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蔡和森初心的生成逻辑

2021-12-06刘风雪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蔡和森初心马克思主义

刘风雪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蔡和森研究中心,湖南 娄底 417000)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党内著名的理论家、政治家和宣传家,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一切均源于蔡和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蔡和森初心的生成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由朴素到科学的转变,这个转变是蔡和森不断接受新思想、进行革命实践的结果。他深怀解救劳苦大众的崇高情怀,关注民族危机和人民疾苦,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的熏陶浸润下,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找到了救国的科学道路,实现了初心的升华。本文以蔡和森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探讨其初心的生成逻辑,以求教于方家。

一、解救劳苦大众的崇高情怀是蔡和森初心生成的内在动力

蔡和森年少时的遭遇和经历使他看到了当时民众的苦难,他初心的生成就建基于要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劳苦大众的崇高情怀,这成为他一生为革命奔走的精神动力。

蔡和森出生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一个小官吏家庭,4岁的时候随母亲回到湖南双峰老家,住在家境比较殷实的外祖母家里,跟随两位表兄念起了四书五经。但好景不长,1904年,外祖母去世、姐姐蔡顺熙坠楼而亡,1906年大哥蔡泽广患白喉病去世,各种变故使得蔡家家境败落。1908年,蔡和森父母不得已变卖家产和田产,举家迁往永丰镇。在这段时间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母亲葛健豪。从母亲那里,他知道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1]的秋瑾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难不惜赴汤蹈火的英勇事迹,懂得了“革命潮流是秋风吹起,自由花蕊要血雨催开”[2]的道理,萌生了革命的嫩芽。

少时的蔡和森还接受了家族家训的熏陶。家训是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规范,常用来约束家族人员的行为,教化和提升子孙的修养。蔡氏家训第16条为“务施济”,要求子孙做到“必以施济为第一义”,认为“积善降祥,积不善降殃,自然之理也”①。这种善性之说的弘扬使蔡和森自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同情和关心贫苦农民,幼小的蔡和森和妹妹帮助曾老爹种豆子的故事至今还在荷叶流传。蔡氏家训中的“课耕读”使蔡和森自小就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也让他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家训中“顾廉耻”“禁溺女”“警游惰”“惩淫荡”等规范使蔡和森意识到要改造社会和人心必须注重品德修养,故在成立新民学会的时候,特意制定了各种“须守之各规律”,如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等。

蔡和森13岁时,原本要进学堂的计划因家庭变故不得不搁浅,成为了蔡广祥酱店的一名学徒。在酱店的3年,他遭遇了因读书被老板夺走油灯、拧耳朵、扇耳光、摔下楼梯不仅没有安慰反而被骂的种种经历,他看到了也亲身体验到了底层劳动者的辛酸和无奈。年少的蔡和森意识到,在店主眼里,金钱是大于亲情的,雇工是没有人格和尊严的,并进一步认识到唯有读书才可能有自立的能力,才能获得独立的人格,认为像自己一样的小孩子都必须读书,而不是去当学徒、做苦工。

如果说母亲的教化培养了蔡和森对底层百姓苦难的关注与同情,那么姑父朱静斋则激发了他解救劳苦大众的初衷。朱静斋深造于岳麓书院、两湖书院和湘水校经堂等高等学府,受维新变法的影响,倾向革新进步。从朱静斋那里,蔡和森知道了陈天华、禹之谟等人为了救国救民而舍身成仁的事迹,也了解了长沙抢米风波的来龙去脉,进一步深化了他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也使他意识到唯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能救民于水火。而要成为像秋瑾、禹之谟一样胸有大志的人,先要接受正规的新式教育。在母亲和姑父的支持下,16岁的蔡和森考入了双峰初等小学堂,后又进入双峰高级小学。在学校里,他受到范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人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可见,母亲的教化、年少的遭遇、朱静斋的影响使蔡和森见识到了百姓的苦难,激起了他要解救劳苦大众的决心,埋下了初心的种子。诚然,这时蔡和森对救国救民之道的理解是朴素的、简单的,但这种崇高的情怀是他以后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在实践上不断探索的内在动力。可以说,没有这种情怀,蔡和森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二、民族危机是蔡和森初心孕育的契机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能在挑战中崛起的民族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民族。回望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历经5000年风雨而仍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3]206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百折不挠、不惧挑战、敢于应战的民族。面对危机,如果予以正确的应对,契机往往内蕴于危机之中。

