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2030年的摩洛哥高等教育改革:背景、策略与挑战

2021-12-06

关键词:摩洛哥大学教育

高 萌

内容提要 自独立以来,摩洛哥积极实行高等教育改革,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且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为人才培养、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以摩洛哥政府面向2030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战略视角》报告为着眼点,首先分析摩洛哥高等教育发展长期面临的内部系统性困境,并进一步探寻此次高等教育改革采取的针对性策略,同时指出殖民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教学语言冲突问题将成为牵涉改革成败的核心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和数字鸿沟,知识、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迎接知识经济与数字革命带来的挑战,摩洛哥政府重视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生产等方面的作用。2019年,摩洛哥教育、培训与科研最高委员会(CSEFRS)发布了《高等教育改革:战略视角》(Réform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perspectives stratégiques)的报告,具体规划了2020—2030年十年间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旨在弥补高等教育的系统性不足,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科研活力以及国际化水平,使高等教育成为该国数字化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①CSEFRS.«Réform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perspectives stratégiques»,juin 2019.https://www.csefrs.ma/wp-content/uploads/2019/07/enseignement-supérieur-fr.pdf.Page consultée le 3 juin 2021.本研究将首先揭示摩洛哥高等教育改革主要的内在动力,其次探究摩洛哥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改革策略,最后分析影响此次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摩洛哥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

早在殖民者到来之前,摩洛哥就已经有大学存在。公元859年建立的卡拉维因大学(University of Al Quaraouiyine)在几个世纪的发展壮大中已经逐步成为伊斯兰世界重要的教育中心。但从办学理念、组织模式及社会职能的角度而言,卡拉维因大学并不具备现代大学的特征,因为它将大多数人排除在大学教育之外,坚持知识的传统形式而非探索新的科学发现,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独立后,摩洛哥政府依据现代大学的模式对本国古典大学进行改造,并建立起比较规范且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然而,政府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鼓励科研创新、推动专业化人才培养、积极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同时并未提供资金、人才、观念、法规、制度等层面的相关支持,从而导致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引发更进一步的教育问题,成为此次摩洛哥高等改革的内在动力。

1.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引发教育质量滑坡问题

受古典大学精英主义的教育传统及法国殖民统治时期严格的入学筛选制度的影响,高等教育长期是摩洛哥中上层阶级的特权。据统计,在独立后的1955—1956 学年,摩洛哥高等教育机构中本国学生仅有350 名。②Mekki Zouaoui.«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depuis l’Indépendance.La dégradation de la qualité était-elle inéluctable?»,2006.http://www.albacharia.ma/xmlui/bitstream/handle/123456789/31446/1231L%27enseignement%20secondaire%20dégradation.pdf?sequence=1.Page consultée le 8 juin 2021.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需的本国人才极度缺乏,法国人则得以在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为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大学生数量,以培养工业化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实现行政管理人员的“摩洛哥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

20世纪60年代,摩洛哥政府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降低大学入学考试难度、准许高等教育机构在高考前提前招收学生等措施,开启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1965年至1975年,摩洛哥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从6500 人增长至44000 人,增加了近6 倍。③Ibid.此后,高等教育入学率持续提高,从70年代的1%增长至80年代的9%,并于90年代稳定在11%的水平。④Ibid.2009年至2012年,摩洛哥实行“国家教育紧急计划”(Programme d’Urgence 2009—2012)期间,再次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目标,采取了普及义务教育、完善大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建设私立大学等辅助性措施。2013年摩洛哥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2.5%,并于2018年继续增长至38.1%,超过阿拉伯国家平均水平(32.4%),接近世界平均水平(37.9%)。⑤Naceureddine Elafrite.«1999—2019:Comment le Maroc a changé».Medias 24,le 2 juillet 2019.https://www.medias24.com/universites-a-acces-ouvert-un-systeme-a-bout-de-souffle-3240.html.Page consultée le 5 juin 2021.

