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后林木抚育与管护技术
2021-12-06马梅香
马梅香
(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林业工作站 甘肃 康乐 731500)
造林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具有涵养水源、提高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功能,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丰富林木资源的同时,遏制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紧缺、森林覆盖率低等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造林绿化面积也逐年扩展,为了充分发挥造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业技术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1 中幼林抚育与管护技术
1.1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避免林间杂草和林木争夺光、热、水、肥资源,郁闭前每年都要进行2~4次。其原则为冠内浅冠外深、坡地浅平地深,且深度逐年增加(5~20cm)。为了降低翌年草灌的危害,秋季除草需在结籽以前进行。也可用除草醚、扑草净等低毒、低残留、低污染的农药除草。
1.2 灌溉与施肥。干旱地区或少雨年份尽量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兼顾水资源节约和林木的水分需求,幼林和成林的灌溉深度分别为50cm和100cm左右。施肥以氮、磷、钾为主,主要针对速生林和经济林,施肥是促使林木较早郁闭、提高林木品质和产量的有效措施,要根据林木的用途和生物学特性科学施肥。
1.3 幼林补植。造林1~2年后,成活率低于85%时,要在春季就近选择同品种的大苗补植。具体方法:1年生的幼林补植时选用2年生大苗,剪去侧枝后全株补植,栽植后浇足缓苗水;2年生的幼林补植时选用3~4年生的大苗截干栽植,为了确保苗木成活,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成活率低于40%时要重新造林[1~2]。
1.4 修剪整枝。对多分枝、主干不明显树种进行修剪整枝,可增强林木光合作用、提高主干材积,主要方法有下层修枝法、上层修枝法和上下综合修枝法,要根据林木种类和长势选择合适的修剪方法,一般情况下幼龄期苗木的修剪高度不宜超过树高的1/3,中龄期苗木的修剪高度不宜超过树高的1/2,确保修剪后的林木都光照充足,尽可能的形成多级郁闭。
1.5 间伐。间伐是在新林形成至成熟林采伐前促进林木健壮生长的抚育措施,按照留优伐劣、留壮伐弱、留疏伐密的原则,剔除材质不良、长势不优的林木及病虫害林木和枯死林木,在解决林木栽植密度大、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的同时,调整单株林木的生长空间、优化林地卫生条件。主要的间伐方法有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3~4]。
2 强化林木采伐与林地管理
2.1 科学采伐。通过定期培训和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提高林木采伐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严格按照采伐政策和采伐计划,立足于绿色发展、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采伐过程优先考虑林木资源的生态效益,严禁过度采伐和采伐未成熟林等现象的发生。防护林、国防林、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严禁进行除抚育和更新性质以外的采伐;成熟的用材林要在采伐当年或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4~5]。
2.2 强化林地管理。首先,通过普及林地管理和林木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林区群众对林地管护的认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林木资源保护氛围,对于违法占有或破坏林业用地的行为严惩不贷。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林地管护制度,完善管护机制,细化林地管护责任,同时也要完善奖惩和考核机制,提高管护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再次,聘请有责任心、觉悟高、能吃苦、懂林木管理的专业人员,组建高质量的林木管护队伍,从而提高林木资源管护效率和管护质量。
3 病虫害防治
3.1 强化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通过对林木病虫害不间断的调查观测,并对有关病虫的所有调查资料、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等进行综合研判,从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是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基础,也是科学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所在。要构建一站式遥感云服务平台,实现对林木病虫害的适时监测和动态监测,在病虫害发生之初就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林木资源造成危害或浪费。
3.2 重视病虫害绿色防治
3.2.1 生物防治。林木资源病虫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抑制消灭林木有害生物的方法。其优势是绿色无污染,且防治成本低,在改变害虫种群结构、大量消灭害虫的同时,还不会使害虫产生抗性。如利用虫害的天敌或以虫类为食的鸟类等防治虫害。
3.2.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或简单器械防治林木虫害的方法。如地蚕、蜗牛等发生严重时可进行机械捕捉;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或特殊的生活习性等,用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以及黑光灯和高压电网灭虫器的应用等。
3.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控制林木资源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其优势是见效快、防效高、使用方便,但长期使用不仅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误杀害虫的天敌、破坏林地生态平衡,还会污染环境。防治过程中严禁使用无机砷杀虫剂、有机氯杀螨剂、取代苯类杀虫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明确防治对象,在最佳施药期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