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病防治技术
2021-12-06杨晓军
杨晓军
(河北省滦南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滦南 063500)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该病毒怕高温,50 ℃~ 65 ℃病毒就会失去活性,在常温下,比如25 ℃,在体外能存活1~4 d,在0 ℃左右甚至可以存活100 d 以上,病毒存活时间长,比较难防治。一般年份减产5%~7%,发病重时减产15%,甚至绝产,感染该病毒不仅影响大豆产量,而且降低大豆品质和商品价值。
1 症状表现
1.1 轻花叶型。叶片形状大致正常,只是叶脉颜色深一些,摘下病叶对着太阳光照一下,可以见到黄绿相间的斑块。轻花叶病毒病能正常结荚。一些抗病的品种或者在后期染病的品种就是这种症状。
1.2 皱缩花叶型。病叶明显有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严重,出现淡绿、浓绿相间,叶片边缘向下卷,后期叶片粗糙变脆,结荚少。
1.3 褐斑型。褐斑型是花叶病毒病在籽粒上的症状表现,在籽粒表面上呈放射型,比较有规则。
2 发病原因
2.1 种子带病毒。病毒是在种子内越冬的,带毒的种子成为初传染源,长出的植株成为田间毒源。
2.2 蚜虫传播。田间病毒病扩大再侵染,也称二次感染,主要是蚜虫传播,有很多蚜虫可以传播这种病毒,如玉米蚜、大豆蚜、桃蚜等,以大豆蚜为主。
2.3 防病意识差。农民防病意识差,导致对这种病害认识不足,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
3 防治方法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特效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治疗:
3.1 不使用带病毒的种子。①加强调种检疫。我国大豆种植地区差异比较大,各个地区流行的病毒株系是不相同的,在引种和互换品种资源时,很可能引入不是本地的病毒株系,所以一定要加强调种检疫,健全种子的繁育体系。②做好种田隔离。一般种子田首先要做好隔离,在种子田100 m 范围内一定要没有病毒的寄主作物(主要包括其它的大豆、蚕豆、绿豆等)。③田间调查。苗期、花期一定要进行田间调查,发现病毒株要及时拔出,只有发病率不到1%的地块收获的种子才可以作为种子用。④播种前选种。在播种之前,一定要去除带病毒的种子,一般带病毒的种子表面比较粗糙、没有光泽,有褐色的斑纹,比较容易鉴别。
3.2 切断田间传染源。①物理方法驱避蚜虫。由于主要是迁飞的有翅蚜虫在田间传播病毒,且大多是短时间的传播病毒,因此,用驱蚜、避蚜措施比防蚜效果要好。比如在大豆苗期,用银灰色的地膜可以有效驱避蚜虫,因为鲜亮的银灰色可以反射紫外线,驱避蚜虫。也可以在田间间隔插上银膜条,对驱避蚜虫也有很好的效果。②化学方法防治蚜虫。用20%氰戊菊酯乳油、22%噻虫·高氯氟乳油、4%高氯·吡虫啉乳油喷雾防治蚜虫,几种杀蚜虫的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不能多次使用一种药剂,防止蚜虫产生抗药性。
3.3 选育推广抗病品种。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对病毒病有一定抗性的品种,在连年种植过程中品种抗性逐渐退化,如果还想继续使用这些品种,就需要提纯复壮,或者改种其它品种。
3.4 加强管理。在生产上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密植,加大磷钾肥用量,培育健壮的植株,增强植株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