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言寸心,“黄河长江”

2021-12-05刘绪义

同舟共进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家庭

刘绪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面貌,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几千年来,我国对家风的重视历经时代更替、沧海桑田,已成为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它是中华民族基因里的闪亮底色,更是流淌在中华文化血脉里的“黄河长江”。

【家風,家庭核心价值观的结晶】

众所周知,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在这里,从呱呱落地、嘤嘤学语、成德养性,到成年后安顿身体、释放疲劳、享受温暖……有什么样的文化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便会造就什么样的家风。家风,因此成为家庭(族)核心价值观的结晶,具体体现在家训、家规上,如孝友家风、勤俭家风、诗书家风、耕读家风等。

虽然“家训”一词始见于魏晋南北朝,但中国传统的家训最早出现于周代,如周文王姬昌告诫子孙“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逸周书》)。周公诫子伯禽,“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群书治要》)。

到汉代,开始流行诫子书,最著名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临终前给儿子刘盈留下的《手敕太子文》,训诫其要“读书练字,尊老用贤”。东汉经学家郑玄写下了《戒子益恩书》,著名史学家班昭则写下了专门针对女性的《女诫》。曹操作《诫子植》,诸葛亮作《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刘备则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奠定了后世家训、家规的典范。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世家大族,对家风的认识和重视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家风由父”,皇侃的观点堪为代表。西晋文学家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庭风尚,并通过歌颂祖德,来赞扬自己的家风,自我勉励:“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这是“家风”一词的最早出处,从此之后,“家风”之说流行开来。与之相随的是家训流行。著名的《颜氏家训》就是北齐颜之推所作,人称“家训之祖”;连一向蔑视传统的嵇康也作《家诫》。

唐宋时期,家规、家书更为普遍。唐太宗李世民教导诸王子“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司马光的《家范》、苏轼的《与子侄书》、欧阳修的《与十二侄》、陆游的《放翁家训》,更是名家手笔,蔚为大观,千载流传。其中最特别的是司马光所作《家范》,他将此书与另一本名著《资治通鉴》同等对待,将其视为“齐家通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商人开始重视家风、家教,理财、治生、治用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南宋著名词人叶梦得的《石林治生家训要略》,就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治生”问题的家训。

明清时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以家书训子,以家规治家,风尚不减。朱元璋即位第二年就编撰了《诫诸子书》,明成祖朱棣编撰《圣学心法》,仁孝文皇后自编《内训》,康熙整理《庭训格言》。明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规》;清代陈宏谋编辑《五种遗规》、姚舜牧的《药言》……名儒王夫之,名臣张英、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更是以家风家教为事业,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童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适应儿童的特点,将关于家风家训的篇章整齐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后世不少家庭都将它们奉为圭臬。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亦曾看到在毛氏宗祠的神龛上供奉着一套《曾文正公家书》。

【倚重家庭生活的中国人】

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家风培育。是什么原因促进这样一种传统的形成呢?归结起来,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原因。简而言之,家庭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马克思认为:“家庭是个人最初加入的群体,是个人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个人在社会中活动,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庭。”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人从降生到老死的时候,脱离不了家庭生活,尤其脱离不了家庭的相互依赖。你可以没有职业,然而不可以没有家庭。你的衣食住都供给于家庭之中。你病了,家庭便是医院,家人便是看护。你是家庭培育大的,你老了,只有家庭养你,你死了,只有家庭替你办丧事。家庭亦许依赖你成功,家庭却亦帮助你成功。你须用尽力量去维持经营你的家庭。你须为它增加财富,你须为它提高地位。不但你的家庭这样仰望于你,社会中亦是以你的家庭兴败为奖惩。最好是你能兴家;其次是你能管家;最叹息的是不幸而败家。家庭是这样整个包围了你,你万万不能摆脱。”一席话,道尽了家庭在个人生存、人伦关系、社会生活等一切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文化上的原因。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造就了“家国同构”的秩序共同体和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家风正是儒家文化得以传承不衰的一种载体。家风文化不仅仅旨在齐家,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的前提。对于古代的士大夫而言,“齐家”是人生之路上重要的一站,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治国理政的“实习基地”,不仅终其一生投身于实践,也希望家人子孙后代都能上报社稷,下显祖先。因此,对子女的教育训导就成为重中之重——个人愿望与家国情怀自然地融为一体,这是传统家风中格外给人动力、富有温情的原因所在。

【微言大智慧,家风显魅力】

家庭既是个体生命的成长之地,又是连接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天然纽带。纵观古今,无论是诸如浙江郑义门、山西乔家大院、福建客家等历史上的名门望族,还是如王夫之、张英、曾国藩、梁启超等人才辈出的家庭,其繁荣昌盛的密码,都不外乎家风正、家运昌。他们的家风,无一例外均注重对家人子孙道德素养、文化教养、处事能力等的培养,做到了立身与处世的结合、孝亲与教子的结合、家运与国运的结合。

