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家思想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的影响

2021-12-06王梦蕾杨泽刘玉良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0053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经素问黄帝内经

★ 王梦蕾 杨泽 刘玉良(.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杭州 30053)

先秦道家是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其基本思想起源于春秋末期的老聃,道家把“道”作为万物的本质和本原,“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道而生并随着它的规律而发展变化。道家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思想发展,并影响着整个封建时代乃至当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思想理论,其中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渗透尤为深远。

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形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摄生防病,二是既病防变,三是愈后防复。纵观全文,《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含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和瘥后防复等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健康状态的养生保健,也包括偏离健康但还未患病(亚健康)时的及时诊治和先见意识,还有疾病的防传防变以及缓解期的救治和康复,贯穿于中医防病治病的全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与“治未病”理论体系密切相关,道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对《内经》“治未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浅析如下,供同道参酌。

1 防患于先,把握先机

忧患意识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古代许多能人隐士的处世哲学。《道德经》提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认为事物可积少成多,正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且有其独特的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应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并对其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予以特别注意,杜绝它的出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同时又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认为应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这与《内经》“治未病”思想有很大的相似性,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己成,救其己败”。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应当在疾病初露端倪时便察觉病情,并及时施治,如此方能防微杜渐。正如张介宾注:“救其萌芽,治之早也;就其已成,治之迟也。早者易,功收万全;迟者难,反因病以败其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邪气侵犯人体,发展迅速,医者要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重于治;有病早治,把握先机;治之愈早,生机愈大。比照《内经》原文,显然老子这一“治之于未乱”思想引入到医学之中,便发展成为《内经》“治未病”思想的重要部分。《内经》中“治未病”治则的确立,是道家忧患意识与医疗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2 调和阴阳,阴平阳秘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道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又是相反相成的,“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相反相成的发展运动规律。这正符合中医学阴阳互为对立,互为消长,互根互用的规律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指出阴阳不仅是自然界,也是养生和诊疗疾病时遵循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吸收老子相反相成的哲学观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养生观,认为阴阳要保持平衡,不宜偏胜。养生应当“法于阴阳”“把握阴阳”“和于阴阳”,效法阴阳变化规律。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适时调节生活起居,如:“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世;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诊治疾病亦强调以平为期,注重调和,须根据患者症状,辨别病证的阴阳盛衰情况,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使人体达到阴阳平和的状态,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1]。

3 节制情欲,保守精气

《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指出声、色、货、利以及口腹之欲,若不加以节制而任性纵欲,将损性害命,认为“少则得,多则惑”,因此主张“为腹而不为目”“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养性节欲,方能保守精气,即“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啬者,俭也,就是爱惜精气,使之不白白流失[2]。“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的节制思想,千百年来塑造了中国人含蓄、朴素的心理特征,其清心寡欲的心理调试作用,过犹不及、节制的思想更是根深于中医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中,贯穿于整个“治未病”理论。《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即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的纵欲无度生活,认为应当“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经脉别论》亦指出“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情志、劳逸、饮食等不能超越常度,否则将成为致病因素。

4 既病防变,补损并行

道家首次提出“母”“子”的概念,《道德经·第五十二章》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认为可由母知子、由子知母。“知母”“知子”的观点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其与《周易》一起奠定了母子间的中医脏腑相互关系,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即从中转化而来。《内经》中对疾病的传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五脏中任何一脏疾病的发生都和其余四脏有传变关系,提示医者应掌握疾病传变的规律,已病防变。并且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治法,如金水相生法、滋水涵木法等。《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指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其有余而补不足”,老子认为“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这一命题对中医“治未病”理论亦有着重要影响,《内经》受此启发,提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等治法,贯穿于“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欲病防作及病后康复的全过程。

5 恬淡虚静,调养精神

道家认为“道”是虚静的,“清静为天下正”,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心的正常功能,因此人也应该虚静其心、虚极静笃以达到道的静心作用,从而达到自我的内修;“道”亦是自然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无为而治是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因此人只要懂得“道”的“无为”就能“常自然”[3]。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生长寿的思想,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皆是《内经》重视无为而治的体现。

精神养生的关键就是虚静,虚静其心才能调养精神,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道德经·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养神主张。这与《内经》虚静以保全精神的理念不谋而合,如《素问·痹论》中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心情安静则精神可以收藏;若躁扰不宁则会耗精伤神,如《灵枢·本神》曰:“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恐惧者,神惮散而不收”。形神共养的思想在《内经》“治未病”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内经》主张“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6 结语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道家重视忧患意识,主张无为自然、虚极静笃,强调精神养生以达到修身养性。《内经》受此启发,提出阴阳平衡、调养精神、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理念和具体方法,形成中医独特的“治未病”理论体系。“治未病”理论是指导并贯穿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重要思想,亦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关键一环,受历代医家推崇。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开篇即提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叶天士在其著作《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刘完素认为:“主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夭,皆自人为”,强调积极地自我调摄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后世医家以《内经》为基础,对“治未病”理论进一步丰富充实。未病先防及修身养性的调理观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模式中十分必要,对引领健康生活方式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内经素问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