伴随入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摩洛哥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但同时也面临着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首先,政府并未在扩招的同时大力改善师资、校舍、图书馆等教学资源与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师生比为例,国际惯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一般认为1∶14 的师生比最能保证教学效益。2001年至2016年,摩洛哥大学生数量增长了5 倍,但同期大学教师的数量仅增长了33%,师生比从1∶26 上升至1∶57,远低于国际标准,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⑥CSEFRS.«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au Maroc:efficacité,efficience et défis du système universitaire à accès ouvert»,octobre 2018.https://www.csefrs.ma/publications/lenseignement-superieur-au-maroc/?lang=fr.Page consultée le 3 juin 2021.此外,政府为了快速增加大学生数量,降低入学标准和门槛,牺牲生源质量,最终不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2016年摩洛哥教育部开展的“全国学生共同基础评估项目”(Programme National d’Évaluation des Acquis des élèves du tronc commun)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在读大学生并未掌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能力与知识技能,从而难以应对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⑦CSEFRS.«Programme national d’évaluation des acquis des élèves du tronc commun»,février 2017.https://www.csefrs.ma/publications/programme-national-devaluation-des-acquis-des-eleves/?lang=fr.Page consultée le 5 juin 2021.卡萨布兰卡大学(Université de Casablanca)的内部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3 学年的入学新生中仅有3.24%的学生高中会考成绩为优异,70.78%的学生成绩仅为合格。⑧摩洛哥高考成绩评级分为四档:优秀(très bien),良好(bien),中等(assez bien),合格(passable)。

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下降,摩洛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对知识劳动者的需求结构存在错位,与技术工人相比,拥有更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知识失业”的问题凸显。2018年摩洛哥高级计划委员会(Haut-Commissariat au Plan)的统计显示,未获得任何文凭的人群失业率仅为3.3%,中等教育毕业生失业率为13.5%,而高等教育毕业生失业率则高达22.9%。⑨Haut-commissariat au plan.«Taux de chômage national selon le diplôme»,le 11 juin 2019.https://www.hcp.ma/Taux-dechomage-national-selon-le-diplome_a267.html.Page consultée le 16 juin 2021.更高的学历并未促进大学生就业,反而给其带来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由此被称为“失业工厂”(usine à chômeurs)。

2.高等教育科研投入不足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独立后,面对全国专业人才紧缺的局面,摩洛哥政府首先将大学视为培养合格劳动力的教学机构,而非开展前沿研究的智力中心,高等教育的科研职能长期被忽视。直到1998年,摩洛哥政府在高等教育部中设立国家科研管理秘书处(Secrétariat d’État à la Recherche),专门负责规划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活动及分配各项科研经费,大学内的科研活动才在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

在各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公立大学是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阵地,公立大学的教职员工与研究生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私立大学与“大学校”(Grande École)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因而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科研产出较少。但是公立大学内部始终面临着科研经费缺乏、科研投入不足的问题。首先,公立大学科研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难以为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在摩洛哥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高校科研经费严重依赖政府投入,政府财政拨款在大学科研经费比例中占72%,而经合组织国家近一半的科研经费则来自企业研发投入。其次,在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教育经费在学校内部分配不合理,科研支出比例不足。为了应对在校师生数量的快速增长,高校的空间、设备设施等硬、软件设施需要同步得到改善。在公立大学中,约有85%的高等教育发展资金被用于公寓修缮、设备更换等经常性支出,仅有1.41%的教育经费被用于支撑科研活动。⑩Ibid.2017年,摩洛哥总体科研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尽管在非洲国家排名第三,仅次于埃及和南非,但仍远远落后于经合组织国家2.3%的平均科研投入水平。⑪Ibid.

