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百戏
2021-12-05陈仲丹
陈仲丹
一
在中国古代,杂技出现得很早,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各种杂技表演。秦始皇在统一中国时,实际也统一了杂技,他把被征服的六国艺人集中到京城咸阳,统称各种技艺为“角抵俳优之戏”,有“百戏”之称。到汉代,“百戏”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表演艺术,与杂技有关的内容有“都卢(爬竿)”“履索(走索)”“履火(钻火圈)”“冲狭(钻刀圈)”、抛剑、弄丸、倒立、戏车等,种类繁多。
弄丸是一种手技,是用手熟练地耍弄、抛接石丸,可分为单手抛接和双手抛接。单手抛接最多的为六丸,双手最多九丸。抛接数量越多,难度越大,有时为增加一丸,要苦练两三年。《庄子·徐无鬼》篇记载:“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注释中称:“市南宜僚,善弄丸铃,常八个在空中,一个在手。楚与宋战,宜僚披胸受刃,于军前弄丸铃,一军停战遂胜之。”“丸铃”中空而有内核,会发出类似铃铛的响声。宜僚的绝妙表演使双方将士看得目瞪口呆,最后宋军退却,楚军不战而胜。
抛剑也是手技,但难度比弄丸大,因为接剑时只能握剑把,多者能抛七把短剑。古籍《列子·说符》记述了一个“兰子跳剑”的故事:“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当时还有能丸、剑同弄的高手。在一块山东出土的汉画像砖上,刻有一位老人赤膊赤脚弄丸剑。
倒立是百戏中的主要表演项目,要求身体要有很好的平衡技巧。有一块名为《庭院图》的汉画像石,图中,在双阙大门的庭院深处,有两个乐手在演奏,另有两人坐观表演。表演的节目就是倒立,一人表演,另一人辅助。
流传至今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存有大量倒立图。倒立形式有两类,以手倒立或使用道具倒立。道具有凳子、斜板,也有酒缸、案桌,还有高竿、戏车等。在地上以手倒立是两手撑地、抬头、塌腰、双脚过头,以体现人体的柔软和平衡能力。复杂些的还有双人倒立表演,利用两人的相同或不同造型,制造出对称或差异的美感,如两人背对背对称倒立,或一人软体如圆,另一人直立如柱。叠案倒立是把饮宴时用的案桌一张张叠起来,让演员在上面表演,最多时可叠12张。在四川彭县出土的汉画像砖《舞乐百戏图》上就正好有12张案桌。在高案的顶端,还有一女子以手倒立,身体柔软成弧形,造型优美。
在各种倒立中难度最大的要數在高竿和戏车上倒立,因为这是在行进中做动作,双手支撑点不固定,身体较难平衡。在山东沂南出土的画像石《宴乐百戏图》上,有三匹装扮成龙形的马拉着一辆车,车厢中有四人吹奏乐器,车上树起鼓和高竿,竿顶有一方盘,盘中有一人表演手倒立。比单车表演更复杂惊险的还有双车表演:前后两辆车上都树起高竿,两车间有绳索相连,在车上和绳上都有人表演。这种双车驭手要赶得平稳,不能有一点颠簸,两车的行进速度也要均匀。这是汉代杂技中最高难度的表演,称得上是千古绝技。
在汉代的百戏中还出现过人披兽皮的模拟动物戏,让人扮成凤鸟、戴兽形面具表演。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从异域传来的“吞刀”“吐火”“屠人”“杀马”“种瓜”等幻术(魔术)也为中国艺人所掌握。比如幻术“种瓜”来源于印度,表现下种、引蔓、结瓜于顷刻之间,表演精彩,受到观众喜爱。近年电影《妖猫传》中就再现了这一幻术。
二
隋唐时,杂技号称“散乐百戏”。唐朝设有官办的演出机构——教坊,杂技艺人在教坊得到集中专业的训练,演出活动也直接听命于皇帝。据说唐玄宗李隆基每次举行大型宴会时,总喜欢以杂技表演、驯犀牛大象一类节目作结,其中最精彩的是“绳戏竿木,诡异巧妙”。唐玄宗时,有一年过千秋节,表演节目就有走索,表演者“从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之间望之若仙”。表演内容有双人走索,踩跷走索,还有三四人参加的踏肩走索,上面的人还能翻跟斗落在绳上。
“竿木”是指爬竿或顶竿,一人头顶长竿或以肩扛竿,另外一人或两三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这种杂技在汉代就已出现,但到此时获得充分发展。表演者多为女性,著名艺人有王大娘。有一次,唐玄宗在兴庆宫的勤政楼大张乐舞,罗列百戏。王大娘表演顶长竿,竿上顶着木山,仿照海外三山,令小儿出入其间,歌舞不辍。当时的神童诗人刘晏仅10岁,他即兴吟颂:“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竿木的道具有种种新奇的设计,首先是在竿上施以彩绘,画上美丽的花纹。竿木上部也有多种造型,比如男艺人所顶的竿身较短,竿的上端是个圆形的花盘,而女艺人所顶的竿身特别长,竿顶是个曲拐。更重要的是,竿上的技艺丰富,有的艺人在竿上舞蹈,俯仰来去,越节如飞。有诗人赞美道:“翻身挂影恣腾蹋,反绾头髻盘旋风。”“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1991年,在唐高祖李渊女儿的墓葬(西安)中发现一群盛唐的杂技俑,其中有一组是底座演员头戴长竿,双手平伸,竿上一人头朝下,在长竿之上倒立,四肢悬空拿“小顶”。在平地“小顶”已不容易,而把它用于戴竿就更平添了难度。
到宋代,宫廷杂技艺人大多流散到民间,促进了民间杂技的发展,幻术也更为成熟。明清时期,杂技表演出现了民间化、业余化的倾向,有在城市街巷空地卖艺的现象,称为“撂地”。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扬州的虹桥,都是撂地活跃的地方。据嘉庆年间《画舫余谈》所记,南京夫子庙前的杂技,“起泮宫(孔庙)前至棘院(贡院)止,值清明,百戏具陈……”
这时在杂技中还较多地使用器械,出现了“皮条”和“杠子”等新型表演项目。皮条表演的内容有静止的悬垂、空卧,还有活动性的回环、转肩等。清代有诗:“三条杠子叉来支,中系皮条分手持;鹞子翻身鸭浮水,软中求硬力难施。”(《都门增补纪略》)说明当时练皮条的式样和难度。而杠子表演则分为“三把”:上把是杠上动作,如手倒立等;中把是绕着杠子做回环动作;下把即杠下悬垂和下杠。皮条和杠子都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表演水平,在杂技艺人中有“八年皮条,十年杠子”的说法。
明清时还流行一种“耍坛子”的手技,把坛子抛向空中,不用手接,而是用肘、额头、臂膀等部位接,让坛子始终保持平衡。有诗曰:“脱手如丸巧莫当,垂垂瓶钵九衢傍。”说明耍坛子在街头卖艺中已十分常见。晚清时北京有个“坛子王”,耍弄的是较大的绍兴酒坛。他的表演“忽作虎跳,横转如车轮,而坛随之。忽翻筋斗,起落如蚱蜢跃,而坛亦随之。复两足踢坛上击屋空中,坛与人俱如败叶转”。其技艺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作者系南京大学世界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