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19世纪中叶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如何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然而,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洋务运动,无论是维新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生长于世纪之交的蔡和森,看到了前人在应对危机时的努力,也看到了他们的失败: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只要有兵舰枪炮就可以抵御外侮,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却全军覆没;维新派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意图改革,结果以六君子被杀于菜市口而告终;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内忧外患并未解除。尽管这些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救亡图存则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题。这个主题成为以蔡和森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初心确立的关键因素。因为,正是在这个历史交汇之际,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曙光。蔡和森等人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实际,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就要建立一个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党,坚持阶级斗争。

所以,蔡和森初心的生成是历史的必然,是近代中华民族危机孕育的产物,前人的努力和探索为其“出场”预设了逻辑前提,是历史发展和现实矛盾共同构筑的结果。蔡和森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个初心使中国社会最终走出了西方列强在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困境,走向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最终将迈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中华传统文化是蔡和森初心生成的文化根源

蔡和森初心的生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湖湘文化和墨子思想对其影响最为深刻。

(一)湖湘文化的浸润

湖湘文化自屈原始,经由周敦颐、胡安国父子、张栻、王夫之、曾国藩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流淌着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近代以来,魏源、谭嗣同、陈天华等湖湘学子引领了社会变革的时代潮流,形成了敢于担当、敢为人先、关注现实、注重践履的精神特质,这些都深深影响了蔡和森。在这些湖湘文化代表人物当中,曾国藩和谭嗣同对蔡和森的影响最大。

曾国藩与蔡和森是同乡,蔡和森自小就受到曾国藩“通经致用”思想的影响。9岁时,母亲就给他讲解了曾国藩书斋门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意思,使蔡和森从小就养成了志存高远、扎实肯干的优秀品质。他对曾国藩研究学问、教化后辈很是认同,他评价道:“三年以来,每觉胡林翼之所以不及曾涤生者,只缘胡夙不讲学,士不归心,影响只能及于一时。”[4]7曾国藩“千磨万折而不改其常态”的修身养性方法对他的影响也很大。一是蔡和森读书的刻苦程度不亚于曾国藩,用妹妹蔡畅的话来说就是宁可不吃饭也要买书、抄书、读书,即使是哮喘病犯了也不肯放下书本;二是“苦练心志”,蔡和森每天洗冷水澡两次,在暴风烈雨中行走,坚持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尽管蔡和森对曾国藩十分推崇,但并不盲从,对曾国藩的学问、人品均采取“究”的态度。如他年少时对曾国藩将人分为圣贤和禽兽就有异议,认为“世上岂只有这两种人”。对于耕耘与收获的问题,他也反思道:“那些没用的书读了有什么用?田里若种的全是稗子,再发狠耕耘也变不成谷子。”[5]这种“究”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他。他虽赞赏杜甫的爱国精神,但对其所作的《三大礼赋》却深感不满,认为该赋过分强调儒家伦理;他读完《二十四史》后深感所有史书都只有对天子、卿大夫的记载,而无平民百姓的记录,都不是“完全”的史书。“究”就是敢于质疑,敢于否定前人,这与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都体现了精神的独立性。

另一位对蔡和森影响深刻的是湘籍维新志士谭嗣同。谭嗣同的思想来源复杂,正如他在《仁学·界说》中所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6]在谭嗣同看来,这些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民本、平等、兼爱等思想,与《仁学》救世济民的宗旨和实现大同的理想紧密相关。由此,他创立了“仁—通—平等”的思想体系,意图冲破纲常名教的“网罗”。在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和牺牲精神的影响下,蔡和森认识到要冲破封建思想和封建力量的束缚,一是必须依靠仁人志士“倡学攻心”,用“仁”武装民众思想,通过教化开发民众心智、改善人心、变化民质;二是仁人志士要有谭嗣同勇于牺牲、舍身忘死的担当精神。这是蔡和森成立“新民学会”的宗旨和目的,是他早期“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来源,也是湖湘文化中“学行”并重思想的体现。最终,蔡和森和谭嗣同一样,为了民族和百姓慷慨赴死,所不同的是:一个为共产主义,一个为变法维新;一个是明知会身陷囹圄仍坚决要去,一个是可以逃出生天却毅然流血。