由于难以解决科研经费缺乏的问题,摩洛哥科研人才流失严重,科研队伍建设缓慢。一方面,科研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研究员数量不足。2018年,摩洛哥高校中大约共有3.5 万名科研人员,但其中接近一半的人员超过55 岁,34 岁以下的科研人员比例仅占4%。另一方面,科研队伍学科构成不完善,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人员比例远超科技专业,占比约为40%,信息技术、医学方面相关人才尤为紧缺,分别占比21%和5%。⑫ENSSP.«Annuaire statistiqu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au Maroc 2017-2018»,le 11 décembre 2018.https://www.enssup.gov.ma/storage/statistique/1.l’enseignement%20supérieur%20en%20chiffre%20%202017-18.pdf.Page consultée le 16 juin 2021.

在此背景下,摩洛哥高等教育科研力量仍旧比较薄弱。由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整理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Indice mondial de l’innovation)对全球131 个国家及地区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排名。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摩洛哥总体创新指数位列全球第76,在阿拉伯国家中排名第八,落后于卡塔尔、科威特、巴林等海湾国家;其中,知识技术产出、科研人才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三方面的表现力明显落后于西亚及北非地区的其他国家,成为创新成果产出不足的主要因素。⑬WIPO.«Global Innovation Index:Morocco»,le 10 juillet 2018.https://www.wipo.int/edocs/pubdocs/en/wipo_pub_gii_2018-profile32.pdf.Page consultée le 18 juin 2021.在科研成果产出层面,2018年,全球共有400 万份科研成果出版,其中,摩洛哥仅占0.2%,在全球排名第58 名,落后于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非洲国家。就科研成果的影响力而言,2018年,摩洛哥在世界排名前100 科学期刊的文章发表数量仅占0.07%,在全球申请的330 万项专利中仅占0.08%。⑭Souad Badri.«La Recherche &Développement au Maroc:Réalités et perspectives». Le Matin, le 26 juillet 2020.https://lematin.ma/journal/2020/recherche-developpement-maroc-realites-perspectives/341580.html.Page consultée le 18 juin 2021.

3.高等教育的依附地位阻碍国际化的发展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肇始于西方国家,摩洛哥政府在建设本国高等教育时不可避免地借鉴了西方的理念和做法。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结构调整计划”的倡导下,摩洛哥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市场化、分权化、私有化的改革,并重建了课程教学体系,实行了国际主流的模块教学模式和美国式学期制,还引进了新型的学士学位—应用型文学学士,以此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作为前法属“保护国”,摩洛哥政府一贯注重与欧洲,特别是法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为此,在博洛尼亚进程开启后,摩洛哥政府于2002年引进了欧洲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使本国的学位结构、学术标准与欧洲保持一致。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增加了摩洛哥高等教育制度的国际可比性,为摩洛哥学者、学生在非洲大陆,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实际上仅仅复制和移植了西方大学的制度和模式,并未充分考虑本国社会的发展需要。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根据发展经济学的依附理论指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是不平等的,西方国家由于掌握了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学术语言、研究兴趣与发展模式,因而处于中心位置,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位置,并不断朝向中心方向的趋近,但由于其教学科研过程的加工性和移植特征而丧失了发展的自主性,所以在追赶中心的过程中日益被打入更加遥远的边缘,二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将日益强化。⑮刘淑华,杨旭.《再评高等教育依附理论——基于印度近30年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现实》.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6)89—96.

摩洛哥仿照西方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组织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的同时,并未增强本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反而成为西方高等教育机构的依附品,丧失了在国际化浪潮中的主动权。人员流动方面,大批师生单向度地从摩洛哥前往西方发达国家留学工作,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人才外流和智力资源损失。2018年,摩洛哥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超过6 万人,法国、乌克兰、德国、加拿大是摩洛哥学生前五大出国留学目的国;同年,赴摩洛哥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仅为1.9 万人,其中接近85% 的学生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加蓬、科特迪瓦、塞内加尔是摩洛哥前三大留学生源国,可见摩洛哥高等教育对于西方国家的吸引力严重不足。⑯«Mobilité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iants marocains».Challenge,le 24 octobre 2020.https://www.challenge.ma/mobilite-internationale-des-etudiants-marocains-la-destination-france-162505/.Page consultée le 18 juin 2021.国际合作方面,国际组织及西方国家的教育援助政策和国际交流项目往往暗含了诸多附设条件,并通过财政、技术等方式决定着摩洛哥高等教育政策,摩洛哥高等院校往往只是弱小的伙伴,无法成为平等的参与者,更难以创造性地发挥领导作用。⑰万秀兰.《非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12,34(06):19—23,37.

