止浇水,果实成熟期的土壤含水量控制在80%左右。日常管理中,具体可根据清晨叶片上是否存在吐水现象来掌握,做到干而不旱,湿而不涝,切忌不能忽湿忽干。
3.5 植株管理
日常管理中应经常将草莓植株上存在的枯叶、病叶、老叶及抽生出的匍匐茎摘除,将其运出棚外进行焚毁处理,帮助草莓植株降低其对养分的消耗,减少其病害发生概率并提高植株间通风和透光性能。进入花果期后,要注重疏花疏果,对一代花序仅需将顶果及下面5~6个幼果保留,侧花序同时开放时,应将留果量适量减少,对2~3代花序只保留3~4个幼果。若存在病虫果、畸形果、过弱花序,或者花序数量较多,需及时摘除,注意将健壮大果以及花序保留下来。
3.6 授粉
草莓属于自花授粉植物,主要利用风媒以及虫媒进行授粉。由于冬季大棚内无风无虫,极易出现畸形果,导致草莓产量以及质量的降低,基于此可采用蜜蜂或熊蜂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高,保证草莓的产量,提升其品质[2]。一般在草莓植株开花率达到5%时,即可在棚内引进蜜蜂或熊蜂。蜂箱放置处应避免遭受阳光直射,同时做好通风防潮工作。在棚内使用农药前,需要提前对蜜蜂或熊蜂回收,并将其搬离大棚,一般要经过24~72 h的安全间隔期才能重新放入大棚。
3.7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草莓病害一般是灰霉病和白粉病。预防措施主要是提高田间管理水平,避免过多施肥,控制大棚湿度,确保其小于60%,针对病株、枯叶以及病叶,保证及时摘除。防治灰霉病,可采用1000~2000倍的10%肽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喷雾防治,5~7 d进行1次喷雾,连用3次。防治白粉病,采用硫磺熏蒸预防,也可采用1500倍的25%嘧菌酯喷雾防治,5~7d喷雾1次,连用3次。
(2)虫害防治。草莓虫害一般有叶螨、蚜虫、粉虱、蓟马,定植7d后可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应用前应将害虫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初见叶螨,可在棚内投放适量的智利小植绥螨,同介质一起在植株上均匀撒播,每月1~2次,连续投放5~10次。初见粉虱,在植株上端枝条挂上丽蚜小蜂蜂卡,7~10d投放1次,连用3~5次。初见蚜虫,在棚内均匀放置食蚜瘿蚊释放器,3~5d释放1次,连用3次。
3.8 果实采收
草莓果实一般在开花后的35 d左右即可成熟,成熟后需要及时采收,最佳采收时间是在清晨露水消失或傍晚。采摘时用手抓住果实中下部轻提并扭转,使果实和果梗断裂分离,避免带梗采收。按照果实大小在容器中分级摆放,要求果实花萼无损伤、果柄短、无病虫危害、无机械损伤,包装的硬盒要带有透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