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中后期田间管理及灾后补救措施
2021-12-06高文红
高文红
(河北省邯郸科技职业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46)
甘薯的生长发育过程,由于不同时期地上、地下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一般把甘薯的生育期划分为4个时期:发根还苗返青期(约20d)、分枝结薯期(约30d)、茎叶盛长期(约40d)、薯块迅速膨大期(70~100d),北方春季甘薯一般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栽植,到9月下旬至10月收获。北方春、夏甘薯7月底8月初进入生长中期,也就是薯块膨大期[1],这一时期是甘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田间管理是高产稳产的保障。而7、8月份又恰逢北方的雨季,降雨量大,容易发生涝害,因此,应做好甘薯中后期田间管理及灾后补救措施,力保甘薯高产稳产。
1 合理追肥
甘薯生长发育进入薯块膨大期即进入生长中期,此阶段茎叶已经封垄到达其生长的高峰期,薯块也相应的进入快速增粗膨大时期,这意味着甘薯进入需肥量的重要阶段。甘薯生长对肥料的吸收主要是氮、磷、钾肥,吸收量由多到少依次为钾、氮、磷。甘薯中后期因薯块膨大,甘薯垄的顶部容易产生裂缝,此时期也叫“裂缝期”,生产上注意重施“裂缝肥”,施肥量占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的40%~50%。裂缝肥主要以钾肥、磷肥为主,适量的配施氮肥。
1.1 有机肥。甘薯中后期追施有机肥,一般多在甘薯“裂缝期”,选择易于吸收、肥效比较快的人畜粪尿,每667m2施用量750~1000kg,加水500kg进行灌缝,需在下午5:00左右施肥灌缝。
1.2 无机肥。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钾不仅可以促进光合产物向薯块中运输,还能提高淀粉在块根中的积累速度,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尤其是对淀粉型甘薯产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因此,在甘薯生长中后期适时适量追施钾肥,促进薯块膨大,加快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一般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500g兑水500kg喷灌在甘薯秧周围的裂缝中;一般在生长后期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共喷2~3次,收获前40~45d,每隔7d喷施1次[2]。如果薯秧生长势弱,茎叶量偏小,叶面积系数小于3.5,可钾肥与氮肥配合施用(0.2%的磷酸二氢钾与1%的尿素混合液),喷施1~2次,可以起到促进甘薯生长的作用;为防止形成畸形果、裂果,结合施肥喷洒地果壮蒂灵,可增产20%左右。
1.3 注意事项。中后期追肥,要结合天气情况进行,选择下雨前最好,也可以结合小水浇灌实施;天气晴朗,要在早晨或傍晚实施喷灌。追裂缝肥时动作要慢,一定要把肥液喷灌到裂缝中,并且要用表土把裂缝口封上,以防肥料和水分的蒸发,降低肥效;对于地下害虫严重的薯田,结合重施“裂缝肥”配施农药灌缝,同时起到有效杀灭地下害虫的作用。
2 防旱排涝
2.1 防旱。甘薯生长期要求保障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土壤干旱会导致茎叶出现早衰,严重影响干物质的形成、积累,导致减产,因此,遇旱要及时浇水。在甘薯裂缝期,遇到严重干旱时,当叶片中午萎蔫,傍晚不能恢复,且这种现象连续7d,有浇水条件的薯田可以结合追施裂缝肥进行小水浇灌。一般采用隔垄浇水方法,即隔一垄浇一垄,水量以达到垄沟深度的1/3~1/2处为佳;在收获前的20d停止浇水,以防烂薯。
2.2 排涝。雨季要做好防涝措施。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避免渍水,做到“三沟”相通,即排水沟、垄沟、腰沟保证相互通畅;低洼地块甘薯田出现田间积水现象,必须在72h内进行抽水,可以在地头挖坑,用水泵把薯田的水抽净,否则,超过72h后极易因缺氧导致块薯腐烂。
2.3 清苗。雨后及时清苗。雨后排水以后需将淤泥中的薯苗提起并清除淤泥,然后茎蔓放回原处,不能打乱叶片的合理布局,不可损伤茎叶,尽量减少对茎蔓的伤害,促进薯秧尽快恢复生长。
3 科学控旺
甘薯生长中期即薯块膨大期,正值北方的暑期,雨热同期,肥料分解快,养分供给充足,薯秧快速生长进入封垄期,薯块也进入快速增粗膨大期。薯秧极易发生茎叶旺长现象。地上部分过分生长,会导致下层叶子因缺少光照而黄化死亡,地上、地下生长失去平衡,造成地下块根减少甚至不结薯块,严重减产。因此,防止旺长必须从薯秧封垄以后开始,发现有旺长现象,要及时进行化学调控,有效遏制茎蔓徒长。
3.1 打顶提蔓断根
3.1.1 打顶。也叫掐尖。在秧苗分枝达到35cm左右时,将主茎顶端轻轻摘除,一方面可以控制地上茎蔓生长速度,促进养分向地下薯块运输,控制叶面积系数不超过5.0为适宜。一般打顶长度为3cm左右,打顶1~2次即可,2次中间相隔10d左右。