蔡和森还深受新一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杨昌济的影响。杨昌济是蔡和森和毛泽东的老师,他求学于岳麓书院,后留学于日本、英国。杨昌济在其自编的教材中极力推崇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引导学生阅读他们的著作。杨昌济还经常向学生宣讲“劳动神圣、勤工俭学、物质救国、民治主义”的思想,“努力灌输一种做公正的、道德的、正义的,而有益于社会的人的志愿,给他的学生们”[7]。杨昌济还跟蔡和森等人交流学习心得,教育他们对待古今中外的学术应当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此外,杨昌济还鼓励蔡和森等人去北京参加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引荐他们认识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使蔡和森了解了当时新旧思潮斗争的情况。在杨昌济的影响下,蔡和森加入了“少年中国会”和“平民教育讲演团”等组织,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造运动,进一步拓宽了视野,这些为他进一步接受新思想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知,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是蔡和森初心形成的文化根基,只不过因时局的变化,蔡和森并没有按照湖湘文化所倡导的通过学术研究推动历史进步的路径一直走下去,而是跳出了湘学的窠臼,走向了马克思主义。但湘学学统中视学理研究是济世安邦之基的观念则一直影响着蔡和森,也是后来他不断研究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践行初心的思想动力。

(二)墨子思想的影响

1916年,就读于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的蔡和森开始广泛涉猎中外历史、哲学等书籍,这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墨子》。蔡和森深受墨子“兼爱”思想的影响,对墨子“民有三患”的观点深表认同,认为墨子所说的“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8]253也正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故仍需提倡“兼相爱”的思想,以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8]101的目的。另外,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任侠”精神与他的担当精神若合符节。他曾言到:“只计大体之功利,不计小己之利害。墨翟倡之,近来俄之列宁颇能行之,弟愿则而效之。”[4]9在他给毛泽东的信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弟思大仁大勇,普度众生,非入地狱不行。”[4]1这展现了蔡和森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个人利益的高尚品格,这也是他初心的具体表现。

同时,他反对儒家的性善论,赞同墨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认为人的善与恶都由环境所造就成。他说:“我对于人性只认为有可能性,比如到了饥的境地,性之可能为吃;遇到困难的境地,性之可能为思(想办法);处现经济制度之下,性之可能为人剥削人;处怒或挑剔(如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之时,性之可能‘打’或‘杀’。究其极,这种可能性,与别的动物一样,没有别的高贵不同。总之,人由低等动物进化成的。道德根于先天之说,不能成立,成立也无意思。”[4]67-68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反思善与恶的辩证关系,认为儒家那种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的善是一种伪善,要少伪善而多伪恶,正人的恶其实是善的另一种形态,只要是为了国家民族和百姓,善恶均可为。换言之,要推翻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就必须用以恶制恶的方法。所以他在如何效仿墨子和列宁时就说到:“弟意现在当得一班正人立恶志(杀坏人),说恶话,行恶事,打恶仗,争恶权,夺恶位,加人恶界,时时本恶为缘,时时与恶战,时时与恶和,操而纵之,使自我出,支而配之,使自我生,演而进之,使自我发,然后将万恶纳于袖中,玩于掌上。”[4]9这种暴力革命的主张,在当时是一种十分激进的思想,即使是李大钊等先驱都不能接受,这为蔡和森后来确定社会改革必须通过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打下了思想基础。

可见,蔡和森从墨子的“兼爱”那里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让天下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他极其认同墨子的“非命”思想,认为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采用以恶制恶、以善报善的方式来冲决“网罗”来实现“自由”。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吾人之穷极目的,惟在冲决世界之层层网罗,造出自由之人格、 自由之地位、自由之事功,加倍放大列宁与茅原华三之所为,然后可称发展如量。”[4]27颇有意味的是,蔡和森所说的自由,并非是对自由进行学理上的探究,而是一种行动上的要求,即反抗与解放的意思。因为他始终都将各种思想与他要干的事业紧密结合,也与湖湘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相结合,这从他所要实现的“自由之地位”和“自由之事功”就能看出。可以说,他初心的生成和践履都受到了墨子思想的启发,墨子的思想是他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是初心生成的思想根源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宗明义表明要最终建构起“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422。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必须依靠群众,解放群众,通过阶级斗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42。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强调无产阶级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0]。这一论述充分肯定了人民的地位和力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11]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十月革命的胜利,蔡和森等人开始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他们的初心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确立的。