二、摩洛哥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

2019年摩洛哥政府发布的《高等教育改革:战略视角》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视了以往高等教育改革中经费、设施、人才等教育资源支持力度不足、制度设计缺乏自主性的问题,结合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2030年前国内劳动力市场及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从资源、教学、科研、制度层面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方向,使高等教育更加顺应时代与社会的前进方向。

1.资源层面: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与人才保障

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摩洛哥面向2030年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报告指出,在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优化并改善高校教学资源与办学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之举,要求政府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与师资保障。为了有效解决各类大学之间财政拨款分配不均、公立大学教育科研经费短缺的问题,摩洛哥将从以下层面改革大学经费筹措模式:一,扩展高等教育资助渠道和经费来源,鼓励社会力量向大学捐款,并对捐赠款项免税;二,转变高校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式,增加对优秀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相关的投资,以此提高等教育质量和竞争力;三,探索并实施必要的成本分摊机制,在增加经费预算投入的同时,优化财政拨款效率;四,建立大学基金会,支持大学自主进行资金管理;五,重视加强校友联络,发挥校友会对大学发展的积极贡献。此外,摩洛哥政府鼓励大学从国际一流大学的良好实践中汲取灵感,采取适应本国的环境的融资举措。

为了解决大学教师短缺的问题,报告还鼓励大学设立更多的数学、法语和英语教学的学士学位,并完善人才选拔程序和大学教师资格准入机制,允许这些专业的优秀本科生成为大学教师。同时,政府将建立专门的大学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支持开展教师教育相关研究,开发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从而为大学教师提供岗前与在职培训,使大学教师具备基本的能力及应对社会变革和自主更新知识的需要。

为了加快大学内部科研队伍的建设,报告强调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并以此塑造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认同,使其肩负起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双重角色;同时还鼓励大学采取多种方式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例如与博士生签约、聘请国外教授、鼓励本国大学教师出国研修等。

2.教学层面: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终身学习的人才成长通道是摩洛哥面向2030年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关切。当前,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给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认为,高等教育改革不仅应使大学生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还应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应付变化极快而又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力市场,大学不应变成学生接受教育最后的阶段,而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和学生品格的塑造;大学内的课程设置应强调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而非加强单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以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为此,报告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置于关键地位。首先,大学的教学内容应加强工具性、应用性知识的教授,实习课程、科学课程与职业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也应有所提升。

其次,学生实践活动应为教学改革提供补充与支持。作为大学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学生助理等渠道参与大学事务能够增强公民意识,获得将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必要经验。报告要求大学在图书馆、实验室、学校管理办公室等机构设置学生岗位,事先确定招聘需求与能力要求以供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工作报酬,使部分未得到奖学金补助的学生能够同样得到资助。

同时,作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有力推动者,大学教师应该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基本的教学技能,以及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并使其形成社会交往所必需的情感与价值基础。

最后,大学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健康有益的校园环境能有效解决大学辍学率高、校园暴力频发、政见不同引发的学生冲突等现象,为教学改革提供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保证。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硬件设施与文化氛围两个方面。摩洛哥大学将一方面加强学校图书馆、教学设备、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好的硬件环境,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证;另一方面开展例如健康宣传活动、戏剧演出、诗歌竞赛、音乐节等的文化类、体育类活动,培养大学师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为了保证学生的大规模参与,摩洛哥还将非学术性的课外文体活动纳入教学培养大纲与评估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从活动中受益。