多数家庭在家风孕育上,首重立身与处世。

《颜氏家训》的理论依据便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之推的这一观点深受后世看重。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入清后在颠沛流离的环境里,丝毫没有放松家风,他的《王氏家训》中言:“立志之始,在脫习气。习气熏人,不醪而醉……以之读书,得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杰地。以之事亲,所养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义。”王夫之的长兄王介之也作有《耐园家训》。他本人“煮脱粟,薪榾拙,鹑衣草冠四十余年”,与王夫之一样,都希望通过自己和子孙们的共同努力,以好的习气改变当时流行的浮世风气。

王介之晚年的座右铭“到老六经犹未了,及归一点不成灰”与王夫之的座右铭“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堪为同调。这样的家风,使王氏后代卓尔不凡,王夫之的长子王攽著有《诗经释略》,次子王敔操守高洁,博学能文,系“楚南四家”之一,又有“楚南三王”之誉,著有《蕉畦存稿》《笈云草》《姜斋公行述》等。到清末,王氏的后代依然享誉乡间。

清代名臣张英、张廷玉的家风以“兴让”著称。张英身为宰辅,不恃权压邻,而是律己从严、宽厚退让。他告诫后人:“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退隐后的生活立下规矩:“予于归田之后,誓不著缎,不食人参。”其子张廷玉出身进士,位极人臣,仕宦三朝。为官几十年,雍正称他“和平端正、学问优长”,人称“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他继承并发扬乃父居官当清廉的思想,认为为官之道第一点就是清廉,如他在《澄怀园语》中所言,“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

张英和张廷玉宦海浮沉多年,在与其他同僚接触时免不了会有摩擦,处理好同僚关系并非易事。据《清史稿》所载,“英性和易,不务表”,张英一直秉持对自己严谨、对他人宽容的态度,指出切勿“饭不嚼便咽,路不看便走,话不想便说,事不思便做”,他在《聪训斋语》中言:“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这说明张英是一个谦让且有原则之人,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中,“让他三尺又何妨”这句诗便充分展现出张英的气度。

在张英的言传身教下,张廷玉为官之时亦待人宽厚,多年来,他均能虚心接受同僚的意见,“凡人度量广大,不妒忌,不猜疑,乃己身享福之相,于人无所损益也”。张廷玉以下,张家人才济济,六代共出进士13人,其中入翰林者12人,可见其家风家教的魅力。

在成德养性方面,曾国藩堪称典范。他以自己为榜样,要求子弟立大志、纯习气、重读书,以德立身,以学养身。并坦言:“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左宗棠也一样,他告诫子孙,“读书做人为终身之计”,“读书非为科名计”,“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

如果说,成德养性是家风的核心,那么读书明理就是立身的关键,历史上类似的故事和诗文很多,孟母断杼教子、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悬梁刺股、映雪聚萤等历史典故,以及“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等著名诗文都着意于此。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专立《勉学》一篇以教育子孙:“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戒奢戒贪,是与成德养性、读书明理相鼎立的好家风之“三足”。

纵览古今,不少有识之士均要求家人子弟尚俭尚廉,不执着于贫富贵贱。如陶渊明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黄庭坚云:“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堂常作灾。”陆游在《家风》一诗中说道:“春耕秋钓旧家风,门巷荒寒屋壁空。”康熙在《庭训格言》中也强调“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

唐代名相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一生清贫、两袖清风,名声极好,他对儿子说:“人皆因禄富,我独因以官贫。所遗子孙在清白耳。”曾国藩认为,作为父母,留给子女的应该是为人做事的品德,而不是金银。留品德于后世,可使子孙后代受益无穷,相反,留金银于后人,会使子孙以为有钱可恃,吃父母的老本,放弃奋斗,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败家害己。于是,在曾国藩的信条里,“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并且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

敬祖爱亲、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是儒家五伦倡导的伦理关系。中国传统家风注重孝悌人伦的培养与教化,叶梦得在《石林家训》中指出,“忠臣之人首先必出孝子之门”。在这一点上,为人父母者首先要作出表率,颜之推将父母等居于“上伦位”者的身教作用称为“风化”,子女对父母的行为自然而然仿效。

《颜氏家训》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孝”字不仅限于家庭内部,出门在外,孝的涵义便会转化为忠、敬、信、友、勇等品德。与居家讲孝同样重要的是,家风孕育中还特别重视择友。人作为社群动物,无论是出外求学、宦海交游都离不开朋友。曾国藩甚至对子弟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因此,“择交乃人生第一要义”。

【家运与国运交相辉映】

家运和国运自古就是一体的,前人早就认识到,齐家与治国平天下同等重要,大多数好家风都将家运与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

