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2021-12-06马丽丹吴立红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马丽丹 吴立红

(黑河学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一、引言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高等教育在变局中积极应变,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期。在已形成的全球体量最大的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抓好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是中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2014年,上海市教委率先提出“课程思政”并进行试点,出台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教育部对上海的改革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几年有关课程思政的学理探讨持续升温,全国各高校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但是在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中,听到的更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职责,与专业课教师有什么关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就是顺序颠倒一下吗,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等诸如此类的疑问和声音。因此,想要真正落实好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战略举措,必须清楚地回答这些疑问。

二、搞清楚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基本

(一)明晰课程思政的内涵

与基础教育不同,高等教育体系中有明确的专业划分,专业课教师们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深的误解,对课程思政建设有非常明显的抵触情绪,有甚者认为这是强加的“政治任务”。那么,使专业课教师们搞清楚课程思政的内涵是首要且基本的问题。当前学界对课程思政内涵的阐释上,存在方法论、体系论和理念论之争。一是认为课程思政注重的是一种教育方法;二是认为课程思政要落实为一种教育体系;三是认为课程思政在终极追求上蕴含着一种教育理念和责任。[1]综合来讲,课程思政是从教育理念上注重价值观的深透,在教育教学设计上要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从而达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犹如盐融入水中,是将思政之盐融入贯穿于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教育全过程,在实际的学科知识的讲授中,以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方式使所有学科和课程积极主动、全方位、立体式地参与到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实践当中,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二)理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就是顺序颠倒一下吗,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这是专业课教师中具有普遍性的一个疑问。因此,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搞清楚课程思政内涵的学理基础。首先,课程思政中“课程”与“思政”是“汤”和“盐”的关系。这里的“课程”是除了思政课之外的所有课程;这里的“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指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德育育人功能。其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存在同一性关系。具体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目标同一性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教育教学目标,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有理想、有信仰。再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教育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专业课程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与思政课程的政治诉求的学理表达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学方式上有着隐性与显性之别,专业课程通过课程思政来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而思政课程则是显性教育,旗帜鲜明地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素养等全方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是关键

(一)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有新认识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高校立德树人是所有学科和课程的核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重要使命;当前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站位,尤其是要将办好思政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认识,也是关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

横向观看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从两大阵营的对峙到两极格局的终结,从欢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中美经贸摩擦的不断升级,当今世界的思想政治斗争并未终结。随着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意识形态偏见固化者疯狂地向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甚至不惜造谣惑众、恶意中伤。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必须清楚是为谁开设,都必须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若不清楚,若不能较好地解决,我们的学校将迷失方向,开办学校的初衷将难以坚守。[2]

(二)对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推进的意义要有新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不小的挑战,加上思政课程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教育对象的逆反,全都增加了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的难度,也出现了普遍性的“孤岛效应”。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比重为专业课程占比80%,思政课程占比20%。按照常规推算,大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的时间配置上,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远远大于思政课程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依靠思政课程是根本不够的。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高校全体教师的“大合唱”,是教师教书育人天职的诠释。因此可以说,“课程思政既是学校教育本来的回归,也是对现实学校教育教学的纠偏”。[2]

作为显性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仍要坚守;作为隐性教育的课程思政,能挖掘出哪些思政元素、发挥什么样的育人效果,怎样才能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重点亦是难点。目前已有一些做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黑龙江省某高校主办的北大荒精神培训会上,围绕北大荒精神,培训基地调动了全校的教育资源——思政教师解读北大荒精神、中文教师讲述北大荒文学、音乐教师教唱北大荒歌曲,校史馆馆长讲述学校与北大荒精神的同根同源、同生共融关系,等等。这种全方位启动、全过程贯通的培训模式,生动可信,达到了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四、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是根本

(一)转思维变理念,树立大思政观

面对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以及国际接轨所带来的冲击,高校曾经一度出现了学校德育弱化的趋势,也使很多专业课教师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教书育人的育人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主体在教师,需要所有教师转思维变理念,在搞清楚课程思政内涵的基本前提下,切实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和自身立德树人之责,从内心上认同课程思政的实施,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业务知识,遵循“三大规律”,提升教学育人水平。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那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指日可待。

(二)定制度巧设计,统筹建设规划

今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发,让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了重要纲目和有效抓手。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作为科学引领,学校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切实做好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这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格外重视:一是党政领导的责任意识问题。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起第一责任人的重担,真正深入一线调研,而不是挥舞指挥棒高高在上。二是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行动意识问题。作为统筹规划、制定制度的行动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必须切实行动起来,主动建设管理机制、践行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三是学校人事部门的配合意识问题。学校人事部门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要配合做好师资培训、设立奖励激励机制,为专业课教师学习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供培训提升的平台,也应对主动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给予鼓励,提升教师的积极性。

(三)钻教学重科研,增强学理支撑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3]高等教育由是如此。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需要有理论的支撑,需要学界不断探讨、夯实其理论根基。课程思政自提出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学理研究与论证,但目前整体上还停留在“价值构建”和“经验借鉴”层面上,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依然缺乏深刻洞见。当然,教学实践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科研是教学经验规律的提炼升华。只有在课程思政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通过教科研进行有针对性深入透彻的研究,才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更明确、内容更丰富、方法更有效。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学与科研双轨并行,需要全体教师既要钻研教学,做好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设计,又要进行相关的学理研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和增强学理支撑。

(四)打配合共合作,实现同向同行

长期以来,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现象,要想从根本上破解困境,除了提高学校领导、专业课教师的意识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打好“配合战”,亲密合作、互融互通、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做到“课程心中有思政,思政眼中有专业”。

一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绝不是削弱思政课程的作用,恰恰相反,对思政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程在坚守主阵地、担好主渠道的同时,还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价值引领、思想导向的旗帜作用。[4]因此,思政课程的改革步伐不能停,改革的目标应更加明确,改革的内容应更有针对性。当前,无论高校思政课程“5+1”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的捋顺,还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一体化的探索,都是在思政课程范围内的有效改革,其本质仍是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在逻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改革。

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则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于不同类别的课程思政建设,都有非常明确的教育重点的提示,而具体的思政原色的挖掘与应用,怎样不露声色、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是需要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改革和探索的重难点问题。

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思政课程中发挥专业特长,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最终达到培养有理想、有信仰、有道德、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和合格者。例如,某边疆高校的思政课程之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曾创新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寻找素材,录制了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的“纪录片制作”实践作业《手治百病 心暖千家》。另外,在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大江作证:纪念五四运动现场教学”活动中,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承担了活动全程的影像采集、编辑以及报道工作,既受到思想教育,又锻炼了专业技能,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同步推进和有效融合。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发展,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使中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既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了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上,也是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课程思政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高校必须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推进中,打好理论基石、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整体规划,才能真正落实好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战略举措,扎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发挥二者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 效应。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