3.科研层面:激发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效率与活力

提高大学科研水平是摩洛哥面向2030年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近十年来,摩洛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现代化,逐步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当前全球范围内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不仅要承担起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才的职能,还要把科研创新作为主要任务,站在时代前沿,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成为社会的智力中心。为此,摩洛哥政府希望加强大学科研的效率与活力,开展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推动本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避免因错过发展机遇而拉大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报告提出,政府应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大学科研活动战略提供方向和资金支持,保证研究人员快速获取国际科研创新的动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端,为国家发展计划(工业加速计划、绿色摩洛哥计划等)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报告还将研究生教育视为科研发展的重要环节,强调研究生教育必须吸引并培养优秀人才,为科研活动提供后备支持。一方面,政府应重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将科研贯穿至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使研究生教育为大学的科研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大学应设立研究补助金、公司补助金(bourse en entreprise)等科研奖励措施,增加卓越补助金(bourse d’excellence)的受益范围及受益人数,鼓励研究生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大力促进研究生的国际流动,为其提供国际交流学习、实习的机会以及资金支持,推动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了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效率,政府同时应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将研究生教育置于大学行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给予研究生管理组织一定的自主权,建立博士教育中心(Centre Doctoral)等专业机构,负责制定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测标准,并在国家评估中心的主导下对研究生教育结果进行评估。

4.制度层面:探索立足本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

增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是摩洛哥面向2030年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国际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报告认为摩洛哥应立足本国大学的发展现状,广泛吸收发达国家大学发展的先进经验,通过制度层面的改革,实现对借鉴及依附的超越,探索出适合本土环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首先,建立以学分制度和国家资格框架(Cadre national de qualifications)为基础的国际学历学位互认制度是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根本。依据报告的相关倡议,摩洛哥大学将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自主选课相结合的举措,建构起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课程学习,而得以选修跨学科课程,参加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并为其国际流动过程中的学分互认转换提供便利。制定国家资格框架能够增强摩洛哥各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解决国际教育交流中教育结构和学习成果缺乏透明度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在不同教育机构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

此外,完善去中心化、分权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国际化发展顺利推进的关键。报告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院校合并三方面做出具体规划,高校得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布局中掌握一定的自主权。在大学自治层面,报告主张赋予大学在教学、财政层面的自治权,促进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进一步发挥地方分权的政策导向,允许高校结合地区特色和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出适宜的国际化策略。然而,大学在享受自治权的同时必须与国家签订合同,遵守问责制,接受政府的评估与考核。在学术自由层面,报告强调学术自由与职业责任感的双重意义,支持教师自主开展科研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同时,要求其必须履行传播知识、培育学生的使命,对于论文剽窃、消极备课等违反教师道德的行为予以惩罚。在院校合并层面,报告倡导相邻区域内的大学开展合并,加强大学的多学科建设,应对全球技术变革带来的新专业和新职业需求;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强强联合,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辨识度和全球竞争力。

三、摩洛哥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其他挑战

从改革策略来看,摩洛哥政府仍然以实用主义原则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大学的社会本位,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但这种点对点式的应急方案并未重视殖民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教学语言冲突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有力根基,长远来看仍将限制此次改革的成效。

