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小学教师师德分析
2021-12-06刘玉芳
寇 萌 刘玉芳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可见师德在教育中的地位之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和个人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然而近些年,在新闻、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上总会出现教师失德行为的案例,尤其多见于一些乡镇中小学[1~4]。
1 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1.1 不关爱学生,口出恶语。教师尊重学生,才是最好的教育[5]。学生的成绩一直被教师当作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教师以成绩论好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6]。在访谈过程中,一位班级排名靠后的同学受到过你们就是这个班级的负数,负能量,给社会拖后腿的人这样的语言的暴力,这对学生是无法磨灭的伤害。
1.2 不负责任,态度不正。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就是这一职业的使命与责任[7]。然而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面对工作敷衍了事,迟到、早退、随意调课等行为时有发生。教育实习期间,笔者帮助指导老师统计学生成绩,发现在文科类试卷中学生只是抄了试题的题目要求,老师依然给了分数;还有的学生字迹潦草,完全不认识写得是什么,老师却给了分数,有的还是满分。另外,不管哪个年级都存在试卷里关于思政类的题目都是空白的现象,对此教师应该深刻思考其中隐含的问题。
1.3 言传与身教不相统一。“亲其师信其道”。以身作则也是一门教育,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才是教师该有的德行风范[8]。教育实习期间,教务处组织检查学生是否携带违规违禁物品,但有些行为实在令人费解:检查中发现学生携带打火机香烟,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携带这些物品肯定不规范,但老师也有收烟现象,动作很是自然。教师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禁止在教学区及有中小学生在的区域抽烟。教师不仅明知故犯,还当着学生的面,如此的教育方式与我们的教育理念相背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失范行为,如教师不注意公众形象,举止粗鲁,言语粗俗;作风不正派,不廉洁从教等。
1.4 敬业精神欠缺。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情操,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在与实习生的访谈中,有实习生提到:“有的老师年纪大了,一直是传统的讲课模式,学生听课兴趣不高,对新来的实习老师,觉得讲课新鲜,上课听课率提高了,月考成绩明显提升。”从这个简单的交流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教师的讲课方式十几年如一日,甚至教案基本不变,上课照本宣科,这明显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这种缺乏敬业精神造成的后果是可怕的,教师教学没有创新,学生学习就没有兴趣。
2 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提升的途径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实际上是以自身的人格修养去影响教化学生,用自身文化培育一个新的文化人的过程[7]。
2.1 政府方面
2.1.1 健全职业道德体制。目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只是一种提倡式的约束,没有强制性要求。可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法律规范,用法律的形式约束教师的行为,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为教师的执教指明方向。
2.1.2 改善教师待遇。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仍然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乡村教师身兼数职,加重了教师负担,但却没有相匹配的待遇。政府应继续加大我国乡镇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提高乡镇教师的福利待遇,从而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是社会职业中的一种,也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除了定期举行一些培训外,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团体解压活动,让教师放松心灵,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2.1.3 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首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重点培训环节。其次改革教师职业终身制,让教师行业注入一些新鲜血液,以创新教育方式促进教育的改革,继续加大合同制的实施。最后加大教师资格的考试难度,将个人道德修养纳入考试内容中,对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永不录用。
2.1.4 健全评价考核制度,加强监督工作。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有效评价方式,将个人道德修养与学科专业技能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合理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于风评不好的教师也要有相应进行处罚。设立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构,让全社会、学生、家长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共同监督教师师德。
2.2 学校方面
2.2.1 师范生培养高校。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同样也要注意师德的培养。大部分师范生以后会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在学校阶段就应该注重师范生师德典范的学习。通过师德讲座、演讲比赛、文化营造等方式,让师范生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检验这一成果的最好时机就是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与实习带队老师的沟通,随时注意师范生的一些良好道德修养的反应,从而在实习结束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在实习后,学科知识有很大进步,执教能力也有初步提高,但对于师德方面的考核欠缺,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时,应将职业道德的培养落到实处。
2.2.2 中小学用人学校。①严格教师选拔制度,制定师德合理培训方案。在选拔教师时,除了学科专业技能过硬之外,同样应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选拔依据。另外,除了教师学科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对师德的培训。通过岗前岗中不定期的培训,让教师时刻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②加强师德的考评机制和监督制度建设。要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不把学生的成绩当作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实习学校会对学生成绩比较好的教师进行奖励,但并没有对教师的个人品行进行奖惩。学校应该重视建立相应的师德考评制度,形成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共同监督教师行为的监督制度。③加强学校管理层的师德建设。学校管理层应以其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去影响教师,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又以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校让他们能有归属感、成就感,那么个人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都会有全面的提升,也能激发教师内心师德的积极建设。
2.3 教师方面
2.3.1 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要求自己,在实践中切实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具体要求,努力成为一名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2.3.2 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意识。作为教师,要不断拓宽文化视野,提高道德修养,执着于教书育人。在师生相互交往过程中,分析教师品德案例,以此为戒,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并及时进行纠正。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创新教课方式,用新知识、新思想去影响教化学生。
2.3.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作为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自身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3.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融洽的,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的好的时候,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2.4 家庭方面。在乡镇中小学校,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长将教育子女的重任都交付给老师,过于信赖老师,形成以老师为尊、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状态,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要冷静客观,要积极和学校、教师、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监督教师的师德行为。
2.5 学生方面
2.5.1 师范生。大部分师范生都会从事教育工作,所以更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为人师表,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5.2 中小学生。老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在执教过程中也可能会犯错。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一种意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老师错了,学生也会怀疑是自己错了。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指出错误,老师也应该虚心接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 结论
笔者通过教育实习经历及在多所实习学校的访谈,了解到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失德问题:部分教师言语恶劣;职业倦怠,责任心不强;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去面对这份神圣的职业,这极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及学生层面寻求有效解决教师师德问题的措施,为实现更好的教育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