《易经?家人卦》中说:“正家而天下定矣。”那些胸怀天下、渴望建功于朝的官员从来没把“正家”看作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事。相反,对家人子弟的告诫,都以天下为己任、以民生休戚为重。如金华胡氏家训倡言:“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王渔洋要求子弟:“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杨慎临终遗言:“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林则徐更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则对孩子们提出:“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无一不是在家风家教中注入为国家的责任担当。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只是一个乡村秀才,然而他却多次告诫儿子曾国藩要为公忘私、尽职勤政,“予惟望尔靖共尔位,辅佐圣君新政,天下久享升平之福,无愧厥职,即是报恩于万一也”。并劝他尽职即是尽孝,不要以父母为念。

坐落在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中刻有“王氏家训”,特别提出:“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 这个绵延数百年的家族源出太原,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望族。据现存《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记载,早在明朝天启年间,静升王家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其家族气势,可见一斑。

静升王家世代谨守家规。十五世王梦鹏获取生员学位后,不谋官、不贪财,烧掉借贷契据,建桥梁等,以孝义之行信服于乡党。十六世王奋志经商起家后,在千里之外的直隶、山东广设饭棚施舍食物给当地穷人。十六世王中堂及其长子王汝聪,先后捐银六千余两,赈救灾区灾民及鳏寡孤独、无力就学的学子,乡民送堂号“乐善堂”,取“乐善好施”之意。

位于陕西韩城的党家村,从元至清,生活着党姓、贾姓两大姓族人,“国则思忠,家则思存,民则民信,为人之根本”,其积善行德、利济乡邻的家风已融合成为一村之民风。湖南岳阳的张谷英村,几百年间谨守着“识时务,顺天然,重教育,兴礼义”的族训,在“孝、和、勤、廉”四字的熏陶下,安稳栖居。在浙江余杭的西溪洪园,生活着一个钱塘望族——洪氏家族,他们倡导“信赏以劝能,刑罚以惩恶”,一面引导子孙居家树立道德标杆,一面防止士风败坏。

中国历史上一直重视家风家教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如史上罕见的神奇家族——江州义门陈氏,到唐朝中和四年已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此后更是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多次受到唐宋朝廷的优遇和旌表,同时也蠲免了陈家的苛杂徭役。

这个家族与当时任何一个家族不同的是,从来不分家,实行聚族合炊,一同劳作,财产共有,俨然一个桃花源式的社会。《德安县志》记载的“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故事,更是“江州义门陈”的一个象征。据传义门养犬百余,同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皇帝听后不信,就趁视察灾情时到义门陈村视察,他命侍从将带来的100个米粑撒到石槽里,当时来了99条狗,每条狗嘴里衔了一个米粑,其中一条狗衔了两个米粑,但都没吃,等到这条狗将其中的一个米粑交给一条迟到的瘸腿狗后,才一起吃起来。宋太宗后来专为其御书“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一联。

浙江金华也有“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历元、明、清三代十五世而不败,鼎盛期间“食指三千”,一方面得益于其对经典《郑氏规范》的执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统治者的推崇。

《郑氏规范》里对于郑氏家族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家长负责总治全家大小事物,所有事物可分派子弟分别负责,但必须遵守礼法,即一言不可妄行,一行不可妄为。如果家长犯了错误,全家都可以去鞭策他,但不可以伤害家庭和气。负责掌管全家缴纳赋税和增加田产的掌门户,必须要老成之人来担任。同时在他们家族里还有负责纠察一家是非的监视,负责此事之人则要求刚正严明,可以服众。当然,如果这些岗位的负责人不称职,那么可以另选更加贤能的人参与。这些岗位通常都设置年限,每两年一轮,为的是能有更多人参加家族的管理。

明代名臣宋濂年青时曾到郑义门求学,得以博览群书,后又在郑氏创建的东明精舍执教二十余年,出仕后极力推崇郑氏家风。他曾亲自参与《郑氏规范》的制订,在他所著的《浦阳人物记》一书中,用专门笔墨记述了郑义门几位先祖的事迹和郑义门的好家风。这使得郑义门名声更隆,在元明时期日益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封建王朝在县以下虽然设立有乡、里、保、甲、村、亭等机构,但基层通常处于涣散状态,故倚靠基层自发的族规民约、家风家训,能有效地化解纠纷矛盾、维护地方稳定。借助于宗法制度下的伦理规约,也即由家庭到国家、伦理到政治的一体化的治理路径中,家庭是统治者实施教化的重要场所,孕育出好的家风,就能达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风标示着一个家庭的独特精神气质与道德风貌,良好的家风关乎着家人子女健康成長、清新社会风气的塑造,同样是达成基层社会“善治”的重要内容。今天,时代虽然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家庭规模小型化,但是,传统家风家教的智慧依然闪耀着其光芒,是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位一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奠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不管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应该借鉴前人的智慧,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以更大的智慧去孕育好家风,促进中华民族强大的向上向善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家庭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家训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