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2021-12-06秦亚芹马志慧张伟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队伍监督

秦亚芹 马志慧 张伟伟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建立一支“一懂两爱”的基层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我国乡村平衡、充分发展的重要保障。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于破解当前乡村的改革发展难题,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有重大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干部队伍的角色定位

在我国农村,基层干部是整个“三农”工作的核心力量。一直以来基层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而努力,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坚持务真求实的工作作风,他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组织者、实践者以及推动者。

1.1 基层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与农村之间的联系,主要依托于资源下乡与涉农政策,但随着城乡二元化格局的破除,农村集体经济模式逐渐消散,农民逐渐趋向自我化与利益化。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要肩负起带领农民致富的重任,要对农民进行基本的政治宣传以及思想引领,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村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以及生态振兴,使五个振兴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进,从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进行。

1.2 基层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1978年,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农村改革的开端;90年代,华西村兴办乡镇企业,打破了单一的农业经济;当代全国农民的努力脱贫奔小康,所有这些我国农村的伟大变革都离不开基层干部队伍的努力工作。他们是这些变革的实践者,肩负着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历史重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干部队伍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推动社会进步,其中包括乡村社会、乡村政治、乡村文化以及村民思想的现代化。

1.3 基层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基层干部队伍能够不断完善自我,坚持群众路线,切实为农民服务,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推动各项涉农惠农政策开花结果。同时,还能够积极团结群众,更好的动员群众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之中。

2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以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中存在部分问题,使他们无法有效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2.1 部分干部理论学习不够。由于个人利益的驱使,我国部分基层干部出现了政治意识弱化的现象。部分基层干部缺乏学习积极性,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这限制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眼界发展,工作中依赖原有的工作经验,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还有部分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只注重部门利益,没有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甚至在部门之间设置壁垒,导致工作不畅通、不协调,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凝聚力。

2.2 部分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近几年,随着党中央对腐败行为的严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现象。但由于地域的局限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以权谋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不利于新农村的发展,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2.3 部分基层干部懒政不作为。如果说贪腐是一个干部的“大病”,那么懒政就是干部的“慢性病”。基层单位工作多、任务重,基层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产生了懒政的心理,对于自己本职工作能拖就拖,对于份外工作能推就推,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有一些年龄大的基层干部,仗着自己的资历总是把工作推给“新人”,自己则无所事事。基层干部的懒政,会影响基层工作的有效运转,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 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要关注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3.1 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的教育

3.1.1 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基层干部应该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首先,要培养基层干部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跟紧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更新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对待工作勇于探索创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其次,要尽可能的组织基层干部参加一些提升能力素质的培训,让基层干部与时代接轨,时常“充电”。最后,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针对基层干部本身情况的不同,制定切合实际的理论学习方案,从而提高基层干部理论学习的效率。

3.1.2 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的交流机制。基层干部之间相互交流,让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带动能力差的干部,让知识理论扎实的老干部教导知识理论稍浅的新干部,从而带动整个部门的学习气氛。要积极鼓励干部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解决知识理论难点,提高业务能力。

3.2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有效监督

3.2.1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纪委应按照相应的规定和制度要求,对基层干部加以管束,规范基层干部的行为,并且要加强反腐败的查处力度,对腐败行为严抓不懈。有关部门要负起责任,建立起反腐败的机制,有效打击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让基层干部对腐败心生畏惧。

3.2.2 基层干部之间要相互监督。在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督之外,也要规范好基层干部的内部监督。强化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促进同级、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增强基层干部内部监督的实效性,防止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行为的出现。同时,对于基层干部之间的监督要有奖有罚,对于一些对监督要求进行有效落实的基层干部,我们要进行奖赏,鼓励基层干部队伍内的相互监督,形成不贪不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3.2.3 加强人民群众对基层干部的监督。我们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权力监督意识,群众可以通过信访、电话等渠道来对基层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

3.3 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的奖励机制

3.3.1 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体现差异化要求。将考核设为基础部分和激励部分,在基础部分对基层干部实施的考核要同身份同级别同待遇,对于激励部分考核要以工作岗位、工作成效、工作量为依据,对基层干部实行差异化评分。根据考核结果,认真、科学地分析基层干部的能力和实绩,及时发现有作为的基层干部并加以提拔重用,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希望,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全心全意投身于乡村建设,为乡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有效地避免懒政行为的出现。

3.3.2 优化干部任职机制。积极推行职务任期制和竞争上岗制。在基层干部任期结束后,进行重新“洗牌”,让基层干部重新竞争上岗。同时也要尝试聘任制。对专业技术性高的基层干部进行聘任,避免“终身制”。积极鼓励岗位之间的交流,实现基层干部在不同岗位之间的业务交流,并逐步使其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基层干部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激励自己,防止懒政不作为现象的出现。

3.4 提高基层干部待遇

3.4.1 强化基层干部待遇保障。落实基层干部基本工资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基层干部年度绩效和年终奖金发放政策,逐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收入水平。将基层干部的工资与其工作绩效相匹配,实行基层干部基本工资加绩效考核的方式发放报酬。落实好基层干部公务交通补贴和工作补贴等相关政策,按有关规定逐渐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补贴标准。确保基层干部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发放范围和发放标准,保障基层干部的正当福利待遇。认真执行基层干部的奖励规定,适当提高乡村优秀干部名额比例,对于工作认真、业绩突出、有卓越贡献的基层干部,按照规定给予适当奖励。

3.4.2 关心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第一,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的体检制度。选择好的医疗机构,按照基层干部的管理权限,安排好村干部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第二,要关心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要及时了解基层干部的心理状况,把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测评归入常规健康检查项目之中,做好基层干部心理疾病的预防、干预和治疗工作。第三,落实好带薪休假的制度。做好基层干部休假的安排计划,保证基层干部劳逸结合。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队伍监督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大雁的飞行队伍
夯实监督之基
还剩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