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2021-12-06焦文慧
焦文慧
(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岚县 033000)
通过分林到户,农民成了林业经营的主体,但由于规模小、林地资源分散,加之林业效益比较低、周期长,直接影响林农造林的积极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农户“办”不了的难题。在新形势下,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走林业生态产业化、林业基地规模化、林业生产科学化、林产管理组织化、林农增收持续化的一条发展道路。
1 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据摸底统计,吕梁市共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586 家,合作社开展的业务包括从发展种苗、技术服务到林业产品的加工、储藏和销售整个产业链,还有部分合作社开展了林下产业,发展模式有林药、林菌、林粮、林菜,林鸡、林蜂、林猪等林下养殖业务。合作社成员总数达10 866 户,同时在经营过程中还带动附近农户一万余户。合作社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每年积极参加省级示范社的评选,目前有25 个林业合作社被评为山西省省级示范合作社。
从发展种类看,林下养殖主要是养鸡、养猪和养蜂;林下种植主要是种植中药材、蘑菇、木耳;种苗主要是培育侧柏、油松、杨树、柳树;科技服务和加工销售贮藏的主要是红枣、核桃经济林。从不同领办人来看,主要有林业能人领办、造林大户牵头、农民自行组合和林业龙头组织领办等。从表现形式看,有“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从经营模式看,一是生产服务型合作社,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二是产销型合作社,由合作社建立品牌,对产品统一包装和销售;还有一种是生产、销售、加工综合型的合作社,设备设施较全,建有厂房,置办了一些加工设备,从事林产品再加工,有利于延长林业产业链,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
2 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近几年,吕梁市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传达国家、省有关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措施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和地方特色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发展到500 多家,目前农民成立合作社的意识逐渐提高,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较快。另外,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抓好合作社扶持项目的申报,2013 年争取省级财政资金95 万元对7 个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扶持。2014 年又组织11 个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项目申报。通过项目申报和财政资金扶持,扩大了合作社的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当地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农民申报项目的积极性。
3 林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结合脱贫攻坚与林业生态建设,吕梁市创造性地组建了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吕梁既是革命老区、集中贫困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为了把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农民在参与生态建设的同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让群众自行组织不少于20 人的造林专业合作社,由能人、大学生、技术人员或村干部领办,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60%以上,不少于12 人。通过技术培训,掌握林业基础知识、财务和合作社管理知识。通过由乡镇组织用议标的办法,把造林绿化任务落实到造林地所在村的造林合作社。造林合作社需用启动资金时,合作社成员的每一个贫困户可以贷款5 万元,财政给予贴息,根据造林绿化任务期限,分3 年根据绿化资金拨付时间进行分期还贷。从2016 年开始,全市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1 300 多个,每年承担造林任务100 万亩左右,合作社成员通过造林,人均可增加收入5 000 元,助力了脱贫攻坚。
4 存在不足
总体来说,林业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整体来看普遍存在组织规模不大、经济实力较薄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内部运作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影响着合作社组织的高效运转,不能满足分林到户后农民急盼快速发展的需求,引领作用发挥的不够。
4.1 成员人数较少,规模较小。全市500 多家合作社成员数大多在20~50 户,达到100 户以上的屈指可数,有的刚刚满足合作社成立的最低要求。合作社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带动社员的能力不强,直接体现在成员人数少、合作社的规模不大、经营动力不足。由于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本身就没有太多的资金,再加上林业回收期长,受自然灾害等风险影响大,劳动力投入大、产出少、利润低,前期投入大,导致大部分的合作社经营比较困难。
4.2 专业人才短缺,经营能力不高。受到地理位置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专业人才加入合作社的很少,领办人往往靠经验办事,成员文化水平偏低,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知识技术、发展理念跟不上,管理水平上不去,只顾当下短期利益,缺乏有效的长远规划,从而制约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4.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运营尚不规范。目前吕梁市财政还没有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不大。有些合作社规模小,不按合作社的要求运作,机制不健全,三会不能正常召开,合作社成员关心度不高,议事决策制度和财务制度执行不规范。
5 发展建议
5.1 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全市各县市区都要成立林权服务中心,履行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5.2 发展“支部+造林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村集体以集体土地资源、集体资产入资合作社,成为合作社成员之一,引领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支部+合作社”既有利于合作社业务发展,又可以解决成员之间、成员与非成员之间、合作社与村集体之间出现的矛盾。
5.3 加强宣传培训,规范发展。通过宣传培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规范的章程,加强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建设,健全内部人事、财务、营销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大林业业务技术培训,包括造林、管护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合作社要形成造林、管护、经营为一体的经营主体,合作社成员也由劳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
5.4 争取市级财政,加大扶持力度。选择一些带动农户多、发挥作用好、发展潜力大的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在加大财政补贴的同时加大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财政资金被挪作他用,真正发挥扶持作用。
5.5 扩大业务范围,延伸产业链。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幼林抚育、碳汇造林等林业工程优先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合作社要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林业产业,结合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发展种苗业、花卉业,为当地提供优质苗木,助力生态建设。在加工方面进行探索,既可以延长合作社业务产业链,也可以为当地林农解决销售难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可增加合作社成员的年度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