3.1.2 提蔓断根。就是在薯秧旺长时,将薯秧提起拉断茎蔓上的细根。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土壤湿度大,或者肥水条件好的薯田,甘薯茎蔓上白根量多入土较深,提蔓拉断不定根,减少茎叶对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吸收,控制茎叶徒长,同时也可以晾晒垄土,从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减少小薯块,增结大薯块。一般提蔓1~2次,长蔓品种可以2次,短蔓品种1次即可。提蔓断根最好在田间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如雨后或浇水后,用手将茎蔓提起,移到另一个地方,注意保持原来叶层分布,严禁将茎蔓翻转。茎叶是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甘薯田间翻蔓不仅打乱叶片的均匀分布,而且损伤茎叶,影响光合效能,造成减产,翻蔓1次减产10%以上,尤其是中后期,翻蔓2次就减产达30%以上。另外,提蔓最好与除草、施肥、喷药等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实施,提高甘薯产量。
3.2 化学控旺。在薯秧快封垄时,可用多效唑进行化学控旺,一般每667m2用15%多效唑50~70g,兑水50~60kg进行叶面喷雾,喷1~2次,每次间隔7d[3]。如果是由于氮肥施入量过多而引起的旺长现象,也可以叶面喷施1~2次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注意喷施药液最好选择在下午5:00以后进行,多效唑更是要根据天气、甘薯长势灵活掌握,一般多效唑在秧苗封垄前喷施,宜早不宜迟。
4 防控病虫害
甘薯中后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黑腐病、病毒病、线虫病、紫纹羽病等;虫害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甘薯天蛾、造桥虫、卷叶蛾、盲蝽蟓等;薯田里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4.1 病害防治。薯田一旦发现病株、病薯块要及时清除,将病株、病块根以及病土一起挖出,带出薯田进行深埋或烧毁;在原病株处撒上生石灰,或喷洒多菌灵杀菌剂,多菌灵应按照1∶50的比例用水进行稀释后喷洒在土壤上,防止病情蔓延。
4.2 虫害防治。地下害虫蝼蛄、蛴螬等可用毒饵诱杀,用炒香的菜籽饼或棉籽饼与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加水拌匀,一般用80%敌百虫可湿粉剂80~100g,配5~7kg的菜籽饼或棉籽饼。傍晚把拌好的毒饵撒在薯根附近的地面上进行诱杀。地上害虫造桥虫、甘薯天蛾、造桥虫、卷叶蛾等,可用50%的辛硫磷1500倍稀释液实施叶面喷洒;或用2.5%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液进行叶喷;或用40%敌百虫乳剂800~1000倍液进行叶喷,均具有很好的灭虫效果。
5 人工除草
甘薯地里的杂草,一般多以旱地杂草为主,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吸肥吸水能力,其耐旱、耐阴和耐强光的程度,都大大超过甘薯秧苗的抗逆能力。甘薯地里一般常见的杂草有香附子、马齿苋、苋菜、刺儿菜、藜、狗尾草、早熟禾、鬼针草、苍耳等,一般苗前使用化学除草剂喷施地面,到了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多采用人工田间拔草。一般除草结合提蔓、培土进行,除草时应尽量防止损伤甘薯的茎叶。
6 预防早衰
甘薯中后期出现早衰现象,一般是由于甘薯薯块快速膨大,干物质积累快,养分供给不上而造成的。如果发现有叶片发黄的现象,要及时喷施氮肥,一般选用0.5%的尿素溶液进行叶喷,喷施2次,中间间隔6~7d;为防止早衰,尽量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薯块增粗,每667m2施用磷酸二氢钾250g加水30~40kg混合均匀叶面喷施,配施甘薯膨大剂效果更好,每次用膨大素1袋(12g),一般喷施2次,中间间隔10~15d。
7 适期收获
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志与收获期,甘薯的收获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下茬作物的播种时期、贮藏的环境条件及时间长短等来确定。如果甘薯收获过早,会因块根干物质积累时间不足而降低甘薯产量;如果收获过晚,甘薯易受低温冷害、霜冻的影响,降低甘薯品质,降低甘薯切干率、贮藏期。
甘薯适时收获期的确定,要根据甘薯的栽植时间、地上薯秧长势情况、薯田的土温与湿度等而定。当低温低于15℃时甘薯块根停止膨大,低于9℃时会发生冻害,一般北方地区甘薯适宜收获期在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一定在枯霜前收获完。栽植期早、生长势弱、干旱薯田可以适时早收。收获时一定要注意“轻收”“严防”。“轻收”就是轻刨、轻装、轻放以防碰伤;“严防”就是防冻、防病,如有破损薯块、病块、虫块等要挑拣出去,以防影响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