1.基础教育发展滞后

1956年,摩洛哥仅有10% 的男孩和6% 的女孩完成了学业,普及基础教育是摩洛哥教育工作的长期重点任务。1999年颁布的《教育和培训国家章程》(Charte nationale d’Éducation et de Formation),确定了普及6 到15 岁儿童的基础教育的目标,并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时间表:2002年6岁儿童小学入学率达到100%,2005年90%的学生完成初等教育,2008年80%的学生完成初中教育,2011年60%的学生完成高中教育和40%的学生获得高中毕业文凭。⑱Commission spéciale éducation-formation.«Charte nationale d’Éducation et de Formation»,octobre 1999.http://www.esi.ac.ma/Dossiers/20150713090757.pdf.Page consultée le 10 juin 2021.2008年,摩洛哥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015年全民教育目标的倡导下,又出台了“国家教育紧急计划”,将义务教育延长至15 岁,着力推动15 岁以后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毕业率及其入学率,大力兴建寄宿学校和食堂等基础设施,为走读生提供交通工具,以确保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的普及化。⑲Département de la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Programme d’Urgence 2009—2012»,juin 2008.https://www-iuem.univ-brest.fr/epure/figures/Programme_urgence_Maroc.pdf.Page consultée le 10 juin 2021.经过20年的发展,摩洛哥基础教育入学率有了明显提升,但中小学的辍学率和复读率却依然很高,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2018年,摩洛哥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与前年相比有所增长,分别为99.5%、89.7%和65.8%。与此同时,辍学率和复读率同样高居不下,辍学率分别为1.10%、12.02%和10.15%,复读率分别为12.3%、22.8%、14.4%,中小学辍学人数超过30 万人。⑳«Année scolaire 2017-2018:1 élève sur 7 est scolarisé dans le privé».Médias 24,le 16 juillet 2018.https://www.medias24.com/2018/07/16/annee-scolaire-2017-2018-1-eleve-sur-7-est-scolarise-dans-le-prive/.Page consultée le 19 juin 2021.

2.教学语言冲突问题

由于宗教、历史和殖民主义等原因,摩洛哥目前存在着阿拉伯语、法语、塔马齐格特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其中阿拉伯语、法语和塔马齐格特语是使用最广泛的三种语言。独立后,摩洛哥实行单一的阿拉伯化语言政策,将阿拉伯语确定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在所有的正式领域用标准阿拉伯语取代法语,以此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文化的一致性,巩固穆斯林的价值观和信仰。这一举措不仅使法语丧失官方语言的地位,也使塔马齐格特语逐渐边缘化。然而,学校中的阿拉伯语教学计划却因为师资、课本的问题难以得到顺利实施。直到1974年,尽管摩洛哥小学法语教师的职位已经完全由本国教师担任,但保护国时期的法语课本还在一直沿用。20世纪80年代,摩洛哥中小学校逐渐实现了教学语言的阿拉伯化,但是至今大学教学仍主要以法语为教学语言。㉑於荣.《 摩洛哥的阿拉伯化语言政策及其对摩洛哥教育发展的影响》.外国教育研究,2013,40(06):105—111.可以说,法语虽然不是摩洛哥的官方语言,但在商业、行政和教育领域始终占主导地位,并在高等教育领域与私立教育部门内维持了一种特权,是公立高等教育中的选修学科、私立高等教育中的所有学科,以及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的第一教学语言,阿拉伯语只是作为法语的补充而使用。这就造成摩洛哥教育系统中教学语言上下衔接的问题,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教学语言方面存在断裂,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转而接受法语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的难度。同时,农村地区人口大多仅接受了阿拉伯语教育,受到良好教育的城市人口则倾向于选择阿拉伯语和法语的双语教学,来自农村被阿拉伯化的学生因此则被排斥在了由法语和法国文化所主导的现有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之外,教学语言的改革反而带来了更大的教育差距。尽管1999年的《教育和培训国家章程》提出以多元化的语言政策摒弃单一的阿拉伯化语言政策,然而教学语言的冲突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语

独立后,摩洛哥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推动了古典大学向现代化大学的转变,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摩洛哥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希望解决大学内部长期存在的教育质量低下、科研发展薄弱、国际化水平不足的系统性问题,发挥大学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价值,应对全球数字技术领域的日益激烈国际竞争以及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化。但由于殖民主义历史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等原因,摩洛哥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教学语言冲突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和教学成果,成为此次改革面临的核心挑战。

猜你喜欢

摩洛哥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执子之手
“一带一路”文化使者采风摩洛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