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2021-12-06党宏义李祝斌
党宏义 李祝斌
(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 大荔 715100)
大荔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50万亩,其中90%以上为可灌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广地膜覆盖到现在的设施农业,大荔县已经发展成了现代设施农业大县,农业生产中农膜应用覆盖约60万亩,可见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膜应用的重要性。但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助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逐年凸显出因连年耕作后遗留残膜回收利用低而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问题,因此,剖析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高农膜回收利用的对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大荔县农膜使用及回收利用现状
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环站通过联系走访乡镇农业主管部门、农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膜使用量大的行政村等,开展全县农膜使用及回收利用大排查、大摸底。结果如下:
1.1 大荔县农膜使用量调查结果。大荔县农膜使用大体分为两个大类:一为地膜,二为棚膜。地膜全县全年使用量大约1 440 t,主要集中在玉米(5万亩、地膜用量200 t)、马铃薯(2 400亩、地膜用量10 t)、红薯(5万亩、地膜用量250 t)、蔬菜(7.8万亩、地膜用量390 t)、瓜类(11.8万亩、地膜用量590 t)。棚膜全县全年使用量大约23 670 t,主要集中在设施蔬菜(5万亩、棚膜用量2 750 t)、设施瓜类(8.5万亩、棚膜用量4 670 t)、设施果类(25万亩、棚膜用量16 250 t)。
1.2 大荔县农膜回收利用量调查结果。地膜回收利用量大约850 t,其中分散农户大约回收利用800 t,各类经营主体大约回收利用50 t。棚膜回收利用量大约21 800 t,其中分散农户大约回收利用20 000 t,各类经营主体大约回收利用1 800 t。
农户及各类经营主体的各类回收量是指其捡拾农田中的地膜、棚膜等,进行归拢后运离农田的数量,最终去向可能是交给废旧农膜回收点、扔到垃圾收运点或其他处理方式。对于棚膜等可多年重复利用的农膜,如果当年仍在继续使用,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应该纳入回收量中,只是再利用的方式是继续使用,由于回收的农膜中夹杂着土块、杂草等,因此在计算回收量是要折算成纯净农膜的重量,利用量也是同样的计算方式。
1.3 大荔县农膜企业再利用量调查结果。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环站同志走访调查了大荔县境内总计25家农膜回收企业及回收站点,排除不再回收农膜的企业及回收站点,再排除有与本县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合作的回收站点后,大荔县农膜回收利用主要有三家企业,具体如下:
1.3.1 大荔县绿恒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地膜全年回收利用5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40%,全年净回收利用200 t;棚膜全年回收利用1 5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80%,全年净回收利用1 200 t;滴灌带全年回收利用2 0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70%,全年净回收利用1 400 t。该企业全年加工塑料制品颗粒2 100 t,主要生产线有三条,包括清洗机、破碎机、挤塑机、成型机等,从业人员35人,企业用地30亩。
1.3.2 大荔县荔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地膜全年回收利用5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40%,全年净回收利用200 t;棚膜全年回收利用7 0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80%,全年净回收利用5 600 t;滴灌带全年回收利用2 0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70%,全年净回收利用1 400 t。该企业全年加工塑料制品能力8 000 t。主要有塑料箱框生产线六条,全年生产能力3 000 t;滴灌带生产线十条及塑料软管生产线两条,全年生产能力4 500 t;扎绳生产线两条,全年生产能力500 t。从业人员65人,企业用地26亩,全县设立合作农膜回收站点15个。
1.3.3 大荔县祥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棚膜全年回收利用2 0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80%,全年净回收利用1 600 t;滴灌带全年回收利用1 000 t,回收清洗处理出料率70%,全年净回收利用700 t。该企业全年加工塑料制品颗粒2 300 t。主要有塑料制品颗粒加工生产线一条,全年生产能力2300t,从业人员60人,企业用地89亩,全县设立合作农膜回收站点5个。
1.4 调查结果显示,大荔县全年农膜使用量大约为25110 t(地膜1440 t+农膜23670 t),全年农膜回收量大约为22 650 t(地膜850 t+农膜21 800 t),本区域回收率为90.2%,完成渭南市农业农村局要求的全市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的任务。从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中发现,大荔县棚膜回收利用情况良好,但是地膜回收利用还存在问题,农户和各类经营主体从地里捡拾的地膜占全县地膜使用量的59%,而交到三家主要农膜回收企业中的地膜占全县回收量的47%。三家主要农膜回收企业回收地膜量大约占全县地膜使用量的27.8%,也就是说,实际上地膜回收利用了不到三成;地膜回收存在回收难度大的问题,有四成在田间,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由于连年使用地膜,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甚至引起灌(降)水难以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妨碍农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农作物增产增效等问题;还有三成埋在村生活垃圾坑中,或田间地头燃烧,不仅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大荔县农膜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宣传工作少。农业生产中只重视增产增收问题,却忽视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问题,导致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搞好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意义,对造成的环境污染认识不到位。
2.2 地膜回收难度大。一是地膜主要用于地膜玉米、红薯、马铃薯、花生、蔬菜等农作物生产上,地膜厚度一般比较薄,农业生产过程中易风化破碎,加大了捡拾难度;二是地膜捡拾成本高,市场上收购点少,价格低(当地价格0.8元/kg),有些收购点偏远,都不够农户的捡拾费和运输费,导致农户只注重拾捡,不注重交售,捡拾完后直接扔垃圾坑中填埋,或田间地头焚烧,造成农村面源污染;三是地膜使用时直接敷于地面上,不可避免的粘上泥土和杂草等,捡拾不易,清洗不易,导致回收企业收购量小。
2.3 回收企业深加工能力低。大荔县现在有三家比较正规的农膜回收企业,只有一家加工塑料成品,属于深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另外两家只能加工再生颗粒(塑料制品原材料),属于初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很难承担起带动回收废旧农膜的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3 大荔县提高农膜回收利用的对策
3.1 健全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机制和网络体系。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建立农膜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培育组建工作队伍,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机制。建立县级回收加工企业、乡镇回收站、村(基地)回收网点的三级回收利用网络,实现废旧农膜的有效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
3.2 严格监管农膜市场准入。要严格执行国家农膜生产强制性标准,从源头控制,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在0.01 mm以下的地膜,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要加大对生产流通领域地膜产品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不达标地膜产品行为,坚决杜绝不达标地膜进入市场。对农膜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进行有效监督引导,确保本县域内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3.3 开展废旧农膜捡拾活动与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废旧农膜污染的危害性和回收利用的意义,增强农膜使用者回收废旧农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农民规范使用加厚农膜等便于回收利用的农膜。总结宣传做得好的做法、经验,形成典型模式和示范样板,以点带面,示范推广。
3.4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资金安排使用,充分调动农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农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