1918年7月,代表新民学会赴京筹办留法勤工俭学事宜的蔡和森阅读了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对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有了初步的认识,十分兴奋,认为俄国革命与自己“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4]24的愿望以及墨子的思想十分契合。尽管这时他对十月革命的认识还很肤浅,但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共鸣。同期,李大钊为他在北京大学谋了一个图书员的工作,给予他生活上的帮助,还给他看自己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著作和有关外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外文书刊,使蔡和森进一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蔡和森在留法预备学校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经常向同学们宣传十月革命。正如许德珩所说:“我观察到和森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12]这段时间的学习为其去法国“改造自己的思想及学问”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1920年1月,蔡和森抵达法国,但他不满足于学校安排的教学内容,而是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各国社会党、共产党的进步书刊,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通过半年的“猛看猛译”,“聋哑兼全”的蔡和森竟然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与叛徒考茨基》等经典著作。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沉淀,蔡和森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的信念[13],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理解,认为“世界上只有无产阶级最有前途,它没有国界,它可以联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14]可以说,这时期蔡和森确立了唯物史观,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至此,蔡和森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并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实现了对早期“救国救民”思想的超越,使其初心更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现实性。

五、革命实践是初心生成的土壤

蔡和森初心的生成离不开他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离不开他对现实的改造。他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

1914年,就读于湖南一师的蔡和森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救国,与毛泽东、萧子升等人商议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后改名为“学友会”,其目的是修养自身道德,增进知识,锻炼身体,为挽救民族危亡打下基础。他们不仅一起共同探讨学问,还一起考察历史古迹,如屈原故居、贾太傅祠、崇德寺、飞虎营、妙高峰等,共同体会屈原、贾谊、杜甫、辛弃疾等人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蔡和森等人还组织“学友会”成员参加游行示威、编印资料,试图以这种方式激起人们的爱国之情,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虽然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书生意气,但也是蔡和森寻求“改造的方法”一种探索和实践。

1917年,高师毕业的蔡和森准备投身教育,改造国民性,为国家培养人才,实现教育救国,可惜无人推荐未能如愿。是年冬,与毛泽东、张昆弟、何叔衡等人成立了“新民学会”,其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15]3。次年5月,为了将书本知识和国情民情相结合,蔡和森和毛泽东徒步到益阳、沅江、岳阳等洞庭湖区的农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社会调查。这次调查,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锻炼了毅力,也使他们对农民的生存状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年6月,受新村主义、工读互助思潮的影响,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走遍岳麓山,试图建立一个集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新村”,实现人人作工、人人读书、人人平等的目标,结果以失败告终。透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看到蔡和森对社会改良付出的努力,也能看到其思想的变化。

但无论是读书救国还是教育救国,也不论是新村主义还是新文化运动都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当时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这时蔡和森的初心仍然是朴素的和抽象的,没有找到一条实现初心的道路,也就不能更好地为之奋斗。正在这个“诸路皆走不通”的时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6]蔡和森正是这些先进分子中的一员,他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看待中国现实,思考国家民族命运。经过法国求学,蔡和森思想得到升华,完成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使他的初心更加具体、更加鲜明,也找到了实现初心的光明大道。他第一个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建党理论和建党原则,还与国民党右派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在“八七会议”上,蔡和森赞同和支持毛泽东“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观点,支持开展土地革命和独立开展武装斗争,还担任过《向导》和《先驱》主编。历史证明,蔡和森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人用实践和胜利说明了这一切。

六、结语

蔡和森初心的生成逻辑也给今天的共产党人以深刻启示。

(一)要有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因此,共产党人无论在何职位都要以人民的忧为忧,以人民的乐为乐,切实做好人民的勤务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将人民立场作为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将人民的幸福作为一切实践活动的目的,将人民满意不满意、赞同不赞同、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实践活动的评价尺度。

(二)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国情和世情,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实践

当代中国有了新的变化,现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指标是多层次全面立体的,因此要扎根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切实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和谐美好的共进、共享局面。同时也要正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虽然全球化是当今国际潮流,但依然存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不良思潮,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冲击。共产党人在面对这些挑战之时更应加强党的领导,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勤练内功,恪守初心。

(三)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精神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3]3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和文化软实力,还为今天的共产党人治理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借鉴。故有必要将其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挖掘出来,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成为我们初心践履之路上的精神动力。

(四)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蔡和森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的选择,是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被证明了的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结合当代中国实践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集中表现形式。当代共产党人要用其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构筑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为复兴的科学路径。

(五)要尊重实践,勤于实践

初心是新时代的实践归宿,共产党人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面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在实践中铭记初心、恪守初心、践行初心。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接新要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时代需要和实践发展中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敢于担当,勇担责任。并在实践中深化自己的理论修养,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为人民谋幸福的宏伟蓝图变为生动实践,使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化为美好现实。

注释:

①湘乡永丰蔡林氏族谱(清).宣统庚戌夏(1910)述德堂梓.双峰县蔡和森纪念馆资料室藏复印件。

猜你喜欢

蔡和森初心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建党思想暨蔡和森诞辰126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隆重召开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永远的初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