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和措施研究

2021-12-06商玉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植物检疫

商玉莽

(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城市园林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植物的美观、生长等也成为了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需要对园林植物存在的病虫害进行预防治理,切实提高园林建设质量,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如何有效地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是目前园林治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加强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

1.1 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

城市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目前城市的现状来看,环境与经济建设间的矛盾日益剧烈,影响了城市的环境,不利于居民生活的稳定性。热岛效应、洪涝灾害、积水等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园林建设的重要性,知道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绿化城市离不开园林的建设。因此,为了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的生存空间。

1.2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美化城市环境能够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为了能够使城市生态文明更加和谐美好,选择植物便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园林中人工种植的植物多是由外地引进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弱,也没有抵抗病毒的能力,一旦病虫入侵破坏植物系统,会对园林中的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使园林建设的效益受到损失。加强病虫害防治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城市园林中植被存在的问题。可以确保生态健康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城市园林病虫害的特点

2.1 复杂性

城市园林中植物类型多样,种植方式及生长特点各有差异,景观多不同植物互相搭配和混合种植形成,这样的搭配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色彩更加绚丽。但是在人们享受美的同时,也为病虫的繁殖和生长创造了条件,在这样适宜的生存环境中,病虫的种类与危害程度变得更为复杂,为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2.2 长期性

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增加美观,往往要引进各种类型的外来植物。但是,植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病虫害的多样性,在防治病虫害时难以有针对性地完成防治工作,病虫害难以得到有效的根治。而且长期下来也会增加害虫的抗药能力,园林植物防御病虫害的能力也会逐渐下降,进一步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2.3 抗病性

植物的生长环境一旦发生改变,生命力便会更加脆弱,特别是城市园林中的植物,相较于原生地,其在园林植物系统中的抗病性会更低。而且城市园林中的植物大都是人工栽培的,容易受生长环境、土壤、城市中有害气体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抵抗害虫的入侵,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影响居民在园林中的正常观感。

3 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3.1 引种不科学

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在植物引种时不够科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增加了病虫害的种类,提高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这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因为在开展植物引种工作前,缺少实地考察也没有注意植物的生长条件,在选种时缺乏科学性,导致选择的植物难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而且在种植时也没有科学搭配植物种类,使得病虫害出现的概率增加。第二,因为引种地植物生长习性与养护要求与园林生态系统不符,但是却快速大量地种植,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

3.2 缺乏有效检疫与防治经费

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的,如果城市园林在建设时频繁改造和换种,就会导致病虫害的增加与蔓延。但是相关的检疫人员在工作时存在漏洞,检验设备也不够完备,导致对引进苗木的检疫监督过于宽松,更使得病虫害肆无忌惮地蔓延。另外,有些城市在建设园林时,没有对植物的养护进行重点研究,对病虫害的关注度也不高,因此防治病虫害的经费投入便比较匮乏,导致园林的植物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3 用药不规范

城市园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多是通过化学防治的方式来展开,如喷洒农药、使用化学粉剂等,但是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一些人员为了能够实现快速消杀,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存在用药不规范的情况,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也会对城市园林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没有根据病虫害的类型进行选择,用药过于随意,有针对性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就会使植物的免疫力受到损伤,增加了病虫害入侵的可能性。还有些人员在使用农药时没有规范配置浓度,用药浓度过高会对植物造成损伤,过低又难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喷洒的周期短和次数多也会使得农药残留成分过高。若是病虫害产生了耐药性,就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影响园林观赏的整体效果。

3.4 防治工作存在局限性

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治标不治本,若不增加防治成本,也不利于治理效果的实现。首先,防治手段不合理,除了化学防治还应当结合其他防治手段,以此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其次,人员缺乏对病虫害防治的正确认识,导致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愈发严重,这对植物的影响更大;最后,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园林部门管辖范围内的植物进行治理,而忽视了范围之外的植物,使得病虫害反反复复地出现,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2]。

4 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4.1 科学引种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城市园林的建设,为了确保建设质量,就需要防治病虫害,减少植物损伤,因此科学引种便显得至关重要。在对园林植物进行引种时,需要根据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水温条件等进行综合考量,还要明确本地植物的生长条件,保证所选的植物生长条件能够与本地的植物相一致;同时还要尽量避免远距离引种,从而避免病虫害的类型增多,提高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4.2 合理应用防治技术

每种类型的病虫害都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防治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合适的药物,要在兼顾环境保护的同时,有选择性地施药[3]。化学防治作为常用的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使用时间过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需要使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并适当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保障病虫害得到预防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4.3 建立病虫害档案并加强管理

由于园林的病虫害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容易在特定的时节发生,为了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规范合理,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文明建设,就需要为病虫害建档并加强管理。病虫害档案管理系统能够监测预报不同小气候条件,并对片区进行规划,建立预报站,以此帮助人们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4]。管理人员对病虫害档案进行分析,能够明确病虫害的天敌,从而能够在防治方案中添加天敌的相关内容,引导人们实现科学合理地防治。

4.4 加强检疫,培养人才

城市园林的质量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将城市园林的病虫害检疫工作提到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层面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严格检查从业单位,全面落实监督检查措施,严厉处罚不合规行为,还要对检疫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规范检疫流程[4]。另外,还应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城市园林养护行业输送新鲜血液,还需定期对从业人员展开培训,及时更新有关病虫害防治的知识储备,以此打造专业和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城市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园林的建设质量,必须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力度。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必须保证防治技术的合理运用,科学引种,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检疫,培养相关人才,以此逐步降低病虫害对园林植物以及生态文明造成的损伤,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园林植物检疫
探讨城市园林养护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试